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

2016-03-29张琼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缺省沈复浮生六记

张琼方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

张琼方

“文化缺省”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困难多由文化负载词来体现。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类词汇,选择合理的翻译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译作,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认识。本文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探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同时对林译做出评价。

文化负载词;浮生六记;翻译评论

一、“文化缺省”现象

《辞海》中将“文化”定义为: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转引自邱懋如,1998)翻译学不断发展进步,早已将文化这一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因此,无论从翻译理论或是实践的角度,都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稍有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正是翻译中极难处理的部分。

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共享背景知识和语用前提的双方出于语用经济原则的考虑,会省略双方皆知的内容。这种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叫作“情境缺省”。如果被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作“语境缺省”,而与语篇外文化背景有关的,就是文化缺省。(王东风:1997)语境缺省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借助上下文找到线索,帮助读者理解缺省内容;而文化缺省往往无法在语篇内找到线索,需要借助的是语篇外的知识。一旦读者无法理解原文中的文化缺省,往往就会产生“意义真空”。这种情况对于来自其他文化的读者更是屡见不鲜。

“文化缺省”现象常常发生于翻译当中,因为原文作者在进行写作时,一般不会将译文读者纳入目标读者范围。这种缺省现象往往由文化负载词体现。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创造的文化负载词往往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优秀的译员需要具备卓越的文化敏感性,善于发现原文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依照中西文化体系做出相应的文化调节,帮助译文读者达到良好的理解效果。

二、奈达的五种文化因素

《浮生六记》由清朝文人沈复所作,分别记叙了作者生前的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作为一部水平极高影响极大的自传体随笔,向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作者笔调清新隽永,作品中更是蕴含了大量文化负载词,值得探讨。因此,笔者拟根据林语堂先生的译作展开探讨。

奈达将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及社会文化。这五种文化因素在《浮生六记》中均有体现。

(一)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应以生态环境为核心,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温度气候、地点称号、季节变换等。《浮生六记》中包含的生态文化词汇有:沧浪亭、爱莲居、饮马桥、仓米巷、福寿山、宾香阁、万年桥、五岳、西湖、太湖等等。

(二)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主要体现于特定民族所独有的方言、俚语、对联、诗词赋、成语典故等方面,《浮生六记》中包含的语言文化词汇主要有:三百篇、关鸠、琵琶行、西厢、楚辞、赋、怜香伴、明珠暗投、挥金如土等等。

(三)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应该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可见的衣食住行、生产工具、度量衡等方面,为某一文化所独有,如中国的长城、饺子、旧时的马褂等。《浮生六记》当中,具有如下物质文化词汇:合卺、朱文、白文、马褂、觥、灶、馄饨、隶书等等。

(四)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应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还包括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宗法制度、神话传说等。在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林立,吸引了大批教徒。而在中国,主要有佛教、道教、儒教等,这便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采取灵活可行的技巧。《浮生六记》当中包含了以下宗教文化词汇:天孙、阴、阳、来世、神、因果报应、紫气东来、吉人天相等等。

(五)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民俗风情、人际交往、意识形态、传统道德、生活习惯、教育制度、人名称呼等各个方面。《浮生六记》当中有这样一些社会文化词汇:乾隆癸未、舅、堂上、卿、妾、扫墓、王二姑、三娘、字等等。

三、《浮生六记》译例

《浮生六记》原作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林语堂先生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不仅通顺优美、地道流畅,而且在风格上紧紧扣住原文,可谓达到了其本人所倡导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

笔者认为,就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而言,王东风教授提出的文外作注、文内明示、归化、删除、硬译的方法,以及邱懋如先生提出的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移译、音译、音译加类别词、用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解释、译出含义等策略,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合而观之才能得其全璧。因此,笔者将二位观点进行了综合整理。

(一)音译

例1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沈复,2009:18)

译文:Itwasinthesixthmoon,then,andtherooms were veryhot.Luckily,we were next door tothe Lotus Lover’sLodgeoftheTs’anglangpavilionontheeast.

例2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沈复,2009:116)

译文:I 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 who carry along a stove and a pan and everything we need.

音译即按照原文词汇的发音方式,在译文中用发音近似的词语来代替。音译以再现原文的发音为主,一般在译语文化中本身不具备实际含义。上述两例中,“沧浪亭”和“馄饨”均为汉语文化中特有之物,分别属于生态文化和物质文化范畴,林语堂先生在此选择音译的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注释

例3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沈复,2009:213)

译文:On the Ch’ingming Festival,my tutor was going to visit his ancestral grave and brought me along.

脚注有:A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any unfixed date somewhere rou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pring months.On this day people are accustomed to pay their visits totheir ancestral tombs in the country.

例4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沈复,2009:6)

译文:In the winter of that year,one of my cousins(the daughter of another maternal uncle of mine),was goingtoget married.

从上述两例可见,林语堂采用的注释法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页面下端进行脚注,另一种是直接跟在注释的字词后面,并加上括号。第一种方法在篇幅上相对灵活,便于解释原文,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而第二种方法更关注读者阅读时的连贯,不会中断阅读过程,更有利于保持阅读兴趣。

(三)直译

例5芸曰:“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今生夫妇已承牵合,来世姻缘亦须仰藉神力,盍绘一像祀之?”(沈复,2009:48)

译文:“It is said that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is in charge ofmatrimony,”said Yun,”He was good enough to make us husband and wife in this life,and we shall still depend on his favor in the affair of marriage in the next incarnation.Why don’t we make a painting of him and worship him in our home?”

例6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沈复,2009:4)

译文:Between her needle work,she gradually learned to write poetry.One of her poems contained the twolines:

“Touched byautumn,one’s figure grows slender, Soakedinfrost,thechrysanthemumbloomsfull.”

第一则译例中,“月下老人”“祀”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故事及宗教活动,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第二则译例中,“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属于典型的对偶句,句式对仗极为工整,上下两句意义形成对比,属于汉语中独特的语言文化词汇。林语堂先生分别进行了直译,从而再现出原文独特的文化及语言之美。

(四)意译

例7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沈复,2009:2)

译文:Since the Book of Poems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I thought I would begin this book byspeakingofmymartial relations and then let other matters follow.

成语属于汉语中的语言文化词汇,《关雎》是《诗经》中的开篇,如果直译成英语,绝大多数译文读者必定大惑不解,而注释又容易显得累赘。因此,林语堂先生合理地进行了意译,主要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五)增译

例8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沈复,2009:4)

译文:While she was learningto speak,she was taught Po Chuyi’s poem,The P’iP’a Player,and could at once repeat it.

增译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翻译策略。《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名篇之一,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是对于国外的读者而言,恐怕就十分陌生了。因此,林语堂先生采用了增译的方法,对此处的语言文化负载词汇进行了巧妙的翻译。

在《浮生六记》译作中,林语堂先生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了相当忠实通顺、流畅优美的境地,堪称佳作。文化翻译的难度有目共睹,文化负载词更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双语言能力以及坚实的双文化基础。译者必须付出大量精力,拿出刨根问底的精神,充分运用文化敏感性,一方面与原作者进行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图,找出原作中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与译文读者进行交流,正确估测译文读者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创作出更加完善的翻译作品。

[1]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55-60.

[4]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译[J].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20-23.

[5]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北京:中国翻译,1994(4):6-9.

[6]李颖玉,郭继荣.试论方言中负载词的翻译[J].北京:中国翻译,2008(3):64-67.

[7]梁根顺.文学作品中文化词语翻译的忠实维度[J].北京:外语教学,2007(6):85-88.

[8]邓漪涟,张顺生.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J].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8-44.

[9]王大来.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省补偿的原则[J].北京:外语研究,2004(6):68-77.

[10]唐述宗,刘少仙.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中的处理[J].济南:山东外语教学,2007,(1):96-99.

[11]李新,朱艳丽.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语用评估[J].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113.

责任编辑:贺春健

H315

A

1671-6531(2016)11-0027-03

张琼方/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湖南长沙410081)。

猜你喜欢

缺省沈复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夜读》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书虫来袭:《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不妨踏歌而行
浮生六记
沈复自嘲
缺省语义模式下话语交际意义研究
关联期待与缺省推理下缺省语境的生成模式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
“花痴”沈复的“兰花劫”
浮生六记,一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