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辨析乐曲结构

2016-03-20天津市武清区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表示法乐段乐句

天津市武清区小学 李 杨



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辨析乐曲结构

天津市武清区小学 李 杨

结构式欣赏不只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结构,还是让学生通过认识结构对音乐有理性感知,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欣赏与理性感知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欣赏境界。

帮助 小学生 辨析 乐曲结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结构是体现音乐时间进行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结构就像一篇文章,人们只有懂得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分析乐曲结构有时就像分析语文课文的段落一样,开始的时候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之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掌握分析音乐结构的技巧,能提高自身素质。经过不断尝试后,笔者发现要想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音乐结构的本领,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像分析人体结构一样分析音乐结构的构成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一首完整的音乐就像一个完整人,也存在很多的结构器官。从大到小来说,乐曲中最大的部分是乐段。乐段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比乐段小的部分叫作乐句,是乐段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时乐句可以分成两个更小的部分叫作乐节。乐节可分成更小的部分就是动机。动机一般为一个小节,至少包括一个强音和一个弱音。了解音乐的构成就像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一样。学生了解音乐的结构,更好地了解每个结构的功能与特点。

二、从紧抓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寻找分辨乐曲结构的窍门

分辨曲式结构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结构知识和听辨能力。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分辨主题、音色、节拍、节奏、力度与速度的变化等方面分辨不同的曲式结构。

1.从音色的变化中找不同。一些音乐作品往往通过音色变化表示不同乐段的开始。例如,音乐《龟兔赛跑》中,单簧管音色代表活泼的小兔子,大管表现行动缓慢的乌龟,这种音色上的变化能让人们清晰发现乐曲的层次及段落的划分。

2.节拍的变化中找规律。一般情况下,节拍的变化表示进入了一个新的乐段。例如,音乐《花儿与少年》第一乐段是四二拍,第二乐段则是四三拍,第三乐段又回到四二拍。

3.力度的变化中寻差异。力度是表现情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音乐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可能预示新乐段的开始。例如,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塞》第一部分结尾时,乐队强有力的全奏将乐曲推向高潮,接着双簧管以较弱的力度奏出优美、抒情的独立主题,表示乐曲进入了第二部分。

4.速度的变化中辨转折。音乐进行中,每个乐段按一定速度演奏。速度发生较大变化时,音乐的画面就像被翻到另外一页,可能表示进入一个新的乐段。例如,音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第一部分是中速稍快的速度,进入第二部分是一段快速的旋律。

5.从节奏的变化中理清脉络。音乐进行中,节奏经常变化。一种新的节奏型反映着音乐进行的层次和脉络,节奏变换的时候可能表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乐段。例如,音乐《我的祖国》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第一乐段是较舒展的节奏,进入第二乐段时节奏变得紧凑,音乐表现得情绪雄壮,与第一乐段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6.主题的变化中掌握线索。主题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反映着音乐的走向与脉络,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性格、风格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主题反复出现几次后,会出现一个新主题,标志着进入下一个新的乐段。例如,音乐《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第一乐段是优美的第一主题,反复三遍后出现粗犷的第二主题,表示乐段进入第二乐段。

三、用学生易接受、感觉快乐的方式分辨结构

人们如果清晰了音乐的结构,掌握音乐主题发展的线索,就能抓住作曲家创作时灵感汇聚的过程,可以和作曲家一起完成音乐作品。教师不要公式性地引导学生分辨结构,要让分辨音乐结构的教学环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享受成功的过程,否则一旦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被扼杀,对音乐教学十分不利。下面阐述几种平时教学中,音乐教师常用到的方法。

1.字母表示法:字母表示法是最常用的表示结构的方法。学生学习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乐句,用字母区分乐曲的结构。例如,分析歌曲《噢!苏珊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根据不同的乐句转圈。这首歌曲中的好几个乐句是相同的,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找出乐句的特点。之后,学生为乐句注上不同的字母以便区分。通过对字字母的排序,学生能得出歌曲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

2.卡片表示法:学生自己或由教师为学生准备卡片,每个乐段开始时由学生举起卡片表示,一个不同的乐段出现时,学生举起不同的卡片。例如,《草原放牧》的第一段旋律柔美,起伏较小,这段音乐如果用卡片表示的话,颜色选择上应以暖色调为主,体现音乐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3.颜色表示法: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两乐段或多乐段的听辨中。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辨,用彩笔画出颜色。例如,欣赏《口哨与小狗》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颜色画出每个乐段的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感悟,画出不同的颜色。

4.线条表示法:旋律是音乐的组成要素之一。很多音乐作品中,各个乐段的旋律都是不同的,有起伏的,有平稳的。音乐的旋律性非常易于被学生所感受,欣赏音乐时学生可以用线条表现乐曲的旋律。

5.动作表示法:好动是学生的天性,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好动的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或乐曲的旋律、力度以及乐曲的表现内容。例如,音乐《快乐的哆嗦》是再现的三段体,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情绪活泼欢快,第二乐段旋律委婉连贯,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欣赏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时,学生可以根据柔美的旋律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手臂轻轻摆动等轻柔优美的动作。通过动作的变化,学生可以感受乐曲的结构是ABA三段体。

结构式欣赏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结构,通过认识结构让学生对音乐有理性的感知,感性欣赏与理性感知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欣赏境界。

ISSN2095-6711/Z01-2016-09-0168

猜你喜欢

表示法乐段乐句
有趣的数字表示法
一生为客恨情多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否定意义的四种特殊表示法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从一道小题联想到的整数表示法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