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2016-06-30刘凡梁然
刘凡 梁然
摘 要:数字“三”和数字“四”在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进入“V三V四”模式之后就具有了贬义色彩,分析造成贬义特征的原因。而且“V三V四”的意义不断虚化,形成构式。在它不断使用过程中,整合度越来越高,形成主观性。
关键词:文化内涵;语义虚化;词汇化
作者简介:刘凡(1993.4-),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在读本科生;梁然(1994.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前言:
中国汉字内涵博大精深,人们对汉语中数字“三”和“四”似乎也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在古文中就有了“吾日三省吾身”、“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说法,只有达到“天、地、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可见,我们汉民族对数字“三”的情结。
汉民族很少用四,因为“四”和“死”同音,但是汉民族对于这个字还是很认同的,人有四肢,天地有四方,一年有四季,都少不了“四”,它象征着平稳方正,可见汉民族从内心深处汉民族对“四”这个字有独特的情感。
在普通话中有“V三V四”的用法 ,一般在这个模式下所用的是单音节动词,比如 “说三倒四”、“推三阻四”。但在“三”和“四”组成“V三V四”模式之后,大多数都成了贬义,不耐烦的语义色彩,比如“颠三倒四”、“不三不四”。
“V三V四”可看成联合结构,但是它的意思并不是“V三”和“V四”的简单相加。那么“V三V四”有什么语义特征,以及怎么形成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V三V四”表达的主要语义特征
(一)“V三V四”可表达贬义,不满的语气
(1)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2)明代施耐庵在《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
在例(1)“欺三瞒四”表示不断地欺骗隐瞒,说媒人来回隐瞒,骗人家女儿。例(2)“不三不四”指的是不正派,也指不像样子。
(二)“三”和“四”的意义虚化。有的表示量数次数多,频率高。
(3)“在家时早餐今天果酱面包,明天巧克力面包还挑三拣四不爱吃,出去一趟才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回家吃什么饭都香甜。”
在例(3)中,“挑三拣四不爱吃”指果酱包、巧克力面包都不爱,挑过来挑过去,有来来回回挑的意思,表示次数多。
(三)表示杂乱无章
(4)“地图上面标出蓝色的滹沱河、子牙河、滏阳河,红色的平大公路和横三竖四的公路网,封锁沟网,黑色的敌伪军据点。”
“横三竖四的公路网”表示公路相互交错,没有规律。
二、“V三V四”模式贬义色彩形成的原因
(一)“三”和“四”意义不断虚化
所谓虚化,就是原来实指的意义进一步减少,意义变得越来越空灵,主观性越来越强,原来“三”和“四”的意义是很具体的。这里以“朝三暮四”为例。
(5)《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很显然,故事中的“三”、“四”是表示实在的意思。但后来因为人们的高频使用和语义延伸,“朝三暮四”逐渐表示经常变化,反复无常的意思。此时“朝三暮四”中的“三”、“四”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他们的意义都已虚化,表示一种概数,强调动作的反复变化。
我们把这种现象类推到“V三V四”模式中,我们认为本来“V三V四”中的“三”和“四”有实在的意义,但由于人们的不断使用加以虚化,就具有了主观色彩,由此表示贬义的语义特征便出现了。
(二)儒家传统文化分析
在中国,儒家许多文化、教条、法则深入人心,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信条都与“三”、“四”有关,就像在开篇提到的那样。那么当有人不遵守传统原则的时候,就是否定了“三”和“四”,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三”和“四”进入“V三V四”模式后更多的表达贬义色彩了,比如“不三不四”。
三、“V三V四”的构式
“V三V四”结构的整体语义的贬义的,在构式中不等于两个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V三V四”在整合之后的又一层意义。词语的本来意义在不断地虚化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构式。这种模式在高频使用下,逐渐词汇化,发展成为一种习语。比如,“说三道四”习语化程度较高,它有“一会三”、“一会四”的特征,表达动作多次发生且不耐烦的语义色彩。
(6)“咄!本来海清河晏、世界清平,你在那里指东划西、说三道四干什么!”
(7)“设备烂了、废了,你怎么不管?现在人家扭亏了,你又说三道四 ,吹毛求疵。”
例(6)中说本来世界太平,海清河宴,你在那“说三道四”乱说一气,表示强烈的不满色彩,一会说说这,一会说说那。从例(7)可见,“说三道四”更加口语化了,表示指摘别人的毛病。
“三”和“四”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它进入“V三V四”模式后形成贬义色彩,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三”和“四”语义虚化,高频使用之后造成的语义延伸。另外“V三V四”在不断使用过程中,语义逐渐整合,形成构式,在口语习语中运用广泛。
参考文献:
[1]李建林.从数字的联想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J].柳州学报,2002,(17).
[2]李欧.论中国人的数字情结——对“四”的崇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
[3]毕野.浅谈含数字“三”成语的文化内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29).
[4]陈秀慧.中国历史上的数字文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