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 时记时法》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6-04-09设计汪静静评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时记时针苗苗

设计/汪静静 评析/韩 梅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1~52页。

【教学过程】

一、设情生疑,引发数学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什么节目?在什么时候播出呢?可可说:“我最喜欢看《动漫天地》,在晚上 6∶00播出”。你们想不想看看?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18∶00),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这是红红一家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表,妈妈喜欢看新闻联播,它的播出时间是(19∶00),生活中我们会说成(晚上7时),请你选择一个节目说说它的播出时间。

【评析:从师生间的谈话入手,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说的晚上6∶00,电视屏幕上显示的却是 18∶00呢?”这一疑问准确指向学生的认知冲突之处,学生心中产生的疑问可以很好地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学习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两者之间的转换做好铺垫。】

二、探究释疑,生成活动经验

1.经历一天的时间,了解24时记时法的原理与方法。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一天有(24小时),让我们跟随指针的转动来经历一天的时间吧。(根据指针的转动出示相应的直条图)

(1)夜里12时:现在是?夜里12时既是一天结束的时间,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间,还可以称为(0时),这时你在干什么?美好的一天就在大家甜美的睡梦中开始了,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直条表示刚才走过的1小时,现在是?又多了1格,这时是?

(2)6时:这时是?你可能在干什么?

(3)12时:现在是?你可能在干什么?这时时针在钟面上已经转动了(1圈),经过了(12小时),一天结束了吗?

(4)13时:时针继续转动,时间条上又增加1小格,现在是?13时你是怎么想到的?

(5)18时:时针第二次指着6,这时是?你可能在干什么?

(6)24时:现在是?夜里12时就是24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也是第二天的0时。

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指针的转动经历了一天的24小时,这一段就是今天的24小时,你能在时间条上找到今天开始的时间吗?中午12时在哪呢?结束的时间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犹如一条直线,看不到头也找不到尾,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正因为短暂,我们才更要珍惜时间。

2.认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

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方法,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用0~24这些数字记录时间的方法称为“24时记时法”(板书),24时记时法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生活中你在哪见过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

3.12时记时法转变成24时记时法。

(1)请大家拿出学习材料1,仔细观察上下对应的时刻,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用黑板上的时刻来验证刚才的发现吧!这是咱们学校的部分作息时间,快速地读一读,这儿用的是哪种记时方法?你能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吗?在练习纸上先填一填并读一读。

4.24时记时法转变成12时记时法。

(1)再次观察时间条上对应的时刻,把你的发现和同伴说一说。

(2)我们还用黑板上的时刻验证刚才的发现。这儿有一张红红一家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表,读一读,这里用的是哪种记时法?你能用12时记时法介绍每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吗?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评析:此过程以探索、操作、交流、体验、感悟、点拨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学生认识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后,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学习材料中上下对应的时刻,然后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用黑板上的时刻验证自己的发现,带领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验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互相转换的方法。】

三、反思质疑,建构数学模型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互相转换的方法,下面来轻松一下,比一比,谁的嘴巴最会说!这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这是几时?会是凌晨5时吗?说出理由。看来,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我们才能判断出准确的时间。

2.可可:小朋友,学习了24时记时法,我知道该怎样准确地读出时间了,下面是我和苗苗的一次QQ聊天记录,她们在聊些什么呀?

(1)瞧,她们先来到了哪?这是(超市的营业时间),一起读一读,妈妈晚上10∶00去超市可以吗?为什么?

(2)出了超市她们在某个路口发现这样一个标志,认识吗?晚上7∶00这个路段可以左转弯吗?为什么?早上7∶00呢?

(3)坐上公交车她们来到了动物园,在门口看见河马大叔正愁眉苦脸地望着面前的小闹钟呢。(河马大叔:哎呀,我的闹钟时针都坏了,小朋友,你能帮我给钟面上画上时针吗?)

(4)继续往前走,她们在动物表演馆听到一则招聘启事(招聘临时主持人),想不想试一试?这是动物表演时间安排表,大声读一读,这儿用的是(24时记时法)你能用12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进行操练,我们要做好准备去应聘呦!

(5)看完了动物表演,可可说:“苗苗,我们早点回家吧,爸爸今天晚上要坐火车到北京出差,我还要去送他呢。”爸爸什么时候到淮安火车站比较合适呢?

苗苗:“不着急,我还想再玩会儿呢。”可可:“可是,来时我看见公交车的服务时间是……”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她们什么时候出动物园比较合适呢?说说你的理由。

【评析: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此环节,教者把“想想做做”中的习题进行适当改编,巧妙地串联成“情境串”,用真实的情境描述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熟练掌握转换方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加深理解、建构数学模型。】

四、拓展设疑,提升数学思维

同学们,现在人们想知道时间看看钟表就可以了,那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计时方法。

【总评】

一、制造认知冲突,引入新课

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制造认知冲突,很好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营造探究氛围,合作交流

在学生经历了一天的时间,初步了解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后,着重组织学生观察学习材料中上下对应的时刻: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说一说,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讨论交流,自始至终参与了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验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互相转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表述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巧妙设计“情境串”,反馈应用

最后的巩固练习环节,教者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恰当的改编,巧妙地串成“情境串”,让苗苗和可可带着大家在逛超市、观察交通标志、修闹钟、招聘临时主持人、送爸爸到火车站等实际生活情境中,有层次地练习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转换,进一步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效内化知识,建构模型。

猜你喜欢

时记时针苗苗
一只玩具熊的心灵独白——评高源的《一只熊的时记》
《一只熊的时记》创作谈
一只熊的时记
时针和分针的争吵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计算钟表角度有方法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