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树理论”与校长的“工匠精神”

2016-04-11林四清

中小学校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参天大树根基大树

□林四清

“大树理论”与校长的“工匠精神”

□林四清

网上流行一种 “大树理论”,大意是要想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必须具备如下方面的品质:一是时间,没有一棵大树,能从一粒种子一下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二是不动,任何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地点,不会经常性地发生变化;三是根基,只有拥有坚定的根基,不断向地下延伸、扩展,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四是向上,大树一直向上生长,先长树干,再长树枝;五是向光,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能有希望长高。只有集上述品质于一身,小树才有希望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工匠精神”的内涵——坚定、踏实、专注、严谨、细节、极致和完美,与大树成长的上述品质如出同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大树理论”就是 “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学校管理追求精致,就是要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把课堂、活动、文化做靓;把授课、过程、制度做成精品。不是在办学规模的大小、学生人数的多少上做文章,而是抓环节、做细节,精雕细刻,打造一支执着、勤劳、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 “匠心”队伍,更需校长用踏实、认真的 “工匠精神”来统帅和引领。所以,校长当致力于 “工匠精神”的铸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各种变化,创造诸多可能,让学校管理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那么,校长如何铸造自己的 “工匠精神”呢?

一、时间

每一棵树苗种下去,需要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位成就卓著的名人,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最终走向成功。

校长首先要有一颗匠心,即纯粹的教育之心,并当一以贯之。于漪老师一生秉持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本色不改,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她的内心疆域清澈澄明,栖息着一颗晶莹宁静的灵魂,有着非凡的穿透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反之,把校长作为一个跳板,不安心于“教”;或把校长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不专心于 “教”;或把校长作为一种荣耀,不真心于 “教”;抑或因为调动频繁,校长不能沉心思 “教”。没有时间的洗礼,没有寂寞的陪伴,校长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耐得住寂寞,熬得住时间,这不正是一棵大树的成长需要经受住时间的拷问吗?

二、不动

一棵参天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喜迎阳光雨露,勇斗酷暑严寒,不惧狂风霜雪,但始终屹立不动于一个地方,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会枝繁叶茂,获得成功。

“大树理论”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阳光、雨露固然能让我们成长,但只有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大树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定,只有经得起狂风霜雪考验的树木,才会长成为参天大树。

有专家曾经说过:“人生马拉松不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比赛,而是你是否抵达终点。不要总和别人争比一时的输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与人之间无法比较。活得充实而富有意义,这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我越来越坚信,在诸多的影响成功的因素当中,智力不是首要的。成功的要诀不是要看一个人有多聪明,而是要看一个人有多傻。只有傻人才能真正懂得这样简单的成功要诀:就是坚持,就是始终坚持。”北京四中始终坚持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育人理念,“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动摇,最终成为一代名校。

“大树理论”的 “不动”原理告诉我们,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困难,我们不应轻言放弃,而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时刻保持战胜困难的心态,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全力坚持、全心坚守。

三、根基

大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地吸收营养、成长自己。绝对没有一棵无根的大树,也绝对没有一棵大树的根,不深入大地深处。

“学习力,一切能力之母。”一个校长的能力表现有很多种,诸如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但在众多的能力中,学习力是校长最重要的能力,因为一名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校长,一定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智慧、牢不可破的根基。

在现代学校建设中,校长是制度的设计者、愿景的开发者、学习的组织者、氛围的营造者、关系的协调者、危机的预警者、核心力的创造者等。校长要扮演好上述角色,担当好相应的使命,也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系统学习。

曾任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现任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的程红兵,出版了教育随笔 《做一个书生校长》——“我决定以 ‘做一个书生校长’作为标题,是有原因的。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绝大部分生命时光交给了书,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就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常常以一介书生自豪,也常常想这样的日子其实是很充实的,也是很浪漫、不乏诗意的”;“书生校长其实也有一点优势,那还是跟书有关。书读得多了,眼界开阔了,知道前人做过什么,现在同行在做什么;书读得多了,知道得多了,不自觉地就会比较,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伪问题,于是不去浪费时间,去掉伪问题,就容易抓住有价值的根本问题,于是心无旁骛地做下去”。

“大树理论”告诉我们,根基是大树吸取营养的源泉,没有根就不会有大树,根基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大树就会被狂风吹倒,甚至连根拔起。为了寻找更多的营养,大树需要努力地把根深入地底,只有不断地从大地中吸收养分,使自己根基发达、树干壮实、枝繁叶茂。校长也是一样,只有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用理论和实践充实自己、丰满根基,才能获得成功。

四、向上

一棵大树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互有空间,越向上长,空间越大。枝繁叶茂的大树不是一下子就长成的,要经过不断修剪,将多余枝干修剪掉,避免向上生长所需的养分被分散。大树向上生长的特性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一样?只有将自己的目标化繁为简,确立一个中心目标,才不会被次要的目标分心,将精力投入自己的主要目标,向着自己最重要的目标前进,而不为繁杂的次要目标所拖累,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冯恩洪说:“我是一个不想做官的人,在我的一生中有很多可以升官的机会,但都放弃了。因为我一直在圆着自己的教育梦想,那是我此生唯一的目标”。冯校长即时修剪掉人生之中很多的旁枝,一心为了心中“执着的教育理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以及 “执着的教育追求——为了学生的健康和幸福,切实减轻负担,并让升学率在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强势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前提下稳中求升,大幅上升”。还有 “执着的教育信念——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只要我们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够得到发展的”。

“大树理论”的 “向上长”告诉我们,无论是树还是人,都要用精神去支撑行动,从而不断地创造超越的奇迹。作为一校之长,就要“不辱使命”,时刻告诫自己,要及时修正自我、超越自我,向上,向上,不断地超越。

五、向光

小树要长成大树,必须积极地向光生长,这是大树的希望所在。校长要蓄积 “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育阳光生命。因为“阳光”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学生就好像刚出土的幼苗,需要在教育者的精心呵护下,快乐学习、健康发展,追寻心目中的太阳;教育者要像太阳普照大地一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河北衡水二中校长秦海地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人活一口气,学校就是给学生营造点燃激情、激发潜能的气场,给学生立足社会、战天斗地的气魄。如此一来,他们的人生就会不惧风雨,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我们民族的未来就会变得更加强盛。”

“大树理论”的 “向光”原理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有光明,要有希望。当别人都对我们管理理念投以异样的眼光时、当短期内没有实现管理的目标时,当受到社会的误解感到孤独时,都要静下心来,将消极的心态转变为积极的作为。

总之,“大树理论”的上述品质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集系列品质于一身,小树才有希望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同理,一名校长若在学校管理中不断 “积累”、“沉淀”,永远 “向上”、“向光”,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甚至 “教育家”。

从更深层次上来讲,“大树理论”的上述品质就是一名校长“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位工匠,只要凝聚毕生的梦想、心血和才情,就可以成就一个传奇。同理,一位校长,若怀揣教育的梦想,永远遵从自己内心的节奏,保持坚定、踏实、专注、严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一定会给学校、学生和社会留下清晰的印记。

时代呼唤 “工匠精神”,学校管理更需要校长的 “工匠精神”,需要每一位校长对信仰的忠诚、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期冀、对课堂的敬畏、对过程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而做到这一切,需要我们从 “大树理论”中获得更多的启迪。

(作者: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严加红]

G471.2

B

1673-9949(2016)10-0018-03

猜你喜欢

参天大树根基大树
参天大树
两棵树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大树的梦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
窗外的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