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生态教育”的大门
——天津市东丽区和顺幼儿园园所特色写真

2016-03-15剑宇,长燕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和顺纸杯



打开“生态教育”的大门
——天津市东丽区和顺幼儿园园所特色写真

坐落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和顺园小区内的和顺幼儿园,始建于2011年,是在贯彻落实东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所公办园,2011年9月和顺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12月晋升为天津市一级幼儿园。园所占地面积6366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共有8个班,可容纳240名幼儿。

仅仅5年时间,这所幼儿园为什么能在军粮城一带声名鹊起?答案只有四个字:生态教育。

“我园将‘生态教育’核心理念定位为:尊重发展规律、提供发展所需,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发展对象为幼儿、教师、园所三个维度。围绕核心理念,我们确立了‘健康自然、勇敢自信、文明乐群、好奇探索’的幼儿培养目标和‘自然、和谐、求实、创新’的园风创建目标。”张长燕园长对记者介绍说。

基于这样的理念,从园所规划、园所特色到课程设置、教育科研,和顺幼儿园5年来走出了一条独有的“生态教育”之路:操场四周种上了花草树木,开辟了小农庄园;各班开设了不同主题的生态体验角,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创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张长燕说:“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要将生态教育理念深入师幼心灵,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人性,以生态的视野促进幼儿自然发展。”

走进自然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

“对于充满求知欲、好奇心的学龄前孩子而言,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就像是光临地球的外星人,见到什么都会不由自主地问:‘咦,这是什么?’‘喂,你见过长在树上的西红柿吗?’‘哇,原来杭白菊是这个样子的’……世界那么大,未知事物那么多,我们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打开一道道解开未知的大门,呵护他们的求知欲,这也是我们园决定进行生态教育的初衷。”张长燕说。

操场四周的生态园,是和顺幼儿园里最生动的风景。海棠树、桃树、石榴树、银杏树错落有致,树下是绿油油的草坪。教学楼两侧是一块块整齐的田地,种满了各种蔬菜和农作物。一年四季,花香果硕,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绿的油菜,白的萝卜……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缤纷多彩的生态世界。孩子们认识生态园里的每一株花,每一棵草,熟知它们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并建有它们的生长档案。

不久前,记者有幸参加了园里的植树活动,全方位感受了亲子密切配合、圆满完成种植任务中的各个环节。当天的植树活动,带给孩子们的远远不只种几棵树苗这么简单。先是老师通过视频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植树的意义以及爱护小树苗的常识,然后亲子一起动手,利用废旧物品为每棵小树苗制作标示牌,最后孩子们拿着洒水壶、小水桶,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来到种植区,在家长的指导下,挖坑、扶树、培土,轻轻蹲在小树苗旁浇水,并把刚刚制作好的标示牌挂在树枝上,提醒大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手拿垃圾袋,捡走垃圾,为小树苗四周收拾出一个干净的环境……种植的场面温馨而快乐,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中(2)班王姿诺的妈妈告诉记者:“我家女儿非常喜欢生态园,因为这里是孩子们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他们全程参与植物的春耕夏播、秋收冬藏,亲自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探索大自然的神奇。收获时节,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动手采摘,蔬菜送往食堂成为当天的伙食,水果则分至班级让大家一起分享。”

在和顺园还有一个“宝宝阳光小茶园”,每年7月,园里会引进300余株“能吃的花”——杭白菊的幼苗,幼苗运抵园里的那一刻,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因为每个宝宝都会领到一棵幼苗。培育杭白菊的方法简单,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很快就能掌握浅显的培育知识。在培育过程中,宝宝与家长共同劳动,共同记录付出的点点滴滴。看到幼苗在自己的关心下一天天发生变化,宝宝们的责任心、耐心以及对生命的爱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节前夕,宝宝们用自己亲手培育的杭白菊嫩叶和鲜花为老师和家长献上一杯鲜菊茶,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家长的爱,场面十分温馨。

开发课程 彰显“生态教育”园本特色

和顺幼儿园的孩子们虽说生活在近郊农村,但是与他们的父辈相比,缺乏原生的农村环境,一出生就在城镇化的新农村,在“水泥丛林”中一天天长大。如何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摆在全体教职员工面前的难题。

“我们的生态教育课程采用主题的形式,拓展增长幼儿应知应会的目标和经验。所以我们在设计生态教育课程时,往往以活动主题为框架,注重五大领域的综合渗透,并辅以情境游戏来进行。”张长燕园长对记者说。

记者日前观摩了几个特色活动,真实全面地了解了幼儿园开展生态教育的过程。

大(2)班陈欣老师在开展“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前,先利用园所周围特有的教育资源,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小区外小河沟。孩子们发现河水发黑,还发出难闻的气味;河面上漂着塑料袋、烂草、树枝等垃圾。回到教室后,陈老师播放了水上公园、七里海湿地的自然美。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激发了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最后,老师通过开展“环保小卫士”——“你丢我捡”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小(1)班的孩子们在崔金鹿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爱护花草树木”活动。“孩子们,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花草树木?”崔老师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假如有人把树木全砍光了,到时候我们呼吸的就不再是新鲜空气了。”“假如大家把砍倒的树木运回家盖房子,可是洪水来了,房子也会被冲毁。”“如果大伙都跑到草坪上乱踩,小草会疼,也会死掉的。”崔老师适时地告诉孩子们:“花可以给我们带来清香,草可以给我们带来清凉,树木可以吸收废气,吐出氧气。如果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种上花草树木,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啊!”孩子们听完崔老师的话,纷纷点头。

利用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进行生态教育,是中(1)班尚红老师的强项。这不,尚老师利用今天的手工课,教孩子们利用废纸杯制作“美丽的花”。

“一次性纸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许多纸杯只用一次就被扔掉了,你们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小朋友们,我们动动脑筋,帮帮纸杯吧!”为了让小纸杯获得新生,尚老师边说边出示了许多纸杯作品,有娃娃、灯笼、椅子、篮子、小企鹅、螃蟹、乌龟和五颜六色的小花等。然后,老师问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学做纸杯花呀?”“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在尚老师的引导下,一双双小手动起来了。孩子们用剪刀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一朵朵美丽的纸杯花就做好了。

“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我们下次还可以用纸杯进行动物的创作,好吗?”尚老师问孩子们。“好!”孩子们愉快地回应道。

和顺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不仅参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还经常参加游戏、劳动等。活动中老师们有意识地进行生态教育。如:让幼儿学习相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初步了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利用幼儿洗手环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散步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树、草、花,感受美丽的景色,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倾向。老师们还要求幼儿收集绘画、折纸、剪纸等剩下的废纸,进行再利用。进餐时,教育孩子不挑食,不掉饭粒,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而让孩子树立爱护自然资源的生态观念。

“体验是孩子自然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张长燕边带记者观摩各班的教育活动边介绍说,“我们把‘社会’搬进幼儿园,让孩子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设立了宝贝银行、宝贝厨房、宝贝手工作坊、警察局、邮政局等。各班的生态教育形态各异。“每天,孩子们既可以是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消费者,比如到超市选购小饰品,都是要付钱的。同时,管理人员每次也会收到相应的报酬。”

家园共育日常生活中渗透生态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幼儿更容易接受并掌握生态知识。如:在结构游戏中,收集各种纸盒、酸奶杯、牙膏盒等进行搭建。让幼儿知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把废物收集起来,每一件废物都会变成有用的玩具。这些物品外形、大小各异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极大。游戏中,孩子们会用牛奶盒向上垒高成各种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栏杆等,广告纸、吸管等都是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幼儿园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参访活动,亲子到蔬菜大棚、果园、超市、消防队等场所参观学习;提醒家长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们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刚开始,许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开展和设立这些活动课程。随着活动和课程的推进,孩子们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的潜力让心存疑虑的成人喜出望外。现在家长们逐渐意识到,园里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与生活更贴近,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成长。”张长燕自豪地说。

“生态德育”是和顺幼儿园的一种德育策略,是教师们时时刻刻与家长资源、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德育工作和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共赢策略。

如果说园内的活动侧重于知识上的认知,那么园外的共育活动则更偏重于实践。5年来,园里开展的亲子活动丰富多彩。如“回收旧电池”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一节5号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壤遭到污染,如果将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并埋入地下,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成分就会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还会通过土壤、植物、动物食物链一层层地富集起来,最终损害人类的健康。孩子们了解这些知识后,回家告诉家长不要随手丢弃废电池。每年春天,园里都要发动幼儿及家长开展种植活动。中(3)班冯天扬的妈妈对记者说:“我结婚六年多了,家里从没养过花。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在孩子的督促下,家里也开始养花了,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晒太阳,孩子可细心了,我家的窗台上四季鲜花绽放,好看极了!每次带孩子出去玩,她从来不乱扔垃圾,这些都是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

小(3)班王国涵在入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究兴趣浓厚,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国涵的妈妈觉得这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分不开。“天气渐渐暖和了,我们利用节假日带他到森林、果园、河边、田野中去,引导他观察思考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联系。我认为幼儿园老师说得没错,多变的大自然是培养幼儿细微观察力的绝佳场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在生态化的管理下,更好地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优质服务,让更多的孩子在爱和自由中自然成长。”张长燕充满信心地说。

剑宇长燕/文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和顺纸杯
纸杯快跑
疯娘
疯娘
简析“乳鼎”紫砂壶的造型之美与和顺之气
纸杯动起来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纸杯提气球
试论科技价值观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