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6-03-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入路胫骨膝关节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环 球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对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骨折均愈合,且无1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在愈合参数方面,术后各时间段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后侧入路手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一种特殊的关节内骨折,其主要表现为关节面压缩与关节面移位[1]。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位置比较靠后,周围有着丰富的神经血管,从而导致其手术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但若是患者骨折块未及时复位、良好固定,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面塌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本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对这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随访资料完整;新鲜封闭性骨折;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2]。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45.62±11.25)岁;由车祸伤所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者26例,由坠落伤所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者12例,由其他原因所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者8例;35例患者为单纯后柱骨折,其他11例合并侧柱骨折;本组46例患者均属于单侧骨折,25例为左侧骨折,21例为右侧骨折。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1)术前,均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并拍摄膝关节正位X线片、膝关节侧位X线片,并接受CT平扫检查、三维重建[3]。(2)行气管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并按常规操作方法行后侧入路手术。后侧入路方式分为2种,即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这2种后侧入路方式。采取后外侧入路方式的患者,沿股二头肌腱后缘,作一“s”形状的切口[3],将深筋膜切开之后,分离肌腱、神经,沿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间隙进入,就可以将胫骨后外侧的关节面暴露出来;采取后内侧入路方式的患者,沿半腱肌、腓肠肌之间的肌间隙进入,将半腱肌附着切开之后,剥离骨膜,就可以将胫骨后内侧的关节面暴露出来。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出来之后,对骨折块进行复位处理,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内固定钢板,本组46例患者,13例使用L型钢板,10例使用T型钢板,23例使用重建钢板。然后,对肌肉、关节囊进行修复,在关节囊外的位置上留置引流管,并给予镇痛、抗感染处理[4]。术后,密切观察并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骨折愈合参数 (度)

表1 对比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骨折愈合参数 (度)

骨折愈合参数 术后即刻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度 84.25±11.25 86.65±12.26 85.62±12.13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 8.42±1.23 8.51±1.36 8.77±1.49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 7.62±1.11 7.91±1.13 7.69±1.09膝关节活动度 屈 - 122.25±12.36 120.23±10.19伸-125.21±12.64 123.24±11.32

1.3 疗效评估标准

应用X线片检查方法,在术后各时间段,即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愈合参数包括胫骨平台内翻角度、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取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6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无1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在愈合参数方面,术后各时间段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一种特殊的关节内骨折,其主要表现为关节面压缩与关节面移位。据相关研究发现,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膝关节处于屈位、半屈位状态下时,遭受重大内外翻应力、垂直应力而引发骨折[6]。及时给予准确的复位、良好的固定处理,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得到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然而,由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位置比较靠后,其周围有着丰富的神经血管,从而导致其手术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临床采取手术治疗时,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选择最佳入路方法,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传统入路方式,不仅具有剥离范围大、手术视野暴露不彻底的缺点,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韧带及神经[7]。而选择后侧入路手术暴露骨折部位,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腓肠肌周围血管、神经造成的损伤,还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8]。本组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无1例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说明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1] 刘锴. 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124-125.

[2] 刘建,苟景跃,刘远禄. 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46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2013,42(20):2344-2346.

[3] 王积辉,栾波,裴继源,等.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17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4,43(24):3240-3243.

[4] 刘建民.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6,56(8):61-62.

[5] 孙晟轩,徐建,王烨,等. 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499-502.

[6] 郑少红.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2):71-74.

[7] 侯训凯,王国伟,石恩东,等. 漂浮体位下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52-2056.

[8] 朱瑞罡,田锋,刘春新,等.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44-45.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46 Cases of Posteri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HUAN Qiu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Gaoy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aoyou Jiangsu 22563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In our hospital,46 cases of posterior colum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June 2011 to November 2015,all patients underwent posterior approach surgic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data of 46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o observ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approach surgical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posterior column fracture.Results46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fracture healing,and no vascular nerve injury occurred in 1 cases,and 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healing,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ime period after the operation (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lumn 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 is ideal,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knee function.

Posterior approach,Posteri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Clinical outcome

R605

A

1674-9316(2016)36-004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025

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江苏 高邮 225631

猜你喜欢

入路胫骨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