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电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16-03-14王欣锐博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化工管理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光电催化二氧化钛空穴

王欣(锐博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光电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欣(锐博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光电催化技术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是在外部施加偏压以减少光生电子以及空穴的复合率,最终提高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作者综述了基于半导体光电催化的机理、TiO2光电催化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光电催化技术;废水处理;有机废水

在高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中,光电催化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关注的热点,其融合了光化学和电化学氧化法,大致可以分为光催化电芬顿工艺和半导体光电极辅助降解两种。光电催化技术能够有效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化解成为无机小分子,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有用的物质。半导体有能带结构,构成要素是空的导带及填满电子的价带。这两种要素之间存在禁带。如果出现能量等于或者超过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价带上的电子就会被激发跃迁到导带上产生空穴,使空穴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一般会使用TiO2。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会生成HO·,这种物质能够增强氧化剂反应活性,而且对作用物没有选择。因此,才能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成为无机物。本文将以基于半导体光电极上的电辅助讲解为研究对象,以TiO2光电催化技术为例,研究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1 TiO2 光电催化技术的主要机理

二氧化钛的外层电子结构较为特殊,一般具有很深的价带能级。当它们接收到的能力超过袋洗能力的光照时,在其外部需要施加一定的偏压,将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上,使得导带上形成一种活性较强的电子,价带上形成带正电荷的空穴,以此构建出一个氧化还原系统。溶解氧及水分别与二氧化碳中的电子与空穴发生反应,使得产生活性较强,且氧化性也较强的HO·,以此氧化降解有机废水中的难降解的有机物。但是因为二氧化钛的导带捕捉活性强的电子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使活性强的电子和光生空穴发生再复合的现象。光电催化就是通过在外部施加电场阳极,捕捉活性强的电子,以此避免其余光生空穴再复合的现象,将电子转移至电场阴极上,光生空穴则留在半导体的表面。以此提高光量子的反应效率。

2 TiO2 光电极的制备

光电极是构成光电催化反应器的关键,当前使用TiO2制备光电极,主要方法是悬浮态光电极、透明固定化膜电极和固定化膜光电极等方法。其中,固定化膜光电极的方法较为实用,且操作也较为简单。催化剂固定化一般是通过溶胶-凝胶法、直接氧化法、热胶粘合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阳极氧化法等固定化方法实现的。如果固定床不同,那么光降解的效率也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外部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催化剂将负载与某个基体表面。基体不仅可以作为电催化剂的反应载体,也可以增强反应,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甚至和活性组分相瓦发生反应,以此影响电极表面的性能和结构。

3 TiO2 光电催化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二氧化钛光电催化技术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氧化技术,和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其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应用效率,且不会发生再次污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中。

3.1光电催化降解染料

Socha等人利用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对双偶氮染料、三偶氮染料进行光电催化反应降解。其温度要求是60摄氏度,电流密度是0.025A·com-2,降解时间为3小时,这两种染料的降解速率能够达到74%与31%,光电催化降解要比直接电解的效果好。姚清照等人应用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钛膜作为工作电极,对水溶液中的铬蓝K、一品红、铬黑T进行光电催化降解,反应时间为3小时,其降解效率是光降解效率的2倍,比光催化降解高31%。吴永健等人利用单槽和双槽反应器,光电催化降解水中的蓝色染料,发现双槽反应器的效果明显要比单槽反应器好,当外部施加偏压为0.6V,pH为7时,双槽反应器中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能够达到最大。

3.2光电催化降解甲酸

Anderson与Kim利用二氧化钛薄膜电极光电催化降解水中的甲酸,考虑薄膜厚度、氧通量、外部施加偏压等因素,系统深究了甲酸浓度、pH值、传质过程、Ag+效应等对光电催化降解甲酸效率的影响。试验证明,当pH值为3.4的时候起降解率达到最大,当pH值大于6的时候,光电催化降解反应将不再继续,这主要是因为受甲酸的离解常数和二氧化钛表面的电荷性质限制。甲酸初始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的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其传质过程却对光电催化降解效率影响比较大。

3.3光电催化降解酚类

Kesselman等人针对溶液不同浓度和pH值下二氧化钛对4-氯酚的光电催化降解效率,实验证明,4-氯酚的降解属于一级反应动学。Taghizadeh等人研究了4-氯间苯二酚和4,6-邻苯二酚等弱吸附质,以及3,4-二羟基苯甲酸和1,2,4-三羟基苯等强吸附质在二氧化钛表面进行光电催化降解试验,发现强吸附质与弱吸附质降解反应较大,整个实验受吸附的化学键、电极性质以及反应物的极性影响。Waldner等人研究了二氧化钛薄膜对草酸和4-氯酚降解的不同效果,发现光电催化降解草酸的效率要高于4-氯酚的效率,这是因为4-氯酚在降解的过程中生成了中间物。

[1]曲江,张海荣.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61.

[2]秦微,谢陈鑫,王震,李肖琳.光电催化氧化处理高氨氮废水技术研究[J].广东化工,2015,05:90-91.

[3]李杨,赵曼曼,姚颖悟.光电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4,01:12-17.

[4]徐进,刘豹,兰华春,刘锐平,赵元凤,曲久辉.有机工业废水的电化学处理工艺技术原理与应用[J].净水技术,2014,04:36-40.

猜你喜欢

光电催化二氧化钛空穴
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C60与MoO3混合材料做空穴注入层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3纳米块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液相沉积法制备W掺杂ZnO薄膜电极性能的研究
亚砷酸盐提高藻与蚤培养基下纳米二氧化钛的稳定性
一种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薄膜的方法
柴油机缝隙式喷油器嘴内空穴流动的模拟分析
光催化与光电催化废水污染物降解活性比较
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及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空穴模型中柴油非冷凝气质量分数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