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2016-04-14李义光吴丽霞
秦 石 王 伟 宋 乐 王 琳 刘 义 李义光 吴丽霞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秦石王伟宋乐王琳刘义李义光吴丽霞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02)
〔摘要〕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前后妇女205例,按是否绝经分为2组,绝经前组100例,年龄30~49岁;绝经组105例,年龄50~6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同时测定心功能。结果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显著增高(P<0.05),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5),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和二尖瓣E峰速度(MVVE)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测定骨代谢指标有助于评估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评估心功能则有助于预测将来发生骨折的危险程度。
〔关键词〕骨代谢;心功能;绝经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与绝经期前比较,骨质疏松(OP)和冠心病在绝经期妇女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并常常伴随发生。传统认为两种疾病没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但研究证实:治疗冠心病的他汀类药物对绝经期OP患者有防治作用〔1〕,但针对冠心病合并OP患者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观察绝经前后妇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前后妇女205例,按是否绝经分为2组,绝经前组100例,年龄30~49〔平均(35.5±3.5)〕岁,42例有生充史,体重指数(BMI)(22.6±2.1)kg/m2。绝经组105例,年龄50~65〔平均(55.6±4.2)〕岁,自然绝经至少1年以上,42例有生育史,BMI(23.1±0.9)kg/m2。两组受试者年龄有显著差异(P<0.05)。
1.2排除标准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甲亢、肾病和两组受试者年龄有显著差异(P<0.05)。肝病史者;半年内有骨折史者;内分泌疾病及钙代谢紊乱;曾有过代谢性骨病病史;行卵巢切除术和卵巢早衰患者;近期服用避孕药物及其他激素类药物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吸烟和饮酒史者。
1.3收集样本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静脉血10 ml(有正常月经周期者于月经第5天采血),离心,-20℃保存。采血完毕,留取中段尿5 ml,-20℃保存。
1.4检测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骨形成指标血骨钙素(BGP) 和骨吸收指标吡啶啉(Pyd),所有受试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E峰速度(MVVE)。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
2结果
2.1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组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显著增高(P<0.05),见表1。
表1 绝经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s)
与绝经前组比较:1)P<0.05,下表同
2.2绝经前后心功能比较与绝经前比较,绝经组的CO 、SV和MVVE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EF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绝经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3讨论
OP是骨强度下降引发的骨折风险增加的骨骼系统性疾病,单位体积骨骼的骨量减少和(或)骨组织微结构遭到破坏,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2〕。BGP参与成骨细胞分化、基质的矿化和骨吸收的调节,BGP可反映骨形成的速率,预测骨密度,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BGP水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后骨转换增快,BGP 水平升高,高水平可持续10年以上,可预测骨折的发生〔3〕。Pyd是骨吸收指标,主要存在于骨和软骨中,是骨基质成熟胶原纤维中α肽链末端的3个赖氨酸交联形成吡啶交联蛋白,使胶原纤维共价交联稳定相聚合,当骨吸收胶原分解后,Pyd多以游离和肽结合形式存在,经血循环由尿排出,因结构稳定,不被酸或加热分解,不能还原为赖氨酸再利用,测定不受饮食干扰,骨转换的提高首先起源于破骨细胞吸收骨质的增加,而Pyd可灵敏分辨骨转换、骨丢失和骨折风险,因此Pyd是最敏感的反映骨代谢指标〔4〕。BGP和Pyd在绝经后均有所提高,提示绝经后骨转换率显著高于绝经前。
本文结果显示绝经女性SV和CO无显著变化,但EF显著降低。EF可反映左室射血和泵血效率,与每搏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相比,EF受心脏大小、个体差异及心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可更全面、准确和敏感反映左室泵血功能。正常EF>50%,EF降低提示心功能降低:左室的泵血功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减低,左室前负荷减少。动物试验显示,灵长类动物心脏中发现有雌激素受体,低雌激素状态难以维持心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雌激素补充可稳定鼠心肌细胞溶酶体酶的活性,绝经妇女在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后EF值升高,另外绝经后的低雌激素状态可致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反馈性心脏收缩能力下降,进一步证明绝经后妇女泵血功能降低,且呈持续性〔5〕。
虽然绝经期妇女OP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不同,但数据显示,心血管系统病变和骨代谢的内分泌调节的病理生理机制高度相似:绝经妇女发生OP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一致,均包括血脂代谢异常、炎症、氧化应激、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糖尿病。同样,绝经后低骨量或OP常常伴随心功能不良的疾病,如冠状动脉钙化、冠心病和糖尿病,因此OP也可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6〕。
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与OP之间可相互影响,如服用他汀类、降压和降糖药物可以显著改善OP,两类疾病相关联以下几条理由解析:①骨组织和血管组织,从细胞与分子角度,有诸多相似点,氧化脂质可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上,也可累积在OP患者的骨组织以及骨组织周围的血管,存在于骨上的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会被氧化的脂类抑制,向破骨细胞方向分化,成骨过程进而由活跃逐渐转为减弱,打破骨重建的平衡,增加骨转换率,骨吸收速度快于骨形成速度,形成OP,导致粥样硬化与OP同时发生;②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可广泛损害大动脉、小动脉及微动脉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这种障碍可导致骨骼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OP;③白细胞介素-6可增强骨吸收,绝经期妇女雌激素降低后,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导致OP的出现;④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小肠钙吸收降低,钙排泄增加,骨代谢紊乱,骨骼中的钙拮抗力降低,骨溶解增加,使骨钙动员入血,体循环中的钙沉积于动脉壁内膜,形成血管壁粥样钙化;⑤在绝经后妇女冠脉内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⑥雌激素通过作用于钙通道和钾通道,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有利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进而修复心肌细胞和改善收缩蛋白的合成代谢〔7~10〕。
因此,对于绝经期的妇女,测定骨代谢指标有助于评估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评估心功能则有助于预测将来发生骨折的危险程度。而采用单纯补钙来预防OP,或单纯降血脂、降血压或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可能无法获得理想效果,须采用系统和综合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4参考文献
1李春林,司全金,李大伟.老年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6):553-5.
2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3Mingyue W,Ling G,Bei X,et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96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treated with kidney-tonifying and bone-strengthening mixture〔J〕.J Tradit Chin Med,2005;25(2):132-6.
4Nappi C,Di Spiezio Sardo A,Acunzo G,etal. Effects of a low-dose and ultra-low-dose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 use on bone turnover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young fertile women: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J〕.Contraception,2003;67(5):355-9.
5罗辉霞.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188.
6Kucharsk-Newton AM,Monda KL,Campbell KL,etal. Association of the platelet GPⅡb/Ⅲa polymorphism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rphology: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therosclerosis,2011;216(1):151-6.
7Ensrud K,LaCroix A,Thompson JR,etal. Lasofoxifen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five-year results from the Postmenopausal Evalu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with Lasofoxifene(PEARL)trial〔J〕.Circulation,2010;122(17):1716-24.
8黄卫民,孙健玲,李小鹰.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442-5.
9Fragoso JM,Delgadillo H,Liorente L,etal.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 polymorphis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Mexicans〔J〕.Immunol Lett,2010;133(2):106-11.
10Teramoto T,Shimano H,Yokote K,etal. New evidence on pitavastatin:efficacy and safety in clinical studies〔J〕.Exp Opin Pharmacother,2010;11(5):817-8.
〔2014-09-17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5-1082-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27
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局课题(No.F10-149-9-34)
第一作者:秦石(1972-),男,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