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2016-03-15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境语言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黄 伟



浅议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黄伟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能够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句子分析、八股文式的段落总结,学生很难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体味语言的魅力,提高阅读能力和对好文章的鉴赏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阅读时间逐渐减少是当下学生阅读能力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网络等媒体的介入,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量都在减少,平时阅读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呈下降趋势,另外,受自身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高。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平时只顾满足于完成教学的任务,对阅读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整堂课都在努力地教会学生记住一些考试重点、题型之类的内容,学生只顾不停地记笔记,教师只重语文知识的讲授,根本无暇顾及阅读方面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堂学习模式空洞

由于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就将这几种模式毫无区分地应用到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在一节课中几乎用到所有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阅读和感悟所要学习的内容。一味地强调合作学习,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阅读习惯,无法合理地协调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只会导致这种模式的课堂阅读教学毫无效果可言。

2.不能有效地进行激励

高中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教师给出的“你真棒”“很好”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了,如果教师还只是应付似的给出这样的评价性语言,必然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地反馈,课堂气氛也不会热烈。也有的教师认为阅读课很重要,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明白。阅读中遇到问题,便会一遍遍地问,这样毫无区分的问题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厌烦,失去了耐心,而思想开小差,不能认真地听讲。这样的阅读教学虽然教师讲了很多,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3.无意义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几乎是所有教师都喜欢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这是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手段。然而,毫无意义的课堂提问并不能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甚至有的只是教师机械地问,学生条件反射式地答。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讲解时,教师往往会不加思考地问:“你们说是吗?”“是”,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问题,也没有时间认真地思考老师的问题。一节课表面看起来气氛热烈,师生合作愉快,但是细想之下,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还有的教师所提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根本无从回答,教师只能自说自话,问的问题也就毫无效果了,最后导致课堂气氛很沉闷。

4.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对字、词、句子等语法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条条框框分得很详细,却忽视了对文章内容和美感等方面的引导。这让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阅读只是为了积累一些字词句,而他们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阅读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而教师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美文的鉴赏能力的锻炼。如果学生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只会机械地运用之前的套路,而拿不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对学生的审美阅读没有丝毫的用处。

二、进行语文有效阅读的途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因此教师要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阅读讲解,将学生引入到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真实地再现和还原生活,才能使学生触景生情,渴望表达自己的感受。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1.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有效解读

语文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论哪种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中更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延伸入平时的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人们在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和自身生活环境有关系的。将学生的感情引入文本当中,会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授《再别康桥》的时候,由于诗歌的主旋律是离别的感伤和对以前生活的怀念,由此我将这部分内容与多数学生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外地读高中时的心理感受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地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把这种情感与诗歌中人物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诗歌也就有了另一种似曾相识的理解和感悟。

2.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自身的努力,进行阅读,完成阅读目标,提高阅读质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而获得自身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认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起到引领作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在学生表达自身的独特感受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主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并不分难易地给予解答,而不是只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灌输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的思路联系在一起,共同深入地挖掘阅读中的潜在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有效激发阅读兴趣

高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进行有效地引导。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的情感态度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当所阅读的材料和情境与学生的心境一致时,这时的阅读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阅读的愿望和需求。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为了能够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阅读的情境,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景色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还选择了一首舒缓悠扬的音乐作为背景。学生在我创设的幽静的大背景下,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那时那刻的心情,将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同化所要学习的内容,积极地进行阅读。然后,我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适时地引导,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将课堂变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阅读的乐趣,进行有效的阅读。

4.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以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模板进行训练,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汲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的目标是利用所学为自己所用。语文阅读中的习题并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对语文有所感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使学生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思想上的升华。因此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知,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例如,我在教授《边城》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意境和如诗一般的语言,“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如此简单的景物描写,却让我们仿佛置身一幅美丽的画中,眼前的景色呼之欲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提高学生语言品析的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效果亦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之美,提升审美境界。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新途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我们的阅读教学体现人文性和创新性,向文化需求和人的需求发展。

编辑/丁俊玲

E- mail:563102683@qq.com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情境语言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