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整合思维”和“单向度的人”视角*
2016-03-18姚增福刘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541004
姚增福 刘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541004)
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整合思维”和“单向度的人”视角*
姚增福刘欣*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基于“整合思维”和“单向度的人”视角,具体阐释了两种理念内涵及其在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整合思维”和“单向度的人”两种理念下提出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及模式构建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整合思维;单向度的人;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ive Thinking" and "One Dimensional Man" an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talents cultivation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 aviation logistics direction.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in aviation logistics direc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ve thinking" and "one dimensional man".
Keywords:integrative thinking; one dimensional man; aviation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引言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和物联网等产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在逐渐增大,与此同时众多高校也积极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总体来看,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很大。物流工程专业中航空物流特色专业方向,具有技术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对航空物流企业中物流系统优化进行科学分析、专业判断和航空物流运作业务处理的专业能力,更需要具备在处理与航空业务相关的复杂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近几年,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因为社会需求较大带来的就业率较高的现实,但同时也存在学生转行、离职率较高的现象,两者之间的矛盾其本质凸显了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定向需求对接上深层次矛盾。如果不转变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势必会对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从“整合思维”和“单向度人”理念的内涵入手,系统阐释两种理念在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它们对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体现,最终提出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整合思维”和“全面人”理念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个体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实现教育部和国务院提出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目标都有促进作用。
一、“整合思维”和“单向度人”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整合思维”理念
1986年Graham Douglas较早地提出了“整合思维(integrative thinking)”的概念,“整合思维”理念被描述为人的头脑整合直觉、理性和想象的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Roger Martin通过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总结得出:“整合思维是指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模式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选择,而是能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既包含已有模式的某些成分但又优于已有模式的新模式”。[1]
(二)“单向度人”的内涵
1964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Herbert Marcuse出版了著名的《单向度的人》著作。Herbert Marcuse指出:“单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是指在发达工业化社会中,内心没有合理的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人,他们的内心被社会征服,与社会同化,多维度变成了单向度——肯定向度①。”[2]正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意识形态研究的基础上,Herbert Marcuse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发达工业社会极度压抑了人们的理性,内心中缺少了合理的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最终导致社会中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二、“整合思维”和“单向度人”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刚刚升入本科的学校,从2013年开始招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人才培养中开设了航空物流、快递物流和港口物流等三个方向。在航空航天类高校中突出航空物流的特色,增强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接社会需求提高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弹性等问题,势必需要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以及一线教师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理念和思维引导航空物流方向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
(一)“整合思维”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航空物流方向较少,体现了航空航天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上的趋同和无差异化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传统灌输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大大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倾向、价值取向、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上进行“整合思维”的构建,即在认真评价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对传统的、不适宜当代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质疑和批判,认真审视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找到更加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案[1]。
(二)“单向度人”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单向度的人”理念具体阐述了生活于现代工业化社会当中的人被牢牢地压制住了对事物认知的反对意见、理性批判,束缚了人们否定、批判、超越社会现实的“向度”,即人被异化了[3]。在物流工程专业开设航空物流方向的人才培养,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让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在掌握物流工程专业核心知识基础上,全面拓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航空物流方向的专业知识。在航空物流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增加学生对现有传统物流工程专业知识体系、认知以及就业领域和职业规划的理性批判和现实超越。在航空物流方向学习和就业中消除技术异化所带来的虚假自由,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以及发展。对于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讲授和学习中要提高自我的精神追求,用更新的知识和理念充实自己的学习,同时突破传统知识体系和模式的束缚,对落后不适宜的知识和理念要敢于进行否定和批判性的思维,通过“第二向度的人”的否定性思维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航空物流方向人才培养路径及模式
(一)对接经济社会的教学理念创新
航空物流作为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方向,是专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增加就业弹性。“整合思维”和“单向度人”理念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不仅要突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凸显“整合思维”对学生自我建设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单向度的人”理念对学习和就业问题批判性和否定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的要求,充分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都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4],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对接社会需求上产生矛盾。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应该根据现有的发展定位、师资和教学资源等总体情况,制定符合本校航空物流方向人才培养的方案。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增加航空物流类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如开设航空物流、航空物流设备、航空货运管理、配载与平衡、航空货运代理、机场运营与管理等理论课程,同时还要设计相应的航空物流类的实验实训课程,如航空货运与配载实验和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实习等。在实践教学中多与航空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到航空类企业的实习和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航空与物流知识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到职业发展中自我角色的定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整合思维”和“单向度人”理念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航空物流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融合各学科在本专业方向上的教学,同时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中设计各种在实际中能够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学习和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以及课堂教授和自学能力间的融合和培养,带着全面看待问题以及批判性的思维审视实际问题,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
注释
①Herbert Marcuse指出,社会生活中正常的人有两个“向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社会现实的“向度”。
参考文献
[1]覃忠等.整合思维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6):81-86.
[2]徐珑钊.要实现中国社会的超越——读《单向度的人》之思[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8):107-109.
[3]王丽媛.浅谈《单向度的人》中的人的异化思想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66-68.
[4]周泰,等.地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5(2):67-69.
*通讯作者:刘欣(1979-),女,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姚增福(1978-),男,汉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序号:475)”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