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2016-12-26梁华娜
梁华娜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等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78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24 h, 观察组IL-6、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97.8±7.4)、(1.22±0.40)ng/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8±10.5)、(1.38±0.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对行上肢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同时可明显降低术中及术后IL-6和IL-10水平。
【关键词】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镇痛;白介素6;白介素10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46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采用某种方式使臂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 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 多用于上肢手术[1-3]。若采用高频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可借助超声图像清晰观察到局麻药扩散和神经束推动的过程, 大大提高了麻醉准确性和成功率。本次研究将超声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镇痛, 并探讨对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股本院2013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33.5±15.8)岁;对照组3男23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35.0±1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择期行上肢手术;②ASAⅠ~Ⅱ级[4];③肝肾功能正常;④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严重认知障碍者;③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者[5];④对已知药物过敏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 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待条件合适行上肢手术。于术前、术后24 h测定患者IL-6、IL-10水平, 术后24 h记录患者的VAS评分。
1. 3 评价标准 采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为0~10个等级, 0级为无痛, 10级为剧痛, 由患者凭自身感受选择相应的疼痛程度并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VAS评分比较 术后24 h, 观察组IL-6、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97.8±7.4)、(1.22±0.40)ng/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8±10.5)、(1.38±0.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外周组织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其中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和抑炎细胞因子。前者可激活炎症反应, 不利于局部组织恢复[6, 7]。IL-6属于促炎细胞因子, IL-10是一种抗炎因子, 有下调炎症反应的作用。因此在镇痛的同时抑制或缓解炎性介质释放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高频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麻醉方法有多种优点:①直接识别血管、胸膜和神经, 准确引导穿刺;②实现多点注射, 使局麻药均匀扩散, 起效快;③相对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④对靶神经可重点阻滞。该方法麻醉效果好, 确保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 也有利于术后机体进行自我恢复, 因此可能诱导了体内IL-6和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24 h, 观察组IL-6、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不仅镇痛效果较好, 还可缓解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同时可明显降低术后IL-6的水平, 并升高IL-10的水平, 值得推广应用。由于本文所选案例有限, 其确切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谢红, 傅志海, 王琛, 等.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单靶点或三靶点注射法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2):184-187.
[2] 文四成, 陈潜沛, 欧阳天纬, 等.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5):472-475.
[3] 陈学丽, 张晓奕, 张华.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8):775-776.
[4] 傅志海, 徐文娟, 王小虎, 等. 不同注射点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3(6):25-28.
[5] 韩雪飞, 晏明江, 王克蓉.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0例效果观察. 广东医学, 2013, 34(9):1395-1396.
[6] 朱俊峰, 冯兆明. 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3, 19(5):390-393.
[7] 李文波, 陈志奇, 田春梅, 等. 彩色超声引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10, 16(33):112-113.
[收稿日期: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