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与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契合问题探讨
——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

2016-03-29陶永莉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南岸400065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人文学习者

陶永莉(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 南岸400065)

慕课与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契合问题探讨
——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

陶永莉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 南岸400065)

基于诸多因素,我国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已将慕课引入人文教育中,但以慕课的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探讨高校慕课与人文素质课的契合问题。

慕课;人文素质课;视频化;统一化;碎片化

高校人文素质课虽然开展了二十多年,但仍然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将最近几年新出现的慕课大量引入人文教育中,以慕课的形式开设人文素质课。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文素质课程开设的问题,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人文素质课的这些新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拟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探讨高校慕课与人文素质课的契合问题。

一、高校人文素质课的缘由及发展现状

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出现与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关。199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紧接着选定52所高校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视点工作,揭开了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至1999年教育部选定了32所高校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化素质教育开始在高校广泛推行。进入21世纪,教育部又增设了6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进入到一个全面推进的新阶段①。时至今日,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全国高校的普遍认可,且写入了各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从目前高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人文讲座和学术报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举办书画摄影展、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其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重点,这些课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与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一致。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1]。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人文素质课成为高校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人文素质课发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课程质量问题。普遍认为高校虽然开设了几十门甚至上百门数量众多的人文素质课,但总体质量不高,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存在课程体系混乱、内容杂乱、品质差等问题。这些课往往成为专业课之外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面的补充,甚至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有学者指出,“许多所谓的素质课,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实际上停留在讲授一些趣闻轶事,发发感慨,而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学术训练,既无理论,也没有练习,学生们只是听听而已”,严厉批评人文素质课成为了“一种伪装为学术的相当庸俗的市井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小资'教育”[2]。

第二,课程数量问题。相比质量问题,数量问题谈论较少,很少引起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末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教育政策以来,全国各个高校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课,但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两级分化问题。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普遍开设了上百门人文素质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性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仅开设了十几门课,甚至更少。前者因课程过多而弱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后者则因过少而难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师资问题。在很多高校,人文素质课基本上是一种补充性质的课程,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一般都由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担任。然而,这类课实际上对教学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学经验丰富的大师级学者来担任。比较美国通识教育,我们会发现,在美国通识教育做得最好的时期,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都是由全校最有名的大师级学者担任本科一年级的通识课教学。对此,甘阳曾指出,“哈佛的特点并不在于其课程设置的规划,而是在于用什么人来教通识。任何学校如果不能学这一条即以第一流学者教本科大一……那只能是最糟糕的”[3]。然而,中国大多数院校缺乏大师级学者这样的优质师资,以致难以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人文素质课。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中国大学的教学资源还十分有限。

解决高校人文素质课出现的这些问题既需要长期的辩论,也需要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等高层设计方面的改革,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从目前部分高校的实践情况来看,较多高校在进行主动探索,例如近几年将新出现的慕课引入文化素质教育中,以慕课的形式开设人文素质课。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综合性大学,也出现在地方性的理工院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从慕课课程中选修一定量的人文素质课,并可获得学分,以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任务。

二、慕课带来的优势与冲突

慕课是MOOC的音译,其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②。慕课的特征之一是大规模参与,即注册人数不受限制。例如,2011年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三门慕课,每门课程的注册人数都达到了10万以上,其中赛巴斯蒂安·史郎教授开设的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学习。慕课的特征之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是慕课秉承的教育理念,这主要表现在慕课的主讲教师大都由一流大学的名师担任,即名校、名师、名课。在本文看来,具有大规模参与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特征的慕课,对于上述我国高校人文素质课出现的问题,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所说:“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人口大国,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藉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突破优质教育资源少且分布不均的瓶颈问题,MOOC的产生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4]实际上,早在2014年就有部分高校将慕课作为人文素质课提供给在校大学生选修学习以获取相应的学分。从目前慕课发展的情形来看,将它与高校人文素质课相结合成为一个新趋势。然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慕课与以“人”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二者之间的结合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慕课课堂的视频化与人文素质课的文字阅读体验

与面对面的传统课堂不同,慕课是一种事先将授课过程录制下来的虚拟课堂。如果说传统课堂的学习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亲临现场参与教学实践才能完成学习过程,那么慕课的学习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相对自由地选择时间、地点,观看教学视频即可完成学业。也就是说,慕课将传统课堂亲临现场的学习方式,变成了观看视频的学习方式。这种观看视频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与日常娱乐生活中的观看电影、电视类似:第一,都要面对电子屏幕;第二,都强调声音、图片、图像等多媒介及其趣味性、吸引力。在传统课堂上,学习者面对的是教室、老师和同学;而慕课虽然也可以有教室、老师和同学,但这些都是虚拟的,对于慕课学习者来说,他们真正面对的是电子屏幕,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设置。我们知道,无论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如何发展变化,课堂的设置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教室、老师和学生是其基本组成要素;讲台始终位于教室最核心、最显著的地方,这既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发挥,又增加了一定的教学神圣感、仪式感。当慕课使学生面对电子视频时,这种神圣感、仪式感随即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声音、图片、图像等多媒介带来的视频化、趣味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以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经典阅读为核心。较多学校开设了 《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楚辞》等人文经典的导读课程,或开设了重视人文经典阅读的综合性文化课程,如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这些课程除了强调一流学者授课外,还强调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如语言文字上的阅读障碍,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困难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点是必需的,即读者自己面对经典原著持续阅读下去,日积月累,才能有所体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批判能力、思考能力。这种文字阅读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这是经典阅读的关键。

将慕课引入人文素质课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人文素质课以经典阅读为核心,强调学生的文字阅读体验,而慕课则强调视频教学。后者的视频学习可能会弱化文字阅读体验,甚至使更多的学生不愿意下苦功夫去阅读经典原著,而去观看相对轻松的视频内容。其结果,慕课很有可能给质量已经不高且缺乏严格学术训练的人文素质课带来教学质量问题,导致慕课的设计初衷与教学实践相违背的局面:一方面高校根据慕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希望借助慕课的优质课程资源,提高人文素质课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慕课的虚拟课堂、视频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视频化又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二)慕课知识的统一化与人文素质课中的“人”

许多研究者指出,慕课将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借助慕课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的课程;同时,慕课平台通过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手段,跟踪、记录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等,生成大数据,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量身定制”。这是从学习者即需求者的角度来看的。但如果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我们便会发现:慕课虽然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它最终整合的名校名师的教育资源只能占整个教育资源的一小部分,也即是说,数以十万计的学习者将选择少数名师的课程,甚至是同一名师的课程,接受同样的知识。这就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相似,学习者接受的是来自同一教师的统一化、标准化的知识。然而,知识是很难中立的,尤其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以“人”为核心,价值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人文知识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特征,相比自然科学知识更为复杂,难以统一化、标准化、无差异化。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人文课程,不仅符合人文知识的特征,还会增加该课程的丰富性。因此,正如德国学者汉斯马丁·萨斯(Hans Martin Sars)所指出,慕课这种网络授课形式对于化学、数学等学科足够,但对诸如生命伦理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就不够,因为这些学科更为复杂,需要多维度的观点讲解[5]。慕课采用同一名师讲授人文素质课就会大大削弱人文知识的多元性、丰富性。更有部分学者站在全球视野上,忧虑慕课将会带来新的文化殖民问题。例如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阿特巴赫在 《作为新殖民主义的慕课:谁控制知识?》一文中指出,无论知识还是教学方法都不是中立的,学术民族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慕课通过将技术置于现有知识框架体系内来强化西方的高等教育霸权,而世界其他地区只能搭便车[6]。

慕课带来知识统一化的问题,还体现在考核方面。慕课比较常见的考核方式有随堂小测试、作业、课程考试等。这些考核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判断、选择、填空等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型为主。这是因为:第一,数以万计的学习者使得评阅量过大;第二,数以万计的评阅内容由服务器自动批改完成,这就需要将答案统一化、标准化乃至量化,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客观题便是量化的最好方式,其实质是尽最大可能消除评阅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做机械式考核。这种机械式的考核方式既是统一化、标准化知识的表现和要求,反过来,又加强了知识的统一化、标准化,以及学习者学习的统一化、标准化。然而,人文知识以“人”为核心,强调人文精神、人文价值,极为复杂。比起客观题,没有确切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如问答题、论述题、小论文等,对人文素质课的考核更为重要。它既符合人文知识的特性,又能更好地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小论文写作能训练学习者的学术能力。

(三)慕课学习方式的碎片化与人文素质课的深度学习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者高效专注学习的时间长度普遍在15~20分钟左右,超过此时间长度则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据此,慕课将授课内容制作成15~2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在每个小视频之后嵌入随堂小测试。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课将由若干个“小视频+小测试”组成。一般观点认为,慕课的这种小视频有两大作用:一是有利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更加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使学习变得自由便捷。而这种小测试也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检查每一段视频学习的效果;二是符合人类记忆-遗忘规律的生理特征,可以促使学习者快速回忆、重复刚刚学习的新知识点,以降低遗忘速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小视频+小测试”的教学模式将导致慕课学习碎片化。首先,慕课将授课内容划分成若干小视频,这同时也是将知识分解为若干更细小的知识点,使知识碎片化;其次,这些知识点又被若干随堂小测试再次分割开来,学习者若不能答对测试题就不能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使学习变得碎片化;再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每个小视频的学习时间,其结果是学习时间不再完整,传统意义上的一节课被分割成若干时间“碎片”;最后,在较为随意的时间里观看小视频,由于视频以图像为主,读图成为慕课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读图将再次加强学习的碎片化。学习者在接受慕课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之后,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即以碎片化方式接受和对待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这与当下流行的手机阅读异曲同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每天以微博、公众号、朋友圈为主要阅读渠道,不仅快速阅读,还快速遗忘,结果仅在大脑里留下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手机阅读实质上是一种碎片化阅读。从碎片化学习到碎片化阅读,一方面知识被碎片化;另一方面长时间、长文章阅读将变得更加困难。然而,知识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有一定的体系,有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纷繁复杂的世界,它强调体系性、整体性。

慕课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与人文素质课的精髓有一定的出入。人文素质课强调经典阅读,要求学习者进行深度阅读。首先,学习者心要沉浸下去才能进入长时间阅读状态;其次,经典阅读要求直接进入原著阅读,亲自触摸人类思想的源头、知识的源头;最后,期待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慕课却导向了与此相反的碎片化学习方式。

三、高校人文素质课深入发展探讨

部分高校将慕课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人文素质课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但是,慕课与人文素质课的结合又产生了前面讨论的新问题。有研究者提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弥补慕课之不足,即让学生在课外看视频课,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度讨论。其实,早在2014年哈佛大学就已有翻转课堂的探索,例如ChinaX课程就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讲授一些历史的基本点,课堂重点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等。此外,哈佛大学法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商学院等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非公开网络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尝试[7]。总的来看,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哈佛的SPOC,都在强调慕课与实体课程相结合,重新重视线下课程的体验。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人文素质课已经采用慕课线上视频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解决慕课带来的新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在本文看来,这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探索新模式:如何在观看线上视频的同时,发动学生直接阅读经典原著?如何进行严格的阅读训练、学术训练?如何开展线下辅导,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如何分配课时的比重?来自名校名师的慕课如何与本校的课程体系结合?如何解决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科技带来的人文课程的视频化、统一化、碎片化问题?如何解决科技与人文之间种种不相适应的一面?

综上所述,虽然慕课已经进入高校人文素质课堂,但是其理论探索还远远不够。慕课既给高校人文素质课带来一定的优势,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慕课出现后,人文素质课的讨论就不仅仅停留在课程质量、数量以及师资等原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慕课的授课方式与人文素质课的核心价值是否契合,如何契合的问题。慕课的出现推动了理论讨论的深入。

注释:

①关于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况,可参考王珂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7月),王鹏的《自由教育、通知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流变》(《学园》,2009年9月)等。

②关于慕课的情况,可参考贺斌的《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高地的《“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汤敏的《慕课革命》(中信出版社,2015年)等。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R].(1998)2号.

[2] 苏力.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限度[G]//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45.

[3]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G]//.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3.

[4] 张男星,饶燕婷.“慕课”(MOOC)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1):4-15.

[5] 方鸿琴.“慕课”能否引发大学教学模式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30(4).

[6] ALTBACH P G.MOOCs as Neocolonialism-Who controls Knowledge?[EB/OL].(2013-12-06)[2013-12-07].http://www.university world news.com/article.php?Story=2013120517525882.

[7] 张麒,刘俊杰,任友群.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校长包弼德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 (10):4-10.

责任编辑:吴强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 in Universities—“Internet Plus Education”as the Background

TAO Yongli
(Law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an Chongqing 400065,China)

Based on many factors,most of the humanities quality course in our country has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oor teaching quality.At present,some universities have introduced MOOC to humanities quality course,which has brought new problems.In“Internet plus education”background,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humanities qualit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MOOC;humanities quality course;video;unification;fragmentation

G642.3

A

1673-8004(2016)04-0112-05

2016-02-19

本文系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慕课与重庆邮电大学人文素质课的契合及创新研究”(项目号:XJG1413)的研究成果。

陶永莉(1980— ),女,重庆万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人文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人文绍兴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人文社科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