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的精彩来自于哪里

2016-04-09祁顺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橘子圆柱苹果

祁顺成

有效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理想境界。这一话题引起的争议也颇多,是的,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呢?有效的指标又体现在哪里?也许我们在聆听大师们娓娓道来的时候会感受到那份从容,那份自信与豁达,那份睿智与娴熟;在欣赏青年俊杰们的展示课时,会看到他们的青春活力,会感受到无比热烈的亲和力……这些都是精彩的源泉,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是精彩的艺术。数学教学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精彩呢?如何拥有这样的艺术魅力呢?笔者认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质朴的形式去装扮,我们就会收获精彩,缔造辉煌。

一、咬准内容不放松

精彩的教学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要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对学生生活的精准把握,只有当我们把二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时,那种熟悉感、自然的气息才会生成,学生才会在自然的状态中学会研究、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因此,要打造真实的富有实效性的数学教学,教者就得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善于把握乡土实情,科学地预设教学情节,并使之与学生的生活融合,与当地的生活气息相通,这样有效教学就会应运而生,教学的艺术就会迸发而出。

首先,要吃透教材。不仅要知晓教学的根本知识点,更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还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积淀、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等,当万事俱备时科学驾驭众多因素,那么精彩与艺术就在自然中流淌。

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割圆,要明白沿半径分割的本质。其间还得逐步渗透变化的数学思想、极限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16等分、32等分、64等分……割之越细,那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也就越趋向于直线。二要善于引导学生组拼,面对学生拼成平行四边形时,要不急躁,要提示学生平行四边形还能转化成什么图形。通过引导和启发,使活动趋于统一,也使观察、思考保持一致性。

其次,要尊重教材。用教材教是先进的理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地使用教材。我们都熟知教材是专家们研究的成果,其智慧的含量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创新使用教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不是舍弃或任意删减。

如,“加法结合律”教学中,我们就得尊重教材的设计:学生活动图,男生28个在跳绳,女生跳绳的是17个,女生踢毽子的是23人。问题一: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二: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教材的编排目的是层层递进,第一问让学生列出两个算式,比较两个加数的位置,发现和的特征,再研究其中蕴含的加法交换律。而第二问其本质就是指导学生发现两种思考,一是先计算跳绳的总人数,再加上踢毽子的人数,这样就得出参加活动的总人数;二是先计算出女生的总人数,再加上男生跳绳的就得到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如果我们随意地换成其他应景的例题,则没法达到教材例题中的基本要义,无论在分析方面,还是在归类层面都不可企及的。所以尊重教材的创意,科学地把握准教材的架构,方能科学施教,灵活施教。

一个理性的数学教师就得学会解读文本,把握准教材内容的本质要义,这样才能咬准目标,探寻到得心应手、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更散发着浓烈的学术气息。

二、吃透学情不含糊

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试想,一个连学生基础、情感、态度等一无所知的教学,学生能密切地配合老师吗?老师的讲解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吗?不用多说,答案是明显的。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舞台,数学教学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与智慧交互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得关注学生的学情,把握准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思维飞扬,生成无限的感悟和精彩的画面。试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总结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你能设计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吗?

……

生:李师傅准备把一个圆柱状的钢块切削成最大的圆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30厘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一个圆柱状木块和一个圆锥状木块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120立方分米。计算出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一个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比为9∶5,它们的底面半径比为2∶1,如果圆柱的高是12厘米,计算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

这是一个简短的教学片断,教者把训练的命题权下放了,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思考的理想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景象呢?个中缘由不难猜想:一是教者对这群学生是心中有数,同时也给予学生们最大的信任;二是这些学生拥有这样的基础,也具备这种素养。学生的命题反映了教者一贯的教学风格,体现他教学民主的习性,以及他参与者、合作者角色定位的准确性。

把学生当成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学才会精彩,学生的活动才会精彩不断。把课堂的部分话语权让出来,也许我们会收获无尽的精彩。案例中截取的部分学生的设计,有的已经超乎我们教师的想象力,甚至比我们教师出的习题更新颖,更具挑战性。就最后出现那个来讲,一般的习题是很难达到这种层次的,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看成容器,而应看成与你平等对话的人,是你的小伙伴、忘年交。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相信学生能行,我们教师就能坦然地、从容地驾驭课堂,就能为营造和谐的学习探究氛围,就能为他们创新求异提供广阔的舞台。

处理教材是艺术,那么善待学生就是艺术中的艺术。信任学生,就会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就会有一个祥和的、充满温情的数学教学,就会获得至高的教学境界,形成一种至美的教学艺术。

三、精巧训练不松懈

精彩的课堂不仅有预设之美,生成之美,还有训练之美。同样,有效课堂更离不开精彩的训练,以练促巩固,以练促思考,让学生在训练中展露才智,在练习中凸显个性,在训练中流出创新的气息。

如,在“比的应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发发散学习,让训练成为巩固知识、训练思维的重要抓手。

师:看清投影上的题目:水果店中苹果的质量与橘子的质量比5∶3。读完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没有问题啊!怎么去计算啊?

生:自己设计问题呗!你看,苹果的质量是橘子的几分之几?橘子的质量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生:苹果的质量是两种水果的几分之几?橘子的质量是两种水果的几分之几?

生:我们补充一些条件,再解答。如,苹果300千克,橘子是多少千克?

生:橘子是300千克,苹果有多少千克?

生:两种水果一共是300千克,橘子和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生:橘子比苹果少300千克,橘子和苹果各是多少千克?

……

一点引面,串珠成链,是训练的一种策略,也是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的重要举措之一。案例中教师出示开放题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储备、经验水平等进行大胆地尝试。我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精彩的表现,有基本的数量关系比对,有比的知识的应用,更有拓展后的知识应用训练。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以点带面的训练,不只是满足简单的练习需求,而是把学生能够想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形成体系。同时,还能激活学习思维,使数学学习充满创新、竞争的气息。

猜你喜欢

橘子圆柱苹果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