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造纸业——浅析梁平手工抄纸工艺

2016-04-01郑开琴重庆梁平文化馆4041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梁平

郑开琴 (重庆梁平文化馆  404100)



千年造纸业——浅析梁平手工抄纸工艺

郑开琴(重庆梁平文化馆404100)

摘要:梁平造纸工艺源远流长,以家族或姓氏村落为核心的大小造纸作坊,星罗棋布,所生产的竹纸又称二元纸(毛边纸),在竹料中加以黄色素的纸称为黄表纸。历史上梁山是西南著名的竹纸生产基地,所产黄表纸、二元纸、粉笺纸曾远销东南亚。

关键词:梁平;手工抄纸;发展历史;制作工艺

梁平素称“川东造纸基地”。

梁平造纸始于宋代,《辞海》中称:“四川梁山是中国竹帘发源地,(现为重庆梁平)源于宋代。”相传在公元997年北宋太宗年间,梁山已有绵延百里的竹海。当地有一个叫燕洪顺的民间工匠以手工破竹取丝,针缝线连,织成薄如罗绢、透明洁净的带状帘子,用以舀纸。由此可知,梁平民间造纸工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用于书画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大量的政府机关及新闻媒体聚集重庆,纸的需求量增大,“洋纸来源的阻塞,国内用纸偕仰于土纸。”在这种情况下,梁平手工纸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梁平史料记载:1941年至1945年担任梁山大竹纸业公司总经理的詹尔炽(屏锦人)长期为重庆《新华日报》提供新闻用纸。同时,中共梁山地下党组织也为重庆地下党报刊提供了大量手工二元纸,保证了中共《新华日报》及地下报刊的正常发行。据梁平造纸业世家传承人王天里介绍,梁平造纸鼎盛时期造纸作坊星罗棋布,竹山、袁驿、屏锦、七星、新盛等地有抄纸作坊3000余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年生产土纸15万吨。每到生产季节,抄纸工人喊着号子踩料的场面十分壮观。抄纸作坊主要分布在竹山镇及周边的张家院子、猎神村等地一带。许多经销商在周边区县大竹、垫江、开江、万县、忠县等地开设百余家纸庄,著名的有张记纸庄、王号纸庄、蒋氏纸庄、刘记号等。张记纸庄是梁平最著名的纸庄,既生产加工又销售,店铺面积约1500平方米,常年雇工40余人,还在汉口、宜昌、万县、重庆等地开办了纸庄分号。

手工抄纸

建国以后,因多方面原因,梁平手工抄纸及纸加工业慢慢萎缩。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乱砍滥伐,造纸原料的白夹竹日益减少,加上周边区县的工业造纸大量兴起,当时机制纸税轻,土纸税重,更加剧了手工抄纸的没落。因排污严重得不到治理,近来又大量取缔手工造纸作坊。全县仅只有几家作坊还在继续生产,年产土纸不足1000担,纸加工市场也日益萎缩。

舀纸工艺

梁平二元纸

梁平造纸工艺源远流长,以家族或姓氏村落为核心的大小造纸作坊,星罗棋布,所生产的竹纸又称二元纸(毛边纸),在竹料中加以黄色素的纸称为黄表纸。竹纸造纸术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这样的记载:“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落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这与如今梁平竹山、袁驿、屏锦、七星、新盛等地造纸工艺完全一致。历史上梁山是西南著名的竹纸生产基地,所产黄表纸、二元纸、粉笺纸曾远销东南亚。以竹纸为载体的手工业,带动了年画、鞭炮业的发展。笔者在“申遗”过程中专程走访梁平七星镇村民蒋集文手工造纸作坊,并对砍竹、断筒、刮青、剖片、浸沤、洗漂、踩料、打浆、舀纸、湿压、切边、烘烤等十几道工序作了详细的了解。现将造纸过程备料、打浆、舀纸(又称抄纸)三大主要工序及二元纸用途和现状作以下阐述:

竹纸的好坏与选料有密切的关系。竹纸的用料以竹山百夹竹为最佳,因为百夹竹做出的纸绵实柔韧,细腻光滑,厚薄均匀,适合印刷木版年画。其它竹类做出的纸较为粗糙,厚薄不均,纸面破损较大,适合用于做鞭炮外皮。选料砍竹季节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前(即小满前),大批山民砍竹备料,日积月累的劳作在山上留下了一道道人为槽沟。山民们把那一捆捆8米长,数百斤重的竹篙扛在肩上,顺着槽沟拖下山来。再将砍下的嫩竹篙锯断成筒,刮去上面一层青皮,俗称“刨青”。然后将脱去绿皮的竹竿剖成寸宽的竹片,放入石灰池中浸泡100天以上。一层竹片,一层石灰,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泡去竹子未净的青皮。浸泡池子6米见方,潺潺山泉通过竹竿直接流入池中,浸满为止。层层叠满的竹片用篾席封严,再用草帘子盖于上面。沤上一段时间,池水不动,长时间阳光照射,水温升高,竹片便完全腐软了。这种民间浸沤方法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其浸池沤麻与浸池沤竹如此相同,可见此方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沤好的竹片用清水反复冲洗,去掉石灰渣,再放入清水池浸泡后,多次换水,约20天后便可使用,清洗后竹料仍需盖严,随用随取。

取出经过处理的竹片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到竹子被打烂,形同泥浆。另一方法是将洗好的腐软竹片放入石凼中反复踩踏。工匠们一般赤脚在上面反复地踩,冬天则穿上底纹很深的胶鞋反复踩踏,直到竹浆变为泥浆,民间叫“踩凼”。其作用是将造纸的纤维素与外壳分离开来,踩好的浆料加入滑液。滑液是手工造纸不可缺少的材料,它是从深山挖出的滑树根加工而成。加工方法是将根皮剥出,舂烂成浆,取其液汁放入竹料中,再将材料放入大水池中,用“打浆扒子”抨打水面,搅匀,使纤维散入水中,再撇掉上面的清水。踩料工序就全部完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竹料非加滑液不可,是因为加了滑液的竹纸如上了光一样,手感很好,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叠在一起的湿纸容易揭开,便于操作。由于本地滑树太少,不少作坊前往四川万源、重庆城口、陕西汉中、湖北神龙架购买滑树皮,作为造纸之必备原料。

在原料配齐的基础上,舀纸是关键性的技术活。尺寸越大的纸张,工匠舀纸时越费劲,所以一般工匠都愿意舀小型纸张。舀纸全凭娴熟的技艺,纸的厚薄均匀,全靠工匠的手势技巧。舀纸的工具叫纸模,由帘床、竹帘、边柱三部分组成。竹帘盖在帘床上,由边柱压着,舀纸工匠两手持帘在水中荡料,随即提出水面,竹料成为薄层絮片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入槽内。再将竹帘倒翻在平板上,因竹帘具有可卷性,拎着竹帘的一边向上提,竹帘便离开湿纸。重复荡料与及翻覆步骤,使一张张湿纸叠积千张之后,夹在两块木板之间,用一根两米长的粗杠子榨水,挤去部分水,再将榨过水的纸一一揭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的夹巷,巷中生火,土砖墙温度上升约35℃以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即得成纸。以一百张纸为一刀压紧成捆,用自制的大刀割去毛边。这样,竹纸的生产过程基本完成。由于竹纸制纸过程全凭手工,故民间称为手工二元纸。

二元纸一百张为一刀,用篾条将纸捆好,三十刀为一担,市场销售以刀论价。由于二元纸特点是细而薄,柔韧而不脆,遇水后不卷不皱,墨迹易干不褪,吸水性较好,深受书法、美术爱好者的欢迎。因其价廉物美,市场供不应求。二元纸用途很广,如在二元纸上套印竖格红线,就成为百姓来往书信的信笺纸。刷上白泥巴就成粉笺纸,是印刷梁平年画的理想用纸。竹料中加进深黄色素就变为民间祭祀用的黄表纸,而纸质粗糙的纸还可用作卫生纸,俗称“草纸头”。

郑开琴(重庆梁平文化馆美术干部。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梁平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昆士兰大学
The Color Purple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叩问灵魂的乐章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