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血液循环处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6-03-10黄若梅晓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透析器血流量体外循环

黄若 梅晓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体外血液循环处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黄若 梅晓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处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效果。方法 将本中心2014年4月-2016年4月,对发生FUS经吸氧、减慢血流量等处理后,症状仍不缓解的23例次患者,采取停止血液回输,将透析器和管道里的血液在体外循环30 min,之后逐渐增加血流量,重新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21例患者经体外循环后自觉症状逐渐缓解,并继续透析治疗;1例患者体外循环后症状仍持续,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处理后,症状缓解重新开始治疗;1例患者经体外循环症状缓解后重新开始治疗,再次出现FUS临床症状。结论 运用体外血液循环的处理方法能减轻FUS,减少患者损伤及经济损失。

首次使用综合征; 体外循环; 血液透析; 透析器

First-use syndrom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Hemodialysis; Dialyzer

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是血液透析时使用新的透析器发生的一组症候群,是血液透析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分A型和B型两类[1]。近年来,由于透析器种类的增加,以及透析器和管路的一次性使用,使FUS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临床表现也趋向于多样化,不具有典型性。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仅要及时发现和判断FUS,更需要掌握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222例,行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81 586例次,FUS发生23例次,纳入本研究。本组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1.32±5.72)岁。他们每周血液透析(HD)2次,血液透析滤过(HDF)1次,每次4 h;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器和管路等耗材均一次性使用;常规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HD发生13例次FUS,透析器使用费森尤斯F7HPS(膜材料为聚砜纤维膜)和金宝POLYFLUX 14 L(透析器名称,膜材料由聚芳醚砜PAES加聚乙烯吡咯啉酮PVP加聚酰胺PA聚合而成);HDF发生10例次FUS,滤过器为费森尤斯AV600S(膜材料为聚砜纤维膜)和金宝POLYFLUX170H(透析器名称)。透析器的消毒方式:均为高温流动蒸汽灭菌;管路材料为聚氯乙烯,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

1.2 治疗前的透析材料处理方法 HD:1 000 mL生理盐水冲洗,再行透析液在透析器膜外循环超滤5 min;HDF:6 000 mL在线置换液冲洗后开始治疗。充分预冲管路,特别是动静脉壶排气管、肝素管等侧管。

1.3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在透析开始后5~30 min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5例次出现面部或全身潮热,8例心悸、胸闷、面部潮热、眼部发红、喉头紧迫感,9例次出现回血端血管条索状、发红、胀痛,1例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哮喘。以上病例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符合首次使用综合征的A型反应[1]。

1.4 结果 21例次患者从血液停止回输,建立血液体外循环后,自觉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经过循环30 min后重新开始逐渐递增血流量,患者没有再出现不良反应,直至完成透析治疗。1例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哮喘的患者,血液停止回输后症状仍持续,我们在血液体外循环的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解痉药、抗组胺药、吸氧等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30 min后重新开始透析,通过递增血流量持续30 min,没有再出现不适症状,直至治疗完成。1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滤过时出现FUS,经血液体外循环后重新开始透析,在增加血流量的过程中又出现喉头紧迫感和回血端血管条索状发硬、发红、胀痛,更换成同为聚砜膜伽玛射线消毒的血滤器TS-1.3 U后,重新开始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完成了治疗。

2 护理

2.1 当患者透析开始1 h内出现全身潮热、心悸、胸闷、回血端血管条索状、胀痛等症状时,排除心血管等其他并发症后,即应高度重视发生FUS。首先,将血流量调至100~150 mL/min,鼻塞2~4 L/min给氧,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安慰患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

2.2 经上述处理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者,根据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组胺药物,同时立即停止血泵,夹闭静脉回血通路,用生理盐水10 mL将静脉端穿刺针内的血液冲净,夹闭穿刺针待用;将静脉管路接口连接在管路的血泵前侧管上(即接生理盐水预冲的侧管上),打开静脉管路夹子,开动血泵,调血流量至150 mL/min开始循环,动脉端引血管路不作处理;血液透析治疗关闭超滤,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关闭超滤的同时关闭置换液输入键,其他监测与正常状态一致。

2.3 血液体外循环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和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同时要注意观察体外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的颜色、机器界面的各种压力变化,防止体外管道发生凝血事件。

2.4 循环30 min,患者FUS症状消失后,将静脉管路连接到静脉回路上,调节血流量至50 mL/min,开始血流量缓慢的透析,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自觉症状,10 min内增加至100 mL/min。患者若没有再出现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血流量至常规透析流量300 mL/min。

3 讨论

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一般认为有以下三种[2]:(1)透析器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敏。(2)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差。(3)合用某些药物的影响,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是减少FUS的重要因素[3];但透析膜是一种异物,不同于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液相接触还会引起机体反应。透析器复用可以在透析膜内形成一层自身蛋白膜,从而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减少FUS的发生。但现在对复用的限制使用,一次性使用率的提高,这一方法也很难普及。有文献[4]报道,运用自体血液预处理新的透析器及管路,能有效预防FUS的发生;但A型FUS的发生率为0.4%~0.97%[5]。如果所有患者都采用此方法预处理,工作量大而且易发生血液凝血及感染的风险。该文献[4]报告的作用机理与本研究的方法一致,但我们选择在发生FUS时处理,效果事半功倍,主要原因是:(1)停止了含致敏因子的血液回输,减少抗原对机体的再刺激。(2)血浆蛋白被吸附在透析膜表面,阻止了血液与透析膜的直接接触,使补体激活减少[6](也就是透析器复用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机制),从而减轻FUS。同时是否有致敏因子在闭路循环过程中,通过透析机的透析与滤过清除,而起到减少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组患者采用血液体外循环处理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方法,避免丢弃透析器及管道,减少了患者的经济损失,更是减少患者因丢弃透析器及管路里的血液而失血,进而引起贫血加重及心脏合并症的增加;同时,避免了患者看到血液丢弃后心理精神负担的加重。处理重点是:在循环过程中,严密观察;停止超滤,防止血液浓缩;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风险;重新开始透析时血流量一定要慢,根据患者的情况缓慢增加血流量;同时,防止血液在体外凝血,对于非足量使用抗凝剂或高凝状态的患者,应特别慎重使用此方法。体外循环处理首次使用综合征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少,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Daugirdas JT,Ing TS.First-use reactions during hemodialysis:A definition of subtypes[J].Kidney Int,1988(24):37-43.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027.

[3]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4,144.

[4] 徐芳,孙爱东,钟显飞,自身血液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08,6(20):1210-1211.

[5] 谢玉梅.血液透析致“首次使用综合征”A型2例分析预[J].首都医药,2000,7(3):34.

[6] 书森,张福港,李晓东.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06.5(4):205-207.

黄若(1985-),女,浙江温州,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梅晓蓉,E-mail:mxr.5@163.com

R472,R459.5

B

10.16821/j.cnki.hsjx.2016.24.024

2016-06-08)

猜你喜欢

透析器血流量体外循环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抖腿是健康行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
两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体会
床边血液净化治疗高通量透析器局部凝血分析与应对
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透析器半自动手工复用与全自动复用的安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