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的疗效观察

2016-05-04张宜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张宜丽

【摘要】 目的 分析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的疗效。方法 76例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阴道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采取小剂量雌激素, 可降低该病复发率,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绝经;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小剂量雌激素

据相关资料[1]显示, >20%绝经后女性出现泌尿系感染, 而多数泌尿系感染女性在经抗生素治疗后, 存在反复发作现象, 疗效欠佳, 复发率高, 使女性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因此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 必须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干预预防。现作者以38例患者为例, 采取小剂量雌激素预防,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76例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 患者均存在泌尿系感染史;表现为尿痛、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排除宫颈癌、宫颈病变、滴虫感染等患者;无雌激素禁忌证;患者治疗前无激素治疗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8例。治疗组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59.3±8.0)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3.6±1.2)年;对照组年龄49~75岁, 平均年龄(60.1± 8.7)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3.8±1.0)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 医护人员需及时加强患者健康宣教, 向患者讲解泌尿系感染发生原因, 叮嘱患者注意健康卫生, 勤换内衣裤, 定时清洁会阴部, 合理饮食, 适当体育锻炼, 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 200 mg左氧氟沙星, 口服, 3次/d, 连续用药7 d后, 每月用药1次, 5 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取雌三醇软膏, 涂抹于阴道局部位置, 用药剂量≤0.25 mg/次, 2次/周。两组患者连续给药12周。

1. 3 观察指标[2] 阴道炎症评分:根据患者阴道分泌物颜色(0~3分)、阴道烧灼感(0~3分)、阴道瘙痒感(0~3分)及阴道分泌物性状(0~3分)进行判断。0分:阴道无异常分泌, 无烧灼感、瘙痒感, 无性交痛;1分:阴道分泌物稀薄、较多, 伴轻微烧伤感, 偶有瘙痒或性交痛;2分:阴道有黄色分泌物, 伴中度烧灼感、瘙痒及性交痛;3分: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伴重度疼痛、瘙痒及性交痛。阴道健康评分:优11~15分;良6~10分;差<6分。并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患者阴道分泌物消失, 无瘙痒、烧灼感及性交痛, 尿常规恢复正常;显效:患者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 轻微瘙痒、烧灼, 偶有性交痛;有效:阴道分泌物减少, 伴中度瘙痒、烧灼感, 尿常规检查改善;无效:患者各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治愈20例, 显效9例, 有效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10例, 显效11例, 有效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阴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阴道炎症、健康评分对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随访3个月, 治疗组复发率为5.3%(2/38), 低于对照组的23.7%(9/3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系感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了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不断降低, 阴道内酸性环境改变等, 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 导致泌尿系感染。通常泌尿系感染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 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

目前临床治疗绝经后泌尿系感染时, 以抗生素为主, 取得一定效果, 但抗生素反复使用, 则会使耐药性出现并不断增加, 致使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泌尿系感染时, 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在此次研究中,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 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 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采取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降低患者治疗后该病复发率, 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雌三醇是广泛存在尿中的天然雌激素, 属于雌二醇代谢产物, 通过使用雌三醇作用于阴道位置, 促进阴道黏膜血管新生及上皮受损愈合, 以此提高宫颈细胞能力, 改善宫颈弹性及柔软性, 使宫颈病变恢复正常[4]。且雌三醇的应用, 促使阴道上皮及尿道上皮成熟, 有效调节阴道pH值, 改善阴道菌群, 抑制阴道病原菌生长, 以此减轻泌尿系感染, 改善病症。雌三醇可避免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 增强尿道上皮局部抵抗力及阴道上皮局部抵抗力, 改善阴道结构, 以此降低泌尿系感染机率。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阴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阴道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 对绝经期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采取雌三醇治疗, 可明显调节患者阴道健康症状, 改善患者阴道炎症症状, 降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率, 以此促进患者更好恢复。

总之, 对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采取小剂量雌激素, 可降低该病复发率, 促进患者阴道改善,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张纯.局部应用雌激素防治绝经后泌尿系感染54例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09, 49(5):18-19.

[2] 秦英.妇淋颗粒治疗绝经期泌尿系感染的实验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6(11):741-742.

[3] 叶恒志.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3, 7(3):108-110.

[4] 李艳伟.法罗培南钠片治疗绝经妇女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6):4108-4110.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