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2016-03-20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幼教中心张美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区资源社区环境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幼教中心  张美华

运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幼教中心张美华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体现幼儿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以及幼儿的素质水平。发展幼儿亲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为培养和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使幼儿能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同时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服务他人、同情他人的心态与行为,幼儿教师要运用社区资源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建最佳环境。

社区资源 促进 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在社会心理学界,美国学者威斯伯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创设“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用它表示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等。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Mussen和Eisenberg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指行为者并不期望酬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王蕾认为,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它的动机更多地体现在有益于他人。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对亲社会行为表现的表述有所差异。国外学者一般用分享、合作、帮助、抚慰等形容亲社会行为。国内学者多用合作、共享、谦让、抚慰、礼貌等表述亲社会行为。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其在个别词汇上出现差异。

在各种文化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助人:表现为幼儿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安抚情绪或减轻伤痛的行为,如有的幼儿会主动为自理能力差的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拿取物品、穿鞋子等。②分享:表现为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分给别人一同使用的行为,如把自己的图书、玩具、食物等与其他幼儿分享等。③礼貌:表现为幼儿能照顾别人的感受,使用礼貌用语,如见到教师或熟人能主动问好,主动使用敬语与周围的人良好互动。 ④合作:表现为幼儿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为完成一个任务或目标协调行动,互通有无,如两个以上的幼儿一起玩某个游戏,帮助教师分发物品等。 ⑤公德行为:表现为幼儿自觉主动地做出一些对社会环境和集体有利的行为,如不随地扔垃圾、主动捡起一些果皮纸屑并扔到垃圾桶、捡到财物主动交给教师或警察等。

二、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家庭环境是社区资源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对幼儿的社会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幼儿的抚养人是幼儿自出生起就日常接触的成人,抚养人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都给幼儿起了示范作用。无形当中,幼儿模仿成人说话的方式、与周围人互动的方式。因此,家长应有身体力行的意识,用自己的温和、友好、礼貌、合作等特质给幼儿带来最直接与最有力的影响。

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的家长由于观念或自身素质的原因缺乏对此问题的正确认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家长会等方式,悉心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就算在幼儿园学到亲社会行为,回到家庭环境以后,很容易被干扰而使亲社会行为消退。

三、如何利用其他社区环境因素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从中习得一些习惯,这些习惯包括亲社会行为或非亲社会行为。幼儿缺乏独立评判的能力,不知道哪些是被社会允许的行为,哪些是不被接受的行为,只是一味吸收。所以,在幼儿成长的社区环境中,除家长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例如,打造舒适宜居的社区自然环境,人们在干净整洁、风景秀美的环境中心情愉悦,从而会更多表现出利他行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受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很大。因此,从社区环境构建的角度来讲,宜居舒适的社区环境是我们要打造的重点对象,这对幼儿模仿社会行为的学习大有益处。另外,社区应多组织一些增进邻里间交流熟识的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友谊和互动,营造邻里间互助和睦的温馨社区情感氛围。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更多亲社会行为的熏陶,从而自然地从社区环境中习得更多的利他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和个人形成友好和谐的互动关系。

四、密切关注生活,助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得要外部群体的强化,原因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幼儿不仅要通过游戏去学习和获得亲社会行为的能力,而且需要来自教师和家人日常的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幼儿亲社会行为变得更加稳固和牢靠。人性最本质的特点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家长或教师满足幼儿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幼儿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社区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幼儿园生活中,教师要及时表扬主动借给忘带笔同学的幼儿。幼儿摔倒了,教师要给他鼓励,让他自己站起来。幼儿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时,教师要及时看到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越是生活学习中的细节,越需要教师体察入微,给幼儿充分的关心和关爱。

总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习得和表现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幼儿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同伴关系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教师要密切与家长以及社区管理人员的沟通。大家共同提高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关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ISSN2095-6711/Z01-2016-11-0249

猜你喜欢

社区资源社区环境
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大班主题活动实践研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社区大作战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3D打印社区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环境
让社区资源成为提升幼儿人文素养的宝库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