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副词“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2016-03-16于立昌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隐喻

于立昌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时间副词“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于立昌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时间副词“一直”是方式副词“一直”语法化的结果,即从空间域的持续演变为时间域的持续。而方式副词“一直”是由“一”和方式副词“直”词汇化形成的,表示动作行为按照“直线”的方向进行,强调的意味更加明显,这种强调意味与“一”的语义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直”则一直保留着方式副词的用法。

关键词:“一直”;时间副词;隐喻;语法化;词汇化

一、引言

“一直”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副词,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现代汉语,且主要集中在与其意义相近词语之间的比较分析,对其作历时考察与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本文在详细考察现代汉语阶段“一直”的句法和语义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以期对“一直”在现代汉语阶段的语法意义做出力所能及的解释。

其实,在现代汉语阶段“直”除了以上两个义项之外,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按照直线的方向进行。即“直”也具有“一直”义项1的用法。例如:

(1)你直/一直走就到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表示动作的“直线”进行,而不表示动作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一直”却既可以表示动作按照直线的方向进行,也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而二者指示动作或状态在时空范围方面是一致的。

概括来说,“直”与“一直”在表“顺着一个方向不变”和“强调所指范围”的两个义项上相近;而区别在于“一直”可以指动作或状态在时间维度上的进行或持续,“直”则是说明动作频繁地、不间断地进行或发生。二者的区别可以用下面两个例句加以解释:

(2)A.逗得他咯咯直乐。

B.逗得他一直笑个不停。例句(2)中,“直”侧重于动作的频率,“一直”侧重于动作持续的时间,尽管两个动作都有持续的过程。二者用法上的这种差异应与“一”和方式副词“直”的词汇化,以及“一直”的语法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直”的虚化

“直”本为“不弯曲”义,与“曲”“枉”相对。《说文解字》释为“正见也”,从∟( yǐn),从十,从目。“∟,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可见,“直”最早当为形容词,后又引申为“行为端直”。具有形容词的典型句法特征,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谓语和定语。此义在先秦两汉时期已见。

(3)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4)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史记》第二卷)

两汉时期,“直”的“不弯曲”义逐渐出现在动作动词前而产生了方式副词的用法——“径直”,表示动作行为的具体方向。

(5)诏副车载之,回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史记》第四十九卷)

(6)攻围江陵,左将军张合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

(《三国志》第二卷)

同时,由于隐喻(metaphor)机制的作用[3],方式副词“直”又可以加在非动作动词前,不再指示具体动作行为方向,而由“径直”进一步引申为“直接”,语义相对抽象,依然为方式副词。例如:

(7)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史记·孝文本纪》)

(8)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於文法。(《汉书·李将军列传》)

到了唐代,同样由于“隐喻”机制的作用,“直”开始由指具体动作行为的“直线”进行,衍生出可以指时间截止点,即由空间域映射(cognitive map⁃ping)至时间域。“直”后一般要有表示动作行为终止的时间词语。

(10)两灯相去远望十丈许,焰光焰然,直至半夜。(《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三卷)

到了明代,“直”开始出现在持续性、可重复的动词前,表示“动作频繁地、不间断地进行或发生”。“直”的“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意义产生了:

(11)陆氏看罢,吓得冷汗直流,魂不附体,心中懊悔无及。(《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一卷)

(12)言还未毕,口中的鲜血,往外直喷,自此也成了个呕血之疾。(《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

综上,“直”由“不弯曲”义引申为“正直”“端直”,此时仍为形容词性质;到了汉代,其“径直”义用在动作动词前,表示具体动作行为按照“直线”方向进行,演变为方式副词,进而出现在抽象动词前表示该动作行为的“直接”进行,语义相对抽象;到了唐代,同样由于“隐喻”机制的作用,衍生出指时间的截止点的时间副词用法;到了明代,“直”用在表持续性、可重复的动词前,又衍生出指该动作行为的不断、反复持续的发生。至此,现代汉语阶段“直”的所有义项已经全部产生。

在“直”的语义演变过程中,“隐喻”机制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由空间域的“径直”转喻指相对抽象的动作行为的“直接”进行,进而又衍生出指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在持续性、可重复动词前进一步指动作行为的不间断重复地进行。

三、“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时间副词“一直”的形成首先经历了“一”和“直”的词汇化过程。二者连接使用最早出现在东汉,但此时“一”为数词,“直”为名词——“直线”,或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一”与“直”的连接使用当为句法上的“数词+名词”组合关系,即短语性质,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宾语。例如:

(13)然上为字者,一画也,中央复画一直,上行复抱一。(《太平经》第四十八卷)

家里又添置了一台电视和一台电脑,全部分开使用,倒是相安无事,互不干扰了。冯一余家的生活从此风平浪静,虽不是天天欢声笑语,但这是大家所期盼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14)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白居易《薛中丞》)

到了晚唐五代,“一直”开始出现在谓语动词前充当状语,产生了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方式副词用法——“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例如:

(15)师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赵州便下来一直走。(《祖堂集》第六卷)

(16)如操舟,寻得大港水脉,便一直溜去,不问三尺船也去得,五尺船也去得,一丈二丈船也去得。(《朱子语类》第四十卷)

由于此时方式副词“直”就可以表达动作行为“直线”进行的方式副词用法,“一直”一开始出现就指“动作行为”在空间维度上的持续进行。可以看出,这类“一直”已不再是短语性质的组合,而是方式副词,即“一直”已经词汇化,“一”和“直”降格为语素。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副词用法与“直”在汉代所产生的方式副词用法基本相当。一般多修饰动作动词,表示其后动词的“直线”进行。“一直”强调动作行为“直线”进行的意味要强于“直”,这种强调意味当与“一”的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其中的“一”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一贯性、持续性。

在现代汉语中“一直”的强调意味也要强于方式副词“直”。例如:

(17)你直/一直走,别拐弯!

上例中“直”在修饰具有方向性的动作动词“走”时,表示动作行为的“直线”进行。而“一直”既有方式副词用法,又有时间副词的用法。

唐代以后,“一直”逐渐出现在一些非动作性且语义相对抽象的动词前,不再指方向上的直接或径直,而是强调这些动词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即演变为时间副词,这类“一直”在宋代文献中开始大量出现。

(18)或曰:“恐是元初受得气如此,所以后來一直是如此。”(《朱子语类》第五十九卷)

(19)太原既破,遂一直围京城。(《朱子语类》第一百三十三卷)

(20)乐工甚有德色,方欲调弄,数声,遽止之曰:“不要动指,只一直吹之。”乐工

亦禀之。(《太平广记》第二百六十六卷)

可见,时间副词“一直”是在方式副词“一直”的基础上进一步语法化而来的,而方式副词“一直”则是由“一”与副词“直”词汇化而形成的。由于短语性质的“一直”是数词“一”和名词“直”的组合,一般只能出现在宾语位置,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同时,这类短语也没有高频出现的情况,因而缺乏语法化必要的条件。[4]副词“一直”应当是副词“一”与方式副词“直”的词汇化,因为从汉代开始形容词“直”就已经演变为方式副词的用法,并沿用至今。即时间副词“一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词汇化过程和一个语法化过程。

在时间副词“一直”的语法化过程中,隐喻(metaphor)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方式副词“一直”指动作行为空间范畴的“直线”进行,这种空间范畴的“直线”进行映射至时间范畴,进而指动作行为在时间上的持续进行或状态不变。

四、结语

时间副词“一直”是在方式副词“一直”的基础上语法化而产生的,而方式副词“一直”则为“一”与方式副词“直”词汇化而来。在“直”与方式副词“一直”的语法化过程中,隐喻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二者一开始仅指动作行为的在空间域的“直线”进行,在此基础上引申到指时间域的进行。“直”指动作行为在时间范围内的“重复或不间断”进行;而“一直”则指动作或状态在时间轴上的持续进行或存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10.

[2]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6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48.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

[4]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责任编校金秋

作者简介:于立昌(1969- ),男,黑龙江方正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1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97)

收稿日期:2015-11-21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090-03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