APP下载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2016-04-19吴玲娟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抚州34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局麻

吴玲娟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抚州344000)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吴玲娟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剂量0.5%罗哌卡因进行局麻,对各组麻醉效果。结果:低剂量组患者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均短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优于中剂量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P<0.05);各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剂量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为满意,且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局麻;臂丛神经阻滞

[引著格式]吴玲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13(6):30~31.

臂丛神经麻醉是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项麻醉方式,其在肩部、前臂、上臂等手术中的较为多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而合适的麻醉药物剂量对确保麻醉效果有重要帮助。本研究为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对收治的患者进行麻醉,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前臂及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排除伴有出凝血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外周神经损伤等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40例,低剂量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5±5.3)岁;中剂量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6±4.8)岁;高剂量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6.8±3.2)岁;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规开放外周静脉,并取患者平卧位,指导患者外展患臂至90°,利用高频超声扫描臂丛神经,超声频率应设置为10~14MHz;然后于超声下按照“一针四点法”进针,至目标神经,回抽无血;然后将0.5%罗哌卡因注入神经周围;低剂量组药量为0.5mL/kg,中剂量组为0.75mL/kg,高剂量组为1.0mL/kg,注药期间对针尖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依次对阻滞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肌皮神经进行阻滞。各组均安排专人负责,实施超声引导及麻醉操作。若术前未达到理想的阻滞效果,则可给予1~3mL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静脉注射处理,若麻醉效果仍未改善则应改为全麻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各组各神经分支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即注药结束时到针刺患者神经支配区域患者完全无痛感的时间;持续时间即注药结束时到针刺患者有痛感的时间。同时对各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各神经分支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低剂量组患者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中剂量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麻醉持续时间比较

低剂量组麻醉持续时间为(3.6±0.8)h,中剂量组为(5.1±0.7)h,高剂量组为(5.6±0.8)h,低剂量组麻醉持续时间均短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各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中剂量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2.4各组不良反应比较

各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无1例患者出现误刺血肿、穿刺部位血肿等现象,且所有患者均无局麻药中毒、麻醉感觉异常等现象发生。

3 讨论

臂丛神经麻醉属于常用麻醉方式的一种,经腋路实施麻醉具有多种优点,比如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且研究显示科学有效的臂丛神经阻滞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对减少手术疼痛等引起的生命体征改变有重要帮助[1]。故而,该麻醉方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发展,超声技术也逐渐在临床上得以应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相关报道也相应增加[2]。研究显示超声技术的应用可获取清晰的臂丛声像图,对提高穿刺针定位的准确性有重要价值,且可对针头移动情况进行跟踪,麻醉效果显著。临床上通常认为高剂量局麻药物是确保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关键,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及超声技术的应用,逐渐有专家学者认为超声技术的使用或可减少局麻药物用量[3]。临床研究显示腋窝神经血管鞘内分布有筋膜组织,其对局麻药物的扩散产生一定的阻碍,故而,通过增加局麻药物用量难以确保理想的麻醉效果。高频超声的应用能够对腋路臂丛神经的结构、周围肌肉及血管等进行清洗的显示[4]。于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能够提高穿刺的准确性,有利于减少对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同时还能够对局麻药物的注射扩散情况进行观察,并可通过调整针尖位置,合理的对药物扩散情况进行调整,可确保药物包绕神经,能够有效地减少药物想其他组织扩散分布,从而可在适当减少局麻药物用量的基础上保证麻醉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患者各神经分支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且该剂量组麻醉持续时间均短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这与临床上对传统的麻醉药物认识一致,即药物剂量越到其麻醉起效时间越短,且可维持较长时间。然而,大剂量的罗哌卡因进入血液循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心率、血压等产生较大波动;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剂量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剂量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并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允淑,马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七氟烷或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2): 61~62.

[2]周小莲,罗颖,谢鹃,等.右美托咪啶对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4):539~541.

[3]王军,朱英梅.超声引导下不同局麻药浓度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及手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22):36~37.

[4]刘成龙,倪进,张斌,等.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锁骨下路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16(17):52~55.

[5]徐长贵,刘勇,关大鹏,等.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派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25(2):167~168

[编辑] 一凡

[作者简介]吴玲娟(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77893917@qq.com。

[收稿日期]2015—08—29

[中图分类号]R6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6—0030—03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局麻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