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2016-03-11毕晓艳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三酰甘油高脂血症

毕晓艳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毕晓艳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符合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入选标准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在1~3d内腹痛缓解,体温正常;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7例经积极治疗在1周左右症状减轻,重要脏器功能恢复,1例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并发症21例;42例通过降脂治疗2个月,血脂下降,三酰甘油<4.0mmoL/L,无1例未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结论 三酰甘油>11.3 mmol/ L重型胰腺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三酰甘油较高患者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必要时采取血脂吸附与血液滤过,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而高脂血症是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是继胆源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之后的常见病因,发病率为12%~38%[1],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本研究对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8例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9例,符合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入选标准44例,占总病例数24.6%。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32~68岁,平均(52.5±5.6)岁。伴冠心病10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7例,脂肪肝14例,脑血管疾病8例。

1.2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入选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1)骤起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疼痛;(2)血、尿淀粉酶升高是正常值的2倍以上;(3)B超和(或)CT提示胰腺炎;(4)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具备以上2项时即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空腹血清三酰甘油>1.7mmol/L且排除胆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病例。

1.3 治疗方法 禁食,持续进行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应用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静脉应用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甲氰咪胍及质子泵制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应用乌司他丁及奥曲肤;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监测循环血容量,补充血浆,防治休克;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应用丹参、小剂量肝素、低分子右旋糖苷等;加强营养支持,除一般治疗外加用10%或20%脂肪乳剂供能,三酰甘油<4.5mmol/L糖脂比为1∶1,三酰甘油>4.5mmol/L,糖脂比为2∶1~3∶1,三酰甘油>11.3mmol/L不用脂肪乳剂;进食后应用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于重症胰腺炎合并血脂明显升高者,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者可以血脂吸附与血液滤过;重症患者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三酰甘油检测值分级通过治疗后预后及并发症(肺部感染、胰腺假性囊肿、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3]。

2 结果

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9例中,符合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入选标准44例,轻型34例,重型10例。重型10例中,三酰甘油>11.3mmol/L 9例,占90%;死亡1例在本组中,病死率10%,并发症发生率达100%。

本组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4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36例在1~3d内腹痛缓解,体温正常;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7例经积极治疗在1周左右症状减轻,重要脏器功能恢复,1例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并发症21例;42例通过降脂治疗2个月,血脂下降,三酰甘油<4.0mmoL/L,无1例未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

3 讨论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或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继胆源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之后的常见病因,并常常在病程中导致或者加重[4]。血清高甘油三脂与急性胰腺炎密切相关;急性胰腺炎与血清胆固醇无关[5]。临床上将三酰甘油>11.3mmol/L或三酰甘油为5.65~11.3mmoL/L,且血清呈乳状的胰腺炎患者称为“高甘油三脂血症性胰腺炎”,将三酰甘油为1.7~5.65mmol/L的称为“高甘油三脂血症的胰腺炎”[6]。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多可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容易复发[7]。

本研究中,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179例,符合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入选标准44例,占总病例数24.6%,与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12%~38%相符合[8]。轻型34例,重型10例。重型10例中,三酰甘油>11.3mmol/L9例,占90%;死亡1例在本组中,病死率10%,并发症发生率达100%。三酰甘油>11.3mmol/L重型胰腺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三酰甘油较高患者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必要时采取血脂吸附与血液滤过,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1] 毛恩强,汤耀卿,张圣道.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方案的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9):542-545.

[2] 邓明明,李云,唐世孝.伴血脂过高的急性胰腺炎14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2,23(11):1188.

[3] 李树岩,张文琪.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分型及遗传基因缺陷[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987-988.

[4] 周亚魁,杨体雄,何跃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J].临床外科杂志,2002(1):28-30.

[5] 杨体雄,周亚魁,何跃明,等.高甘油三脂血症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及其病理损害程度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18(6):544-545.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J].中华外科杂志,1997(12):968-970.

[7] 文礼,赵龙,金涛,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2):148-151.

[8] 常廷民.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67-20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60

黑龙江 158100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毕晓艳)

猜你喜欢

三酰甘油高脂血症
低聚甘油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胰腺疾病的相关性
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回顾
Auto—focus Eyeglasses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