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道文化共存下南岳“节事旅游”发展研究

2016-03-16蔡梅良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佛道节事香火

蔡梅良,刘 丽,田 文

(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佛道文化共存下南岳“节事旅游”发展研究

蔡梅良,刘 丽,田 文

(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南岳是中国佛道教文化共存共融之地,佛道教文化则是南岳早期“节事”祭祀活动形成的基础。对自然山神的崇拜是官方祭祀之源,对南岳圣帝的朝拜是民间祭祀之本。南岳佛道教文化共存促进了元旦朝圣、南岳庙会、八月香火等“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影响既深又广的文化旅游活动。南岳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优化“节事旅游”发展的环境。

南岳;佛教;道教;节事;节事旅游

中国有“五岳”,其中南岳在湖南衡山,南岳秀中有绝,内涵深远,佛道宗教文化是南岳旅游的核心。“旅游的灵魂是文化”,三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南岳,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历史与山川融合塑造了“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中华寿岳”四张名片。南岳佛道文化共存共荣,常年梵音袅袅,烧香祈福、拜佛求寿的香客络绎不绝,已成为“地脉天成,文脉共生”的寿文化品牌。“宗教圣地”的独特性、融合性、历史性、国际性提升了旅游核心竞争力[1]。受佛道文化影响,元旦朝圣、庙会、八月香火等“节事”活动已经是南岳文化旅游的基本形式,寿文化节、佛教心灵音乐会、中国(南岳)国际佛教文化博览会等一批新型“节事旅游”活动也得以成长。

一、南岳是中国佛道教文化共存共融之地

长期以来,南岳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共容一庙,和谐相处,为世界独有。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是第一家传入南岳的宗教,南岳也是中国南禅、北禅、曹洞宗和禅宗、青原两系之发源地,中国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有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的朱陵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光天坛福地、青玉坛福地、洞灵源福地。高道众多,理论丰富,首创宗派,影响深远,是我国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据明代《衡岳志》记载,著中天师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是第一个进入南岳的道教人士,他从天目山云游至衡山,登祝融峰,拜谒青玉坛、光天坛,朝礼祝融君祠。慧思大师进入南岳之前,道教一直处于信仰上的统治地位。被誉为衡山“开山祖师”的佛教奠基人慧思大师于陈光大二年(568年)带领四十余名弟子到南岳,建立般若寺(今福严寺),弘扬“一心三观”“定慧双修”之理念,形成了独特风格,是中国天台宗思想的源泉,为南岳佛教乃至中国佛教打开新天地,并逐渐站稳脚跟,并在影响力方面逐渐超过道教。

在佛道两种宗教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地位不同或教义理念相左,冲突难免。而慧思大师对两教关系努力调和,实现了两教利益上的一致性和自身理论上的共通性,两者最终走向融合。南岳衡山成了五岳之中唯一的佛道教共存的名山,佛道融合是南岳文化特色,佛道共存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上的湖湘地区由于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文化相对落后,南岳地处荆州,自古盛行的自然与鬼神崇拜是宗教滋生的土壤,为长期孕育的传统南岳佛道文化提供了发展温床。而今,南岳具有丰富多彩的传说,这与道教所描述的神仙生活极为相似。因此鬼神传统、神仙传说等为佛两道教在南岳的产生、发展直到融合成为必然。

二、佛道文化是南岳早期“节事”祭祀活动形成的基础

南岳大庙佛道共存,有着“南国故宫”“江南第一庙”之称,为中国江南最大古建筑群,东侧有八个道观,西侧有八个佛寺,为我国寺庙一绝。南岳大庙集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民间祠庙于一体,是南岳宗教文化的活动中心。自古至今,从国家统治者,到文人骚客,再至黎民百姓,前往南岳庙的朝拜从无间断,它既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之所,又是僧俗信众崇拜之地。

(一)对自然山神的崇拜是官方祭祀之源

南岳在五岳中独处长江以南,成为南方山岳崇拜中心。从先民们长期形成的对于山川的自然崇拜,到国家政权建立以后逐渐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将神权和政权合而为一,借以推崇和宣扬皇权神授。随着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掌控,维持社会秩序大力推崇神学,道教随之登上政治舞台,带有政治色彩。在统治者推崇下,开始了对南岳第一高峰祝融峰祭拜。南岳民俗文化也是缘于对南岳山神的崇拜,即对南岳圣帝——祝融火神——崇拜的基础上产生并受佛、道思想影响而形成。祭祀山川是古代儒家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五岳祭祀源于上古时期的山川崇拜,《山海经》是对山岳崇拜与祭祀记录的最好见证。在奴隶制国家形成后,山川祭祀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具有宗教和政治双重功能。南岳是历代祭祀的主场,各朝各代隆重的祀礼,雄伟的宫殿,各种御赐封号及牌匾,使南岳庙、南岳神在民间以至各阶级层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从《衡山县志》收录的明清两代帝王御署的祝辞祭文可知,官方祭祀南岳衡山之神的主要用意有六个方面:第一,逢新皇登基,嗣承大统,或先皇配享圜丘;第二,发兵作战,求神襄助;第三,胜利班师,大功底定,向神报捷;第四,遇到水、旱、虫、震等自然灾害,求神消灾弥害;第五,年岁丰稔,国泰民康,答谢神灵恩惠;第六,实现事神治民的政治意图。

(二)对南岳圣帝的朝拜是民间祭祀之本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神学思想弥漫生活中,人们对鬼神之说格外敏感。而道家思想与神道方术结合,促进道教形成及发展。民间祭祀活动就是南岳进香,比官方祭祀更具广泛性,众多黎明百姓对南岳圣帝的朝拜,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朝拜活动经久不衰。南岳朝圣的礼仪形式多样,有焚香、打卦、礼仪、抽签、寄名、还愿、开光、安神等。朝圣的传统形式大致有“行香”“拜香”“饿香”和“肉香”四种,“行香”是最为常见的徒步朝圣形式,以身到心随、素食套餐为自戒自律;“拜香”有三步一叩、五步一拜之分,通常统一团体,统一着装。“拜”一般指到达南岳后开始,直到南岳庙圣帝殿,边行边拜边歌边舞;“饿香”指朝圣者从家中出发到最后朝圣完毕,徒步行走,不进饭食,只饮水,吃水果或自制的干粮;“肉香”是个别家中或族内有大事求助于南岳圣帝,到圣帝殿后就在自己身上割下少许皮肉,把血滴在纸钱、蜡烛或者香包上,把皮肉裹入纸钱内,放入南岳宝库内一同焚烧,以示虔诚。但后两种朝圣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已基本绝迹。

三、佛道文化共存促进了南岳“节事”旅游活动的发展

佛道文化共存演绎的南岳特色文化,使“节事旅游”活动在佛道教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得以促进,百姓对南岳圣帝朝拜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日益繁荣的元旦朝圣、南岳庙会、八月香火等大型“节事旅游”活动。

(一)元旦朝圣是每年祭拜圣帝的首项旅游活动

衡山人过新年与众不同,被叫做“元旦朝圣”。元旦朝圣是在吸引佛教朝山进香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春节习俗基础上形成的。该活动以南岳人为主体,融合南岳旅游观光、欣赏雪景、祭拜佛道等内容形成新年到来客人的第一个高潮。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佳节,人们吃团年饭,相互祝贺。但是元旦朝圣是从大年三十凌晨开始到正月初一止,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半夜过年;第二阶段是争烧第一炷香,俗称“抢头香”;第三阶段是登山观日出迎新年,第四阶段是“出天行”,即朝拜圣帝。

元旦朝圣从过年那一刻开始,衡山人半夜吃年夜饭,之后去大庙给圣帝拜年是新年到来的首件事情,南岳大庙为南岳人新年到来的第一个去处。大年三十晚十一点,大庙大门全开,烧香客陆续进入大庙,整座大庙钟鼓齐鸣,鞭炮响彻云霄。染烛烧纸,火光冲天,僧尼齐诵佛经,朝拜客虔诚地跪拜在圣帝像前,祈求来年好运。南岳古镇到处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只听见脚步声,听不到人声,那是南岳香客朝拜圣帝争烧第一炷香的庄严时刻。朝拜圣帝过后,香客开始登山,准备到南岳山顶望日台迎接新年的第一个日出。登山游客既要去山顶祝融殿朝拜,也欣赏衡山自然景观。除参加烧第一炷香的客人给圣帝拜过年外,其他相当一部分未给圣帝拜年的人将在正月初一去拜年,而且南岳习俗有未给圣帝拜年之前,人们相互之间即使熟人也不得打招呼,只有给圣帝拜了年后才贺新春。

(二)南岳庙会是以民间娱乐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

南岳庙会以民风民俗为基础,揉和着千百年来的自然崇拜与佛、道思想于一体,是南岳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从唐朝开始对南岳进行常年祭祀活动,由最初的祈求神灵驱鬼除瘟,发展到了如今大型文艺体育和集市贸易相结合的民间活动。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为天符大帝诞辰,在此前后举行各种祀神及娱乐旅游活动,以示庆祝,曰之“庙会”。在庙会举行之际,由居民装扮骑马文武判官、随行差役、打路鬼等游行各街,是“清道”之意。庙会开始于端午节刚过五月初十,每次时间半月或一月。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第一,以“三星点吉祥”到佛道举行蘸会为前奏;第二,是文艺会演、传经说法、古装戏剧、武术比赛、“抬故事”及“地故事”和各类现代文化体育活动,如跳伞、书法、诗歌达到高潮;第三,经济贸易活动。其中“三星点吉祥”常由当地人装扮成福、禄、寿三星,在大庙正殿圣帝像前为少年儿童额头点红,俗称“打脸子”,以消灾祛难;佛道举行蘸会是祭拜神灵禳除鬼魅的道场,为期七天。来自省内外的各路戏班子在古镇各街搭台演出,一决高低,而武林高手则设擂比武;宗教界高僧羽士云集,传经说法,或传戒授徒,举办各种法会,而南岳本地人则组织“抬故事”比赛,实行化装游行。整个南岳基本卷入了一场巨大的庙会节庆之中,场面极为盛大壮观。现今庙会还逐渐演变成集武术、杂技、歌舞、表演、书法、彩灯、文物珍奇等展览与商贸洽谈于一体的大型盛会。

(三)八月香火是影响既深又广的宗教旅游活动

与元旦朝圣和庙会相比,八月香火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广。八月香火以外地香客为主体与旅游业相结合而进行,“香火旅游”成为重要的旅游形式。八月香火是封建社会后期形成的祭祀活动,具固定的时间与地点。进入民间后,在南岳古镇及衡山县形成风俗,每年进香人数较多,大多时间集中在春秋两季,从农历七月十五开始直至九月下旬结束,历时两个多月,产生三个高潮,以秋季为主,七、八、九月形成集中进香的“香火期”,俗称“八月香火”。七月十五日本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在这天人们涌向南岳祈求祖先保佑的同时也祈求圣帝庇护。七月十五日还是佛教的盂兰盆会,佛教徒为追荐先祖举行救度亡灵的拜忏、放焰口等活动,并形成八月香火的第一个高潮;八月初一前后达第二个高潮,俗称这天为圣帝的生日,是香火最旺的一天;中秋之后的九月九日,是传统的登高节,登高有避难之意,而衡山是中南地区名山,也是最高之山,登高朝拜圣帝也就成了八月香火的第三个高潮[2]。因此,农历八月以来,南岳景区香火旺盛,知名度高,居五岳之首,海内、海外大量游(香)客以“如意香火”“平安香火”“兴旺香火”之期盼,纷纷集聚南岳,带来了异常火爆的“香火旅游”现象。

四、佛道教文化共存下的南岳“节事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强“节事旅游”资源的挖掘

南岳需要结合本身所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深化元旦朝圣、八月香火、南岳庙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追根溯源、搜寻古籍、整理传说,在合理保护、发掘、开发和利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旧的活动形式赋予时代创新,在保护传统朝拜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文化元素。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在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允许范围内加以挖掘[3];对宗教文化艺术者也要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支持和奖励。对南岳景点旅游吸引力要素进行搜集、盘点、甄别、选择、整合、凸显到展示,加强能体现民风民情的文化优秀因子的发现,如喊号子、皮影戏、滚铁环、抽陀螺等,让庙会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客人的兴趣和爱好。借“史料”和“名人”的“光环效应”,挖掘历史典故,加强南岳地方传统工艺及其宗教纪念品资源的深度探索,如佛教的进香袋、木鱼、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等,尽可能让宗教文化内涵通过物质实体表现出来。同时注重宗教文化旅游的整体开发保护,避免重复,彰显特色,达到以寺庙道观为背景的宗教文化吸引客流,从而促进南岳旅游持续发展。

(二)加快“节事旅游”产品的开发

南岳“节事旅游”要得以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以招徕四方朝圣客人。第一,从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寻找突破口。进行佛道文化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产品综合开发,结合资源地方宗教和特色,设计好主题,除传统的佛道寺庙观光和佛事活动旅游之外,增添佛教饮食、疗养、修学等旅游产品,形成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第二,从养生学角度开发旅游产品。素食文化内涵的健康长寿及保健思想已经普为认同,佛道两教提倡清静的观点及其旅游环境氛围有利于旅游者调节身心、陶冶情操;第三,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探究旅游产品开发。重视佛道文化研究型旅游者这类目标群体的开发。佛道修学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佛道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要关注佛道教徒本身学历提升,也重视进修旅游活动市场,并开发一些体验性、参与性的佛事活动[4];第四,根据宗教文化旅游特点,创建有吸引力的个性形象。南岳“节事旅游”活动应做到以宗教与民俗及民间商贸相结合,雅俗共赏。运用现代化手段,重视土特产品的形象包装和品牌工艺品创造,并尽可能打上南岳烙印。

(三)深化庙会体验性活动的开展

南岳庙会文化底蕴源于佛道文化,南岳大庙几经修复,重现了“粉墙丹柱动光彩”的盛唐风采,历史宗教文化内涵积淀深厚。宗教文物古迹结合庙会旅游活动创新开发,庙会的“会”,其义就是要着眼于大众集会。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需要努力营造让大家参与的舒服环境与氛围,让节庆客人亲身体验其中乐趣。南岳庙会应活动项目要不断推陈出新,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特别是增加生动的互动效果,凸现其精品内蕴。在策划时,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当地群众以及游客积极性,让大家一起试试、尝尝、跳跳等,增强参与性和趣味性。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民间节庆、习俗、饮食、服饰、传说、故事、讲古、谚语、歇后语、音乐、歌谣、舞蹈、皮影戏、歌仔戏、木偶戏、民间剪纸、年画,石雕、面泥、雕刻、建筑、游戏等文化精髓[5]。这既需要设法吸收更多的民间文艺活动进驻,也要邀请各路明星、歌星等其他名人到庙会现场进行表演,或让游客与明星一同登台演出。通过吸引客人逛庙会盛况,品庙会内涵,满足客人们对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庙会文化旅游的永续利用性。

(四)推进“节事旅游”文化的传播

旅游活动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对南岳而言,宗教文化是“节事旅游”的核心,南岳“节事旅游”以其佛道共荣的融合性、源远流长的历史性而彰显个性特征。而今,宗教将在中国文化复兴中担当大任,更肩负着传播和谐文化元素、慰藉心灵、引人向善、稳定社会等多种功能,其作用在不断提升,但南岳“节事旅游”尚处于国内旅游阶段,还未真正步入国际旅游行列,与丰富的“节事旅游”资源地位很不相称,需要加大研究及其宣传力度。立足中华,放眼东南亚国家,积极探索日韩佛教与南岳的渊源关系,加强日韩等国外客源市场开辟。要精心设计体现南岳朝圣、庙会、香火等文化旅游资源、旅游项目、风土人情的画册等,或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会展活动,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向国内外广泛宣传,通过提供图文的专门网址,吸引眼球。旅游文化的传播也要进一步与其学术讲座、博览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开展投资展洽活动。要根据宗教旅游特点,召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一步开展与精神相关的科学研究,并作为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让大型“节事”真正助推旅游经济产业化[6]。

(五)优化“节事旅游”发展的环境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紧跟文化旅游趋的新形势,将佛道思想与“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南岳佛道文化旅游景区的科学化管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南岳“节事旅游”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宗旨,以传播“节事旅游”文化为手段,合理地引导游客消费。第一,景区各个管理机构应加深对佛道文化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管束还是外部治理,都应该客观、合理解决问题,用科学手段统一、规范管理;第二,合理测算景区以及大庙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硬化道路,增设停车场,布局大型超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法减少香纸焚烧对环境的污染,美化举办“节事”的大环境;第三,根据佛道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将佛道“节事”文化旅游场地与普通旅游景区进行区别,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景区工商、安全、导游等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不断监督与控制,保证南岳佛道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第四,景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理互相解与尊重,购物明码标价,杜绝非旅行社人员私揽生意或坑害参节游客的各种不良现象发生,为“节事”客人创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窦银娣,杨家蕊,等.大南岳旅游圈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5-118.

[2]蕴平.南岳民俗“赶八月”[J].民族论坛,2011(16):15.

[3]刘兴,周江莲,刘冰慧.武汉市节事旅游与文化融合研究[J].知识经济,2010(2):110-111.

[4]袁继荣.浅析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展示方式[J].商业时代,2010(5):144-145.

[5]蔡梅良.论会展旅游人才培养中的本土文化的渗透[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2):102-107.

[6]曹国新.大型节事助推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功能、机制和阶段性角色[J].旅游学刊,2009(3):7-8.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nyue Festivals and Events under Co-exist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CAI Mei-Liang,LIU Li,TIAN Wen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Nanyue (Hengshan Mountain)is the melting pot of Buddhism and Taosim,which are the base of Nanyue’s initial festivals and events.The official memorial ceremony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worship to natural spirit, while the civil memorial ceremony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worship to Nanyue Emperor.The Co-existenc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have facilitated many festivals and events,such as New Year Pilgrimage,Nanyue Temple Fair,August Incense-Burning,etc.,which have become very impactful.In order to develop sustainably,we need to optimize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festival and event tourism development.

Nanyue;Buddhism;Taoism;festivals and events;tourism

F592.7

A

1674-831X(2016)06-0100-05

[责任编辑:罗 昂]

2016-04-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122);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教高函[2007]29号-171);湖南商学院2015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南岳佛道文化对会展旅游影响研究”

蔡梅良(1964-),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展文化、旅游经济研究;刘丽(1993-),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学院2013级本科生,田文(1995-),男,重庆巫溪人,湖南商学院2013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佛道节事香火
基于内容分析的景区节事活动探究
窦圌山绝顶飞渡表演(外一首)
财神香火旺
基于体验视角的旅顺(北海)渔人节开发研究
烧香发财
烧香发财
南岳名胜楹联的内容研究
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以广州马拉松比赛为例
Chinese Idioms
浅析节事活动与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