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中国创造”

2016-07-12九江学院3320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民族文化

张 弘 (九江学院  332000)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中国创造”

张弘(九江学院332000)

摘要:我国目前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作刺激社会结构转型、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大力扶持发展。文章认为要想发展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从我国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创新转化,通过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实现“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民族文化;中国创造

本论文源于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江西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开发与创新”,课题编号:YG2013117。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提出,在其1998年出台的《创意产业报告》中明确了文化创意业的相关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此概念提出后,迅速引发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方面的思考,由此产生的影响世界的深刻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世界经济处于一个以知识经济作为核心的全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所产生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一个具有鼓动性的理念,而是真实地推动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英国、美国、荷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结合各自国情、资源等特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发展得非常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末以来,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发展带了强烈的生命力和活力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刺激其社会结构转型、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层面,如:1997年,英国由当时的首相布莱尔亲自组建研究指导小组,倡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仅5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占到GDP的8%,超过了了当时英国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文化创意产业也对英国的出口产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英国长期的贸易逆差起到了有效的抵补作用,英国也由此得到了“世界创意之都”的称号;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已经成为其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韩国和日本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刺激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文化立国的战略路线创造了经济奇迹从而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泥沼,如今,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韩国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更是仅次于美国列为世界第二;新加坡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战略产业,以“创新新加坡”计划为蓝图,全面规划了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在理念和做法上各有重点,有的侧重于制造行业,有的侧重于文化资源,但他们共同的重点都是看重了创意产业在文化性、创造性、产业性上的三者整合,与过去对人力、土地、能源等资本有着强烈依赖的工业经济时代比较,创意产业主要依靠文化性、创造性、信息化、技术管理等条件支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特征。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社会结构、产业形态的巨大变化促使了文化与制造业的之间的广泛联系,其中有设计创新与技术研发和制造生产之间的结合,也有已经成为城市经济产业新载体的艺术文化、休闲娱乐等体验服务范畴的“第五产业”。这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因此,在党中央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2。”基于政府的推动,促使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产业模式升级的重要手段,以及制造新产品、新市场、新服务、新技术、新型财富的重要机会和动力有着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普遍处于成本低、附加值低的低端市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融合性高、知识性高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入,实现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有效结合和互助互动。但是,一方面,由于“文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所以,要使其产业化运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旧有观念的束缚、创意人才的匮乏都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另一方面,我国创业产业的发展就其现状而言,文化的缺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得还不成熟,在发展的过程中主动的或是被动的受到外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甚至是裹挟制约,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缺乏民族性和本土特色。要想走出这一局面,赋予创意产业以文化的动力源泉,从中华民族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创新转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这不仅对民间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是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产业资源的储存积累。通过文化的注入,改变模仿跟随的产业现状,通过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实现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注释: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P7

2.王如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10)P65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王如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10)

[3]张弘.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工艺的发展思考[J].文艺生活,2012(9).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民族文化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