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血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处理
2016-03-11黄桂美
黄桂美
乳糜血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处理
黄桂美
乳糜血又称脂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血液脂肪暂时性升高。乳糜微粒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血细胞分析的比色结果,从而干扰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导致血细胞分析失去意义。为进一步了解乳糜血的发生原因和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对现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旨在为临床检验提供指导,力求检验能够展示更为准确的结果,使血细胞分析参考价值更高、更为可靠。
乳糜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乳糜血(chylemia)或脂血(lipidemia)是由脂类代谢异常、淋巴管阻塞等因素造成,进食大量高脂肪类食物可以造成血液中的血脂暂时性升高。当去除血细胞后,肉眼可见血清或血浆出现均匀的乳白色浑浊。血细胞分析是临床上常见的检验方式,也是疾病筛查、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使用一定量的溶血剂溶解标本中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有所差异,可以根据显色来确定血红蛋白的含量。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研究发现乳糜血标本的检测结果普遍存在差异,乳糜微粒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比色结果,从而干扰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1]。本研究对现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全面分析引发乳糜血的原因、乳糜血对血细胞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及临床上如何处理,旨在为临床检验提供指导,力求检验能够展示更为准确的结果,使血细胞分析参考价值更高、更为可靠。详细报道如下。
1 乳糜血的诱发因素
临床上引起乳糜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大多与饮食因素有关。相关文献报道,献血员中饮食因素造成的乳糜血献血占0.2%~0.5%,这与献血员食用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巧克力等密切相关。其次,乳糜血液可能系某种疾病治疗输注脂肪乳所致[2]。再者,临床上少数患者患有高乳糜微粒血症(hyperchylomicronemia),属于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指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偏低,极低低迷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增高,肝外组织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缺陷,使进入血液的乳糜微粒不能经脂肪组织正常代谢,从而乳糜微粒在血液中潴留。再者,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等基本也能够促进血液乳糜微粒增加。
2 乳糜血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广泛应用已有一段历史,对相当一部分疾病的筛查、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溶血剂溶解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特定的波长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方法来测定血红蛋白,溶液颜色与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比色测定法原理遵循朗伯——比尔定律。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不少学者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参数,特别是在某些病理因素的影响下。相关报道指出,乳糜血会对放射免疫测定、凝血实验、生化实验、血脂和血流变学检查等项目均有明显的影响[3]。乳糜血对血细胞计数分析仪的影响幅度是不等的,这与出现乳糜现象的程度不同有关。蒋素珍等[4]证实,当在被检测的溶液中乳糜微粒浓度过高,溶液则会变得更浑浊,此时比色结果必将出现错误。同样的,在血常规检验中乳糜血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尤其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抗静脉血时,影响幅度更大。
3 乳糜血标本的处理
鉴于乳糜血的以上特征,临床对于此类标本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张时民等[5]指出,首先对血常规中的MCH、MCHC等参数进行观察,判定肉眼不易发现的乳糜血后,再采用血浆置换的方法处理乳糜血标本,每份标本置换3次,用血细胞分析仪重新测定,将结果与位置换前样本进行比较,同时也对每次置换间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乳糜血可造成HGB、MCH、MCHC三项指标明显升高,在乳糜血状态下测定的结果与其实际值有显著性差异。血浆置换能够明显改善乳糜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血常规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的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检测环境和成分相对固定的正常血液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达到了一定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病理因素会对仪器产生一些影响。特别是检测乳糜血标本、黄疸标本、冷藏集标本,细胞不分类或分类但散点图明显异常,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由于血细胞分析是根据容量、电导、光散射(VCS)技术对血细胞进行分析、检测,并非纯粹参照细胞形态而进行监测。由此可知,无论所应用的器械技术性多么先进,检测灵敏度如何,最终结果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理化因素的干扰。大量的数据表明,乳糜血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所含胆红素的水平会明显升高,与正常者有统计学差异。再者,乳糜血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含量等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6]。但是,乳糜组血清中尿素氮水平与血清成分相近。也就是说,BUN不太受乳糜血的影响。本研究怀疑,这一结果系乳糜血与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发生反应造成。因乳糜颗粒广泛分布在反应液中,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加,光路系统的吸光值开始提示,最终引发是丙氨酸转移酶、血糖浓度等一系列指标的升高。
那么如何处理血清标本,最终得到一个科学性强、准确度高的检测结果是临床一直探讨的话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临床上乳糜血标本的出现难以避免,因此恰当的处理方式对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乳糜血标本的WBC、HGB及PLT检测结果受到明显影响,如对乳糜血标本进行血浆置换,则能够明显改善乳糜血标本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7]。值得一提的是,血浆置换方式可以改善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减少乳糜血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干扰[8]。当然,处理对乳糜标本处理可以校准检验结果,也可应用实验室的软件系统对准确值进行计算。王康椿等[9]收集了100份肉眼可见脂浊的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别对以上标本和经立新出来的乳糜微粒血浆,用BC-53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测定HBG,得出相应的数据。再对每份标本两次测定的血红蛋白值进行计算,最终得出校准后的HBG合MCH值。在该研究中,王康椿等得出校准后血红蛋白=原标本血红蛋白值-[乳糜血浆测得的血红蛋白值/(1-原标本HCT值)];MCH值=(HBG×100)/RBC这两项共识计算的乳糜血浆HBG可以准确消除乳糜微粒对仪器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能够不同程度的准确校正。实际中,乳糜血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其最终所测定的结构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有报道证实,健康的血标本在室温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及乳糜血标本处理前后,血细胞监测结果中WBC、PLT及RBC计数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在室温下,放置2h以后的监测结果表明,乳糜血对白细胞分析类NEU(%)、LY(%)、MO(%)的结果又影响。因此,建议检验中心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2h以内进行测定。对于白细胞分类计数受到影响这一问题,可采取血细胞稀释、洗涤加血浆等量的稀释液稀释后再测定[10]。目前,诸多学者指出,测定仪器也是造成检测结果产生差异的一大因素[11-12]。以德国西门子Dade Thrombin Reagent试剂对比,该仪器及试剂的精密度高,结果可靠。但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医院出于成本的考虑,而采用国产试剂,尽管这一方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难以预估,有待于更进一步的验证[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三酰甘油患者占据了高脂血症人群的大部。实验室检查发现,当血清三酰甘油超过3.0mmol/L时,血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直接影响监测结果,致使血细胞分析结果失去价值[14-15]。目前临床上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乳糜血标本处理方式,学者众说纷纭。本研究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了解乳糜血的发生原因和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收集不同学者对乳糜血标本的方式并进行整理,旨在为血清处理方式提供指导,力求检验能够展示更为精确的结果,提高血细胞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1] 邹映红.抗坏血酸、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对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219-220.
[2] 孙虹,牛华.胆红素、血红蛋白和乳糜微粒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509-2512.
[3] 王建忠,刘国翠,刘文平,等.乳糜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3):231.
[4] 蒋素珍,唐令学.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同放置时间的预稀标本结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165-166.
[5] 张时民,张麟.乳糜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及排除方法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5):72-75.
[6] 肇玉博,杨文涛,黄刚,等.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73-774.
[7] 王佳丽,师春霞,赵澎茂,等.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4):169,172.
[8] 田薇薇,邢桂英,田敏丽,等.乳糜血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和去除方法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6):708-709.
[9] 王康椿,刘启波.乳糜微粒血浆对仪器法测定HBG的影响及处理[J].医药前沿,2014,4(16):114-115.
[10] 曹寒沁,金胜航,吴敏瑾,等.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76-1777,1780.
[11] 徐龙强,隋静,于维林,等.高脂血和高白细胞因素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校正分析[J].检验医学,2008,23(5):488-490.
[12] 杜耀亭.不同血细胞分析系统准确性的评估[J].当代医学, 2010,16(27):12-13.
[13] 张辉亮,黄树华,刘健玲,等.重度乳糜血标本对三种常见类型生化检测方法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1):128-131.
[14] 邱玉梅.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157-158.
[15] 李婷婷.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34(4):181-182,1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09
广西 531400 平果县人民医院 (黄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