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探讨

2016-03-16王杰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

王杰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探讨

王杰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培养乡村教师,教师教育者的乡村情愫是关键。重建乡村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大有可为。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必须超越传统电教人培养理念,重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新形象;应该强化乡土情感和乡土文化教育,增强网络教育、教学和教研意识与能力——坚定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树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意识,掌握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拓展引导村民应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的能力,提升开发乡村特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能力。

乡村教师;信息技术;乡土情怀;网络素养

2015年5月,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于是,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再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值此重建乡村教育之际,笔者总结了几年来从事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工作之体会,撰写成文,求教方家,以助后续工作的开展。

一、我们的尝试与感悟

有学者说“当下,大学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并没有关注到未来到乡村工作的社会环境,也没有进行针对乡村学校教师的特色培养,师资培育工作的方向主要是面向城市学校。”[1]这是普遍现象,但也有例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乡村小学教师(综合)培养工作,已有毕业生均履约服务于乡村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0年又启动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乡村小学教师(分学科)培养项目。所以,如何避免乡村教师教育的城市取向,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小学教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认为中师是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理想模式,并呼吁要恢复中师,主要是基于身份认同的考虑(因为“年龄小好塑造,学历低不挑剔”)。但是,历史的车轮无法逆转,同时,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势在必行。所以,我们必须积极面对现实,探索在新的教师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有效途径。我校开办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项目正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学校党委书记彭小奇教授等认为“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教育不仅继承了中师教育的光荣传统,而且长达六年的培养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若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农村、热爱儿童的情怀,强化学生的专业情意和职业认同感,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可望培养出忠诚教师职业、安心农村教学的小学教师。”[2]笔者认为,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教职工对六年制定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存有异议,如有人说“把优秀的乡村少年招进来,培养好后又送到乡村去,害了这些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有更好的前途。”这话似乎隐含着优秀人才就不应该到农村去。还有人说“乡村教师培养相对一般师范生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把要求降低一点就行了。”“农村孩子都到城镇学校来上学了,还要培养什么乡村教师?”等等,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类不恰当的认识,必将妨碍我们的乡村教师培养事业。培养者对乡村和乡村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还能把学生(未来的乡村教师)教明白?所以,能不能培养出“忠诚教师职业、安心农村教学的小学教师”关键是师资队伍。为了加强乡村教师培养,我校按小学学科方向成立了9个专业教研室,足显其重视程度,但是,据笔者了解各教研室成员的乡村情愫还亟待培育。首先,教研室所有教师应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必须怀有乡土情感,关心乡村教育事业;其次,教研室应该重点研究乡村教育,且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要坚信虽然短期内难出高级别论文之类的成果,但这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忠诚于乡村教育、且能做好乡村教育的人才。

众所周知,作为乡村小学教师,学科知识不求高深,但乡亲、乡情极为重要。一个不热爱乡村,不热心乡村教育事业的人,是不可能搞好乡村教育工作的。所以,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首要的是乡土情感和乡村文化教育。但是,这种教育不是简单地开设几门涉农课程就可以完成,而必须依靠广大教师教育者的集体觉悟和合理引导。笔者在执教的多个乡村教师班做过试验:开课初“请毕业后愿意回农村当小学教师者举手”,响应者寥寥无几,但期末时问同样的问题,举手者明显增多,这种效果的产生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对乡村的浓厚感情和乡村教育的忧患意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培养者满怀乡村情感,乡村教师教育事业就一定能做好。

二、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形象之重塑

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是一个全科小学教师。首先,有教育技术学专业背景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能够胜任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即讲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引导小学生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其次,借助信息技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很好地经营一所乡村小学校(教学点)。因为,他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借助数字化教育资源开设出自己不善长的课程(如英、音、体、美等课程)。

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集中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偏远乡村学校撤并是必然趋势。根据人口分布必须保留的规模较小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基于教育成本考虑,要配齐所有的学科教师也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乡镇学校师资也不齐,优质师资更是短缺)。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时候,即由国家建设标准化学校和教学点,委派信息技术教师进驻,借助“农远工程”“三通两平台”等提供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设出所有的课程。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正是国家级平台建设的初衷之一。有学者呼吁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移到边远山区农村和教育信息化薄弱地区、薄弱学校,通过网络教育加快改变那些地区和学校教育的落后面貌[3],可谓远见卓识。所以说,今后,每一所乡村小学(包括乡镇学校)都应该配置信息技术教师,如果某所学校(教学点)只能安排一名教师,那么这名教师最好是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农村有信息技术教师(即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教育技术人才在农村大有作为。

然而,由于传统电教人形象的影响太过深远,有不少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是教《信息技术》课程(通常被误称作“电脑”课)、能维护电脑、管理网络、制作课件的人,可能还兼任文秘、会务、摄影师等。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必须尽快予以纠正,在信息技术已经普及的今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再站在教育外围提供简单的技术服务了,他们必须深入教育内部,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己任,开拓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当然,各校有一些老教师,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提供适当技术帮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下一代教师(在校师范生)是玩着数字电子产品长大的,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他们走上教师岗位后是不能再需要别人所谓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村(镇)小学校已经没有独立建设校园网的必要,借助国家、省、市、县(学区)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建立的教育云,师生可以通过功能齐全、价格低廉、随身携带的智能移动终端直接访问教育云来开展教与学活动。所以,未来的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将不需要承担教育装备管理维护任务。当然,要发挥“农远工程”“三通两平台”项目的作用,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平台的驾驭能力。但是,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驾驭能力主要是指对平台教育教学功能的掌控和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平台装备的使用维护会越来越容易。最后,应该特别提醒的是,现今的摄影摄像设备让任何人使用都不存在技术障碍,摄影摄像工作更多的是艺术创作过程,并不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善长,所以,不要再把这类事务性工作硬性加到信息技术教师肩上了,多留一点时间令他们去干他们应该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事业吧!这对学校的发展更为有益。

综上所述,今天的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其工作重心必须集中到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上来——推动农村和农村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学生和农民发展,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对当今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而言,笔者认为“树立集成理念比掌握末端技术更重要、更新知识结构比追逐最新技术更重要、助推教育改革比保障装备运转更重要、促进教师发展比提供技术服务更重要。”[4]所以,作为未来的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修养,提高人文社会素养,掌握必要的技术并深刻理解其教育价值,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意识,树立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应该超越传统电教人培养理念,重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新形象。

三、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之特质

目前,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已在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但是,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在原电化教育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至于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把信息技术教师视同传统电教技术服务人员,令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者困惑。我们是迎合中小学校功利化的“现实需求”,继续培养传统的技术服务人员,还是按照应是的专业定位——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笔者认为是彻底转变传统电教人培养模式的时候了,必须还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学本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培养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和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门人才,而不是学校的勤杂技术服务人员。所以,作为一名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乡村教师应该具备的乡土情怀,教育教学实施和研究能力、教育装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能力、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管理能力以外,应该特别强化网络教育、教学和教研意识与能力(即“网络素养”)的养成,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坚定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目前,在城市学校,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把信息技术当作辅助教学工具来使用(突破重点、难点,重现历史、营造情景等),实践证明,收效并不明显,所以倍受诟病。在乡村(镇)学校,为了解决师资紧缺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教师的策划和调控,借助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城市优秀教师的同步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等),来替代短缺的学科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信息技术,连接城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没有用武之地,实属无稽之谈。恰恰相反,信息技术在乡村教育应用中存在更广阔的空间,有待乡村信息技术教师去开拓。事实上,已建好的“农远工程”装备大都处于闲置状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能够真正认识到该项目实施价值的人才(项目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不符合农村教育实际也是原因之一)。有人认为是因为装备维护困难,笔者不敢苟同,为什么比“农远工程”系统更复杂的有线电视系统一个普通农民就可以管理维护好?

第二,树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意识。作为未来的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软件不是最终目的,而必须学会善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转变为自我发展并联合他人(本校和他校教师)协同发展的能力。不少施教者习惯于传授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不会引导学生透过工具的功能和属性去发现其背后的人文和教育价值,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不少工具的使用知识,却不知道所学有何用。事实上,工具只是技术的物化形态(外在于人的),要使技术工具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智能形态的技术(存在于使用者的头脑之中)支持。也就是说,只有技术的特性、功能、操作规程、价值理念等被使用者掌握,转变成使用者本质力量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使用者本人完成了技术化过程[5]),技术工具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产生好的效果。所以,要想使信息技术转化为师范生的发展能力,我们的教学切不可停留在工具的使用层面(事实上,用时方学更有效),必须引导师范生抽象上升到技术的价值高度。

第三,掌握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胜任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我们有必要从人文、社会、教育等视角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为此,从2015年上学期开始,笔者为定向农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包括“信息技术与我”“信息技术与社会”和“信息技术与教育”三个专题,每学期一个专题)。从第一个专题结束后学生提交的小论文就能体会到他们很有收获。比如,学生说“很多时候,我只是想拿起我的手机看一看时间,然而却点进了爱奇艺;我只是想查询一下词语解释,然而却点进了节奏大师;我只是想看一下我的快递到哪了,然而却又看起了新货上架……”“尽管我觉得玩手机不好,可我却控制不住,面对这种现状,我那时却无法改变这个现状,直到上了老师的那讲‘信息技术与我的学习’的课之后,我深有感触,我想,是该改变的时候了,不能够再做信息技术的‘奴隶’了。”很明显,学生需要正确引导,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彻底放弃软件使用说明书式的教学方式。工具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越来越简单,何时何地可用?何时何地不可用?如何使用才符合伦理道德?这里有大学问,更需要教育者思考和实践。

第四,拓展引导村民应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的能力。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代表,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在“娱乐至上”的氛围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担负起引导村民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重任。事实上,早期建设的“农远工程”就兼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任务,还兼有行使“为农民提供经济、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其他技术,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职责[6],“三通两平台”将能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在培养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乡村科普”理念,树立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第五,提升开发乡村特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能力。俄罗斯的乡村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力求让学生细致、及时和实地地去从事历史学、地理学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探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社区及其历史遗产、风俗习惯和传统风范,他们就更有可能留下来或回到自己的家乡开拓他们父辈的事业。”[7]无疑,我们的乡村信息技术教师也有责任结合本土文化开发乡土教育资源,这是乡村和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传承乡土文化的需要。“鲜活的乡土文化承载着我国的文化传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8]运用信息技术,把乡村的人文地理、民间传说故事等乡土教育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平台共享,这是化解“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9]现象的有效途径,更是乡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培养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强化乡土情感和乡土文化教育,还要着重提高网络教育素养(即网络教育、教学和教研意识与能力)。值重建乡村教育之际,乡村教师培养者应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厘清乡村教育之需求,审思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之特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及其知识、能力和情意结构,以顺应信息时代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能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确保毕业生顺利应对未来乡村教育大发展、大繁荣的挑战。

[1]孙兴华,马云鹏.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5(5):105-113.

[2]彭小奇,刘志敏,等.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培育农村优秀小学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1(8):29-31.

[3]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12.

[4]王杰文.中小学教育技术人的困境与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5(5):17-21.

[5]李美风.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8-79.

[6]好搜百科.农远工程[ED/OL].http://baike.haosou.com/ doc/2382185-2518787.html.

[7]李兵.俄罗斯当今的乡村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2-95.

[8]安涛,李艺,等.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理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1):47-51.

[9]饶静,叶敬忠,郭静静.失去乡村的中国教育和失去教育的中国乡村——一个华北山区村落的个案观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8-27.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for Rural Primary Schools

WANG Jie-w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Emotion for countryside is importa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rural teachers.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have a bright future to rebuild rural education.To cultivat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for rural primary schools,we must surpass the tradition of training electrified educators,and remodel the new imag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intensify rural feelings and culture,and enhanc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online educa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students must have a dream to accelerate educational balance between rural and city by mean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and set up awareness to achieve self-development and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possess ability to instruct children to facilitate learning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expand ability to guide villagers to improve life and develop production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promote ability to develop rural educational digitalization resources.

rural teacher;information technology;emotion for rural area;web literacy

G650

A

1674-831X(2016)06-0001-04

[责任编辑:胡 伟]

2016-10-15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小学教育信息化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实证研究”(12YBA083);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5TP1017)

王杰文(1962-),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