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2016-04-14庹安写
庹安写
(贵州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庹安写
(贵州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 487名黔南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城市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社会支持的获得呈年龄上的阶段性特征,其受教育程度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相关、年龄与精神性病因子显著相关。他们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3项因子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其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各项得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自责、幻想和合理化与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性别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伴随留守老人身体衰老加剧与疾病增加,再加上其物质生活水平偏低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其心理问题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1,2〕,同时,他们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及其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也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极易产生孤独、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3,4〕。本研究旨在观察贵州省中南部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3年3~6月,分层随机抽取贵州省中南部农村6个地区,再以整群抽样方法从4个地区中抽取56个自然村,共调查留守老人1 487名。另外,对如上4个地区随机选取的578名地级市城市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2 065人,其中男占65.7%;受教育程度:文盲占12.6%,非文盲占87.4%;婚姻状况:已婚占86.3%,丧偶占10.1%,再婚占3.6%;60~65岁占25.3%,66~70岁占24.5%,71~80岁占38.6%,>80岁占11.6%。
1.2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说明研究目的并征得被调查者口头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询问并填写调查表。鉴于被调查农村留守老人文化水平大多较低甚至部分为文盲的状况,在征得留守老人同意后,由调查员将问题念给老人听,对于一些过于书面化的术语转化成当地的语言或口头语言。
1.3调查工具①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5〕: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②应对方式问卷(CSQ)〔5〕:该问卷共设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及合理化6个分量表,每个条目有“是”与“否”2个答案供选择。③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共90个条目,按照1~5级进行评分,共包含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焦虑、固执、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因子10个维度。所得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超过43项或任何因子分超过2分者,定为阳性。以上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结果
2.1农村留守老人和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偏执和精神性病8个症状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P<0.01),其中农村留守老人在抑郁和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偏高于城市老年人。见表1。
表1 农村留守老人和城市老年人SCL-90得分比较±s,分)
2.2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农村留守老人在其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5岁组与66~70岁组在获得的主观支持维度上,后者显著大于前者(P<0.05);60~65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低于71~80岁组(P<0.01或P<0.05);60~65岁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的得分上也显著低于80岁以上组(P<0.05);66~70岁组在客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低于71~80岁组(P<0.05)。农村留守老人的不同婚姻状况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1)。其中再婚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已婚组(P<0.01),丧偶组在主观支持上显著低于已婚组(P<0.05)。见表2。
表2 农村留守老人SSRS得分情况比较±s,分)
与60~65岁组比较:1)P<0.05,2)P<0.01;与60~70岁组比较:3)P<0.05;与已婚组比较:4)P<0.05,5)P<0.01
2.3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老年人应对方式的比较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老年人应对方式各项指标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3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1),见表3。
表3 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老年人
2.4农村留守老人不同性别组在应对方式各指标上的比较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老人在解决问题、退避、求助和合理化这4项因子分上差异显著(P<0.05)。见表4。
2.5农村留守老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农村留守
老人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其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自责与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和其他等4个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P<0.01),其中的自责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P<0.01);幻想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P<0.01),其中除焦虑因子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合理化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和其他等因子呈正相关(P<0.05)。见表5。
表4 不同性别组农村留守老人CSQ得分的差异比较±s,分)
表5 农村留守老人CSQ与SCL-90的相关分析结果(r值)
1)P<0.05;2)P<0.01
3讨论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均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这和郭爱妹等〔6〕关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差异显著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本研究与徐红波等〔7〕关于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访谈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存在年龄阶段性特征,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早期获得更多的是尊重与理解等方面的主观支持,而不是经济或物质上的客观支持,到了70岁以上,经济或物质支持才有明显的增加。这与被调查地区农村经济贫困的现状有关,调查中发现的农村留守老人在老年早期仍在靠自己辛勤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还发现,和刘鹤妍等〔8〕关于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的结论比较相近。因此,在增加客观支持的同时也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尊重与安慰等主观支持。
农村留守老人应用较多的积极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这表明他们在面对各种生活事件时首先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磨难较多、阅历丰富有关。部分留守老人选择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这可能与其贫困和年老等因素直接相关,由于经济状况窘迫而习惯于采用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缓解压力和稳定情绪,但长期这样将不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9〕。研究也发现,自责是他们采用最少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自责不能起到解决问题和稳定紧张情绪等有关。农村留守老人中男性较女性更易采取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男女在其持续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成败归因和依赖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关。本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这个结果也支持了钱晓燕〔10〕关于苏州部分老年人的相关研究结论。
4参考文献
1白涛,武丽,姜雪锦,等.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44-7.
2崔维珍,王金东,张桂敏.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概述〔J〕.四川精神卫生,2011;24(4):256-8.
3罗敏,姜倩,张菊英,等.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3):409-12.
4汪全海,涅淼,姚应水.我国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3):9-11.
5雨帆.心理测试〔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143-56.
6郭爱妹,Daniel W.L.Lai.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城乡比较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6(1):106-10.
7徐红波,李亚红.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89-91.
8刘鹤妍,边文鑫,龚茴茴,等.天津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4):1792-4.
9张燕,张丽,唐根富.农村老年人已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31-3.
10钱晓燕.苏州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014-11-09修回〕
(编辑杜娟)
〔中图分类号〕B84.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5-119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76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课题(No.黔科合丁字〔2013〕2048号)
第一作者:庹安写(1976-),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