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维度讨论“友善”

2016-07-12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25009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友善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章 莹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25009)



从三个维度讨论“友善”

章莹(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25009)

摘要: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维度对“友善”进行把握。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成为善良的人是“友善”实现的前提,以善心待人、把善心传递给他人是“友善”实现的方式,而人身处于其中的社会是“友善”实现的场所。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友善

近年来,作为道德价值观念的“友善”开始出现,2011年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友善”被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将“友善”树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维度对“友善”进行把握。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成为善良的人是“友善”实现的前提,以善心待人、把善心传递给他人是“友善”实现的方式,而人身处于其中的社会是“友善”实现的场所。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更多指个人道德层面的素质修养,注重自身怀有友善之心、自己成为善良之人。

孔子论“性”兼及“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程树德在《论语集解》中将这句话解释为:“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1广义而言,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习行,即个人的知行活动;二是指习俗,即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和习行的不同而导致人格的差异。孔子承认人性具有可塑性,并且人性的可塑性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孔孟没有直接使用过作为独立词的“友善”,但孔子就这种推己及人的待人准则就做出过切实的论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的“性相近”在孟子那里被引申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但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而是指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向善的资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四心”为人的完美德行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同时构成了人格完善的内在根据,所以孟子的“性善”在指出人具有向善本能的同时,也承认了人性的可塑性。孔孟所言意在告诉我们,人应当从“己”出发,强调自身要加强道德素质修养,从而能够具有友善之心,使自己成为善良之人,进而才能推己及人,做到互相宽容、互相体谅。

二、西方文化中的“友善”

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更多指个人道德层面的素质修养,西方文化中的“友善”更多指社会道德层面的公共品德,注重如何以善心待人、如何把善心传递给他人。

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哲学和伦理价值重新回到对人自身的思考,西方各国相继产生了倡导人道主义的启蒙运动,这对西方伦理思想的转型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对于如何以善心待人、如何把善心传递给他人,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同情怜悯同类是人类的自然美德,即使是动物也会对同类产生同情心,而这种纯粹的自然感动它先于一切的思考,“这就是自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为堕落的道德也不能够破坏它。”2休谟在《人性论》中也提出,“怜悯是对他人痛苦的一种关切,恶意则是对他人痛苦的一种欢喜。”3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和休谟都提出如何待人友善的方式,即对与我们相关的人抱有一颗同情怜悯的心,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他人的痛苦,进而做到关心他人、传递爱心,最终达到实现友爱的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友善”

我们应该看到,“友善”是在自身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人身处于其中的社会是“友善”实现的场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人身处于其中的社会是“友善”实现的场所。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是总和。”4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各种社会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发展,即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友善地相处影响到每个人的发展,而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关系的建立是整个社会团结稳定发展的保障。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作为社会成员,维持社会有序与和谐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必须达到的道德要求。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其社会性,人的其他属性及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它的社会性决定的,社会属性在人的各种特性中是最重要的属性,现实的个人都具有社会性,都具有交往、合作和归宿等各种的社会性需要,这是友善得以需要和追求的基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使得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也相应发生变化,需要在原有道德关系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道德关系和新的道德内容。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维度对“友善”进行把握,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和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1.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181.

2.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2.

3.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章莹,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4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友善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探究提升高中学术历史课堂有效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