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表现特征及其与解脲支原体的关系研究

2016-03-15罗剑波邓洁

中国性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

罗剑波 邓洁

【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其与解脲支原体(Uu)的关系。方法:40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入院时均对外阴、宫颈和阴道粘膜进行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依据阴道状况及分泌物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分为BV组和健康人群组。比较两组阴道临床症状特征和微生态(细菌培养情况及菌群密集度)特征,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其与BV的关系。结果: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白带异味患者127例,占508%;发作时间14天至2年半,平均发作时间(3±61)月;白带增多者84例,占336%;外阴瘙痒者70例,占28%;64例无明显症状,占256%。阴道分泌物检查表明,186例(744%)分泌物呈均匀稀薄状,235例(940%)阴道pH值高于45,所有患者线索细胞呈阳性;139例(556%)氨性实验成阳性。与健康人群相比,BV组的pH值、Nugent评分、白带异味、白带增多、无显著症状、均质稀薄分泌物、阴道pH值高于45、氨性实验阳性(%)、线索细胞阳性比例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患者沙眼衣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60%和416%,卡方检验表明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组乳酸菌密集度较高,集中于0-Ⅰ级,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增加,Ⅱ-Ⅳ级占776%,组间Ridit分析表明两组的乳酸菌密集度和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例BV患者中,复发性BV共7例(28%)。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190例(760%)解脲支原体呈阳性;150例健康人群中,90例(600%)呈解脲支原体阳,二者差异显著(χ2=869,P=000);215例人群菌量高于104ccu/mL,其中含172例(80%)BV患者,185例菌量低于104ccu/mL,合并BV阳性者78例(422%),二者差异显著(χ2=992,P=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V阳性率与Uu检测菌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P=00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呈稀薄状、阴道pH值高于45和微生态失调,其解脲支原体阳性率较高,其量与BV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合并治疗。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特征;解脲支原体

【中图分类号】R71131【文献标志码】A

细菌性阴道病(BV, bacterial vaginosis)是最常见的育龄妇女的阴道感染疾病,占阴道感染疾病中的50~60%。BV发病率因人群而异,在15%~64%之间,且年龄多在15~44岁之间[1]。研究表明[2],BV是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阴道厌氧菌、加德纳菌、支原体和动弯杆菌等大量增殖引起的混合感染,导致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的症候群。BV的发生,与生殖感染、妇科手术感染等发生息息相关,增加了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风险。目前,BV的高发病率使其已经成为生殖健康研究的重要课题。BV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3],本研究分析BV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探讨BV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的关系,旨在引起人们对BV人群阴道微生态失衡状态的关注,为BV的预防和治疗、重建阴道的微生态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51±101)岁,病程2周至2年半,平均病程(3±61)月。其中,250例患者被确诊为BV患者,150例被排除BV。BV患者职业分布为:23例为个体经营户,45例为工人,34例为餐饮服务行业,38例为职员,41例学生,54例农民,15例为其他。纳入标准:(1)不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尚未绝经;(2)有性生活,但入院前3天内无性生活;(3)无出血和生殖器炎症等合并症;(4)入院前2周内无抗生素用药史和局部用药史。排除标准:(1)3日内有性生活;(2)1周内阴道局部手术者;(3)全身使用激素和抗生素者;(4)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5)月经期、哺乳期和妊娠期者;(6)入院前3天内实施阴道冲洗患者。本研究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对外阴、宫颈和阴道粘膜进行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依据阴道状况及分泌物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分为BV组和健康人群组。比较两组阴道临床症状特征和微生态(细菌培养情况及菌群密集度)特征,并进行Uu培养,分析其与BV的关系。

122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采用无菌试子在患者阴道侧壁1/3处取得分泌物,并进行相关检查:(1)采用精密pH试纸置于阴道分泌物中,1s后取出读取pH值;(2)将分泌物置于含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进行白带常规检查;(3)氨实验:将分泌物置于玻片上,加入2滴10%KOH,出现臭味则视为阳性。

123BV诊断标准[4]依据患者症状进行判断(Amsel标准):(1)阴道匀质,稀薄,白色分泌物;(2)阴道pH值高于45;(3)线索细胞呈阳性;(4)氨实验呈阳性。若出现3项及3项以上特征则可诊断为BV。

124菌群密集度[5]指标本中细菌分布和排列的密集程度,可反映微生态区域菌群生物总量,依据涂片染色标本来判断细菌分布并分级,同时可判断菌群比例。采用10×100倍油镜观察,并计算菌群密集度:1~9个/×1000视为Ⅰ级,10~99个/×1000视为Ⅱ级,100个以上/×1000视为Ⅲ级,细菌成团,密集覆盖与粘膜上皮细胞/×1000视为Ⅳ级。

125Uu培养方法[6]脲原体培养基购自于法国梅里埃公司(批号:814977701),将标本接种培养基内,置于烛缸中37℃培养36~48h,若指示剂由橘黄色转为粉红色,则视为Uu生长。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细菌密集度比较采用Ridit分析,BV与解脲支原体定量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V临床症状

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白带异味患者127例,占508%;发作时间14天至2年半,平均发作时间(3±61)月;白带增多者84例,占336%;外阴瘙痒患者70例,占28%;64例无明显症状,占256%。阴道分泌物检查表明,186例(744%)分泌物呈均匀稀薄状,235例(940%)阴道pH值高于45,所有患者线索细胞呈阳性;139例(556%)氨性实验成阳性。250例BV患者中,复发性BV占28%,共7例。与健康人群相比,BV组的pH值、Nugent评分、白带异味、白带增多、无显著症状、均质稀薄分泌物、阴道pH值高于45、氨性实验阳性率、线索细胞阳性比例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统计结果见表1。

22阴道微生态特征

BV患者沙眼衣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60%和416%,卡方检验表明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组乳酸菌密集度较高,集中于0-Ⅰ级,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增加,Ⅱ-Ⅳ级占776%,组间Ridit分析表明两组的乳酸菌密集度和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BV与解脲支原体定性关系

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190例(760%)解脲支原体呈阳性,150例健康人群中,90例(600%)呈解脲支原体阳性,卡方检验表明二者差异显著(χ2=869,P=000)。

24BV与解脲支原体定量关系

解脲支原体培养表明,215例人群菌量高于104ccu/mL,其中含172例(80%)BV患者,185例菌量低于104ccu/mL,合并BV阳性者78例(422%),卡方检验表明差异显著(χ2=992,P=000)。见表3。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V阳性率与Uu检测菌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P=001。

3讨论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7],细菌性阴道病为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而已,国内对50个市的已婚妇女抽样调查表明BV发病率为53%,在育龄妇女中为6%。目前,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获得临床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

阴道分泌物增加并伴异味是BV的典型症状[8]。观察结果表明[9],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多因白带增多或异味而就诊。BV组中,患者阴道分泌物稀薄均质、pH值高于45、线索细胞呈阳性等4项临床特征发生率均高于健康人群。另外,线索细胞在BV的诊断中尤为重要,本组中BV患者的线索细胞阳性率高达100%,是唯一的敏感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指标[10]。在其他临床特征中,pH值升高这一指标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低,易受宫颈粘液、滴虫性阴道炎、经血和精液等干扰。胺实验阳性率低,该结果的判定多受主观因素影响,用于BV诊断敏感性低。对其阴道微生态特征分析,发现:BV组乳酸菌密集度较高,集中于0-Ⅰ级,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增加,Ⅱ-Ⅳ级占776%,组间Ridit分析表明两组的乳酸菌密集度和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V的发生与阴道加特纳菌和乳酸菌相关。Aroutcheva等[11]指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间菌群患者及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875%、340%与264%,与本研究结果一致。BV涂片特征[12]: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形态小杆菌或革兰变异动弯杆菌形态小弧菌占一定优势,且乳杆菌的形态偶见或缺乏。但本研究中未对进行菌种进行鉴定,能否明确菌种变异与BV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Uu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健康育龄女性的下生殖道携带但无症状,携带率为10%~28%[13]。Uu 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盆腔炎等,育龄期妊娠感染具有更多的不良后果,如流产、不孕、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膜早破、死产及胎儿发育障碍等[14]。且Uu 具有可传递性,可通过怀孕母亲传递给新生儿。本研究中,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190例解脲支原体呈阳性,阳性率为760%;150例健康人群中,90例呈解脲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600%,卡方检验表明二者差异显著(χ2=869,P=000),进一步定量分析表明,BV阳性率与Uu检测菌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P=001。分析认为[15],Uu感染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形成氨,进而改变阴道弱酸环境,引起pH值改变(pH>45),促进GV的生长、正常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及厌氧菌量增加,导致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另外,阴道pH值增加导致氧气含量降低,进一步为厌氧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易引起上皮细胞脱落,有利于GV粘附于脱落上皮细胞,从而诱发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所以,Uu和细菌性阴道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但二者同时存在加重症状,是否影响治愈率还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呈稀薄状、阴道pH值高于45和微生态失调,其Uu阳性率较高,其量与BV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合并治疗。

参考文献

[1]钱永红,蒋创,顾广宇.可宝净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723-1724.

[2]迟博,徐红,徐朝欢.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67-471.

[3]Khade SM, Behera B, Sagiri SS, et al. Gelatin-PEG based metronidazole-loaded vaginal delivery system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antimicrobial efficiency.I Ranian Polymer Journal,2014,23(3):171-184.

[4]Silva,D,Henriques A, Cereija T, et al. Prevalence of Gardnerella vaginalis and Atopobium vaginae in Portuguese women and association with risk factors for bacterial vagino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4,124(2):178-179.

[5]成玲,王加义.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阴道菌群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2):1107-1109.

[6]孙凤,熊正爱.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365-367.

[7]Foxman B, Wen A, Srinivasan U, et al. Mycoplasma, bacterial vaginosis-associated bacteria BVAB3, race, and risk of preterm birth in a high-risk cohort.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4,210(3):226.

[8]马戎,鲁琰,马卫红,等.微生态制剂乳酸菌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3):342-343.

[9]Lambert JA, Kalra A, Dodge C, et al. Novel PCR-based methods enh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vaginal microbiota in a bacterial vaginosis pati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13,79(13):4181-4185.

[10]Homayouni A, Bastani P, Ziyadi S, et al.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the Recurr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 Review.Journal of Lower Genital Tract Disease,2014,18(1):79-86.

[11]张蕊,隋静,徐龙强.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的快速检测及结果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66-167.

[12]徐世海.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系统在妇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30-1131.

[13]王名南.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965-966.

[14]Verstraelen H, Swidsinski A. The biofilm in bacterial vaginosis: Implications for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2013,26(1):86-89.

[15]Lewis WG, Robinson LS, Perry J, et al. Hydrolysis of secreted sialoglycoprotein immunoglobulin a (IgA) in ex vivo and biochemical model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2,287(3):2079-2089.

(收稿日期:2015-03-20)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基层医院门诊52例干眼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