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2016-12-28王志
王志
【摘要】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100例分娩产妇,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实施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对照组实施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评分级别、镇痛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研究组镇痛评分、运动阻滞评分级别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6.00%优于对照组3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娩产妇实施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具有运动阻滞轻微、镇痛效果明显、剖宫产率较低的麻醉优势, 且不会对母婴安全产生影响, 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罗哌卡因;腰硬;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母婴安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37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 产痛是产妇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当发生强烈的产痛时, 会使得产妇产生众多的应激反应, 以此大大增加了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据相关的流行学研究显示[2], 众多的产妇由于不能忍受自然分娩中的产痛而主动放弃了自然分娩, 而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 这也导致了我国剖宫产发生率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药物, 适用于产妇分娩镇痛中, 并对子宫、胎盘和血流不会产生额外的影响[3]。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选取了部分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以此观察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 以供研究参考其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共100例, 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年龄20~27岁, 平均年龄(22.51±1.85)岁, 孕次1~3次, 平均孕次(2.11±0.55)次, 平均孕周(39.21±1.36)周。对照组年龄20~27岁, 平均年龄(22.23±1.75)岁, 孕次1~3次, 平均孕次(2.32±0.65)次, 平均孕周(39.37±1.51)周。纳入标准:经过阴道检查并确认为符合阴道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头盆四项的评分均>10分;足月妊娠且并没有椎管内麻醉手术禁忌证的产妇。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产妇;有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产妇;有药物过敏史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 2 方法 研究组实施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对照组实施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两组产妇均待宫口开到3~4 cm时经L2~3棘间隙进行正入硬膜穿刺, 置管在3 cm, 之后分别注入浓度为0.125%且剂量为4 ml的罗哌卡因, 浓度为0.125%且剂量为4 ml的布比卡因, 待产妇均有明显药物效果之后, 再分别配以注入0.125%的罗哌卡因与0.125%的布比卡因, 并含有2 μg/ml的舒芬太尼, 每次注入4 ml剂量, 且每间隔30 min进行一次[4]。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评分级别、镇痛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其中, 运动阻滞评分级别采用改良的Bromange评分进行评定, 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 级别越低则代表越好。镇痛评分根据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 无疼痛则为0分, 效果相对良好则为1~2分, 患者基本满意则在3~4分, 效果相对较差则为5~9分, 疼痛不能忍受为1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镇痛评分、运动阻滞评分级别及剖宫产率比较 研究组镇痛评分、运动阻滞评分级别、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2. 2 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79.77±65.47)ml, 新生儿窒息率为4.00%(2/50);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79.89±65.36)ml, 新生儿窒息率为6.00%(3/50)。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 会发生子宫阵发性收缩, 并在胎儿分娩的过程中, 极易造成阴道和子宫内部的损伤, 进而刺激机体神经末梢, 引发产妇剧烈的疼痛感。产痛会给产妇带来严重的负性心理, 如恐慌、焦虑等, 以致产妇丧失对自然分娩成功的信心。与自然分娩相比, 剖宫产对产妇的伤害相对更大且手术后恢复速度较慢, 因此, 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 对其寻找出能让产妇在清醒且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分娩的麻醉方式, 是当前产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5]。
在椎管内进行神经阻滞麻醉, 是目前最为有效、安全的分娩镇痛方式, 该种麻醉是在椎管内部进行间断性或持续性的输注局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 以此减轻产妇疼痛感的方式, 由于所用的麻醉剂量相对较小, 所以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仍会存在宫缩感觉和能力。与布比卡因相比, 罗哌卡因具有相对较低的心脏毒性、轻微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的特点,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娩中, 是一种相对理想状态下的分娩镇痛药物[6]。
在临床中, 常见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方式是硬膜外阻滞与硬膜联合阻滞, 硬膜联合阻滞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使用低剂量的情况下达到最让人满意的镇痛效果, 大大降低了阻滞平面过高、全脊椎麻醉的风险性。
而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表示, 硬膜联合阻滞会消弱分娩时产妇主动屏气的能力, 降低了盆底的肌肉张力, 会影响内旋转和胎头俯屈。但是, 在使用罗哌卡因注射于硬膜外腔之后, 最初的吸收能力会最快速, 之后随之降低, 与静脉注射相比, 其半衰期更长, 因此可以得出, 罗哌卡因在硬膜外的吸收能力相对缓慢。罗哌卡因一般多与α1-酸性糖蛋白进行结合, 且依赖性较高, 能大大增加保障胎儿的安全性。
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数据表明, 研究组镇痛评分、运动阻滞评分级别、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大大减轻运动阻滞, 提高镇痛效果, 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 且不会增加母婴风险性, 有其显著的麻醉可行性和优势性。本文结果与邹晨明[7]学者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一文中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对分娩产妇实施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具有运动阻滞轻微、镇痛效果明显、剖宫产率较低的麻醉优势, 且不会对母婴安全产生影响,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宇.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处方药, 2015, 13(8):72-73.
[2] 刘治刚.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2(11):111-112.
[3] 高勇.不同药物配伍腰硬联合阻滞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作用比较.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3(2):302-304.
[4] 李丰.罗哌卡因联合硬腰麻醉法对自然分娩产妇镇痛效应及安全性分析.北方药学, 2016, 13(3):179.
[5] 郑磊.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安徽医药, 2016, 20(3):576-578.
[6] 朱存宇.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当代医学, 2016, 22(4):126-127.
[7] 邹晨明.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北方药学, 2015, 12(12):16-17.
[收稿日期: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