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改革设想
2016-03-05宋丽丽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宋丽丽(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改革设想
宋丽丽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的设置目前存在着理念性困惑和现实性困惑,比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博弈、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要难统一、缺少价值观、专业主义职业理想的培育等,同时教师建设、学生就业、实验室使用存在着现实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文章提出了课程设计环节、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环节的诸多改革设想,希望能够以此来改变当前的状况,最终为国家培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卓越人才。
关键词:卓越人才;课程改革;创造性
一、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的现状及困惑
(一)理念性困惑
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博弈。目前高等院校在广播电视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基本有两种趋势:基于通才教育理念的“大而全”课程设置,以及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小而专”课程设置。一般综合性的大学会依赖学校多学科互融互通的优势来加大选修课的比重。选修制是新闻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现代化大学的最重要的标志。但是选修课的设置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只是在设置上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通过通才教育意图提高其综合素质,却忽视了专业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学生在毕业前没有亲手采访过一条新闻,专业教育止步于专业理论教育。这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博弈不仅表现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该说普遍存在于大部分大学课程设置中,但在实践性较强的广播电视专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要难统一。课程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大都因为修读学分的需要去上课,因此往往选择较宽松的教师或给分较高的课程,并非真正对内容感兴趣。再加上考研、实习、就业等任务的压力,高年级学生逃课率普遍较高。
3.功利主义的课程设置与职业理想和报国情怀的贯彻难平衡。理论与实践之间永远有鸿沟,不仅在于理论的总结总是走在实践的探索之后,而且理论中“应然”的部分到了实践中总是会被某些行业“潜规则”所破坏。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也是如此。我相信每个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都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然而,经过专业学习、实习、就业PK之后,或者选择考公务员、进银行等稳定工作,即使在媒体工作也更倾向于追求台前工作,或者去做娱乐节目。原因是媒体工作的不稳定性明显不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心理期待。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真正的新闻传播人才的缺乏,也必将影响我国新闻媒体的建设。当前的课程设置着力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嫁接就业的需要,也就是一种功利主义“当下见效”的解决方案,而职业理想和报国情怀的树立和培养明显是“慢效药”。
(二)现实性困惑
1.专业教师缺少媒体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单一,不敢展开讨论。目前很多专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录取的,虽然有较高的学位,但却缺乏媒体的实践工作经验,往往对业界的现状不了解或者更新较慢,因此讲授的知识或流于理论表面、难以深入;或比较陈旧、难以跟上时代变化。提问也只需学生回答“是”或“否”,无需学生思考,学生听课如同嚼蜡,身坐教室,心早已游离于十万八千里之外,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除学生的原因外,教师由于实践认知较少,不敢进行深入讨论、怕被“问住”也是重要的原因。
2.双导师制往往流于形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我们也从国外大学中汲取经验,很多高校设置“双导师制”,即从校外聘请媒体工作人员来开设课程,加强学生与媒体业界之间的联系。这种设置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不仅让学生与媒体零距离,同时也让高校教师与媒体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吸取养分。然而,在施行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流于形式。外聘教师的管理是掣肘双导师制的主要因素,往往这些人都是兼职来授课,学校本身的教学管理条例和惩罚措施不能约束他们,因此课程内容空乏、重复,更有甚者以“座谈”之名施“聊天”之实,学生并不能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往往毫无交集,各自讲授相应内容,并不能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进行合作与整合。
二、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改革的设想
(一)课程设计理念的变革
我理解,卓越人才的培养既是拔尖教育,也是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提高式教育,因此卓越课程的设计就要既兼有普及性,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又能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来有针对性的、强目的性的授课。将个性教育(兴趣学习)与普及教育相融合,实践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相融合。
1.设置卓越人才实验班。这已经是很多高校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时选择的策略了,但我认为实验班无论以怎样的方式选录(高考成绩单科分数限制或者大二时以笔试和面试的方式优中选优),都应该体现其“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计和相应的奖惩措施都应该是最具创新性的,培养和保持顶尖学生的竞争能力。我们可以向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取经,一方面鼓励学生坚持小组学习和合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和竞争。这些竞争包括课业学习、科研活动、探索发明、职业发展等方面。
2.增加课程的个性化体验,将课上学习与课下实践(研究)结合起来。按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定义,个性化学习被界定为“调整步伐(赋予个性),调整方法(差异化),以及将学习者的兴趣和经验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个性化学习的获得必然要依赖班级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教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变革甚至革命。这种调整和变革将促进学习和教育的分层,一方面可保证普通学生的被动性和掌握性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保证天赋过人的拔尖学生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尽管我校也在创业教育学院有创业实践项目和创新学术项目,鼓励学生进行项目推进式的研究和实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宣传力度不够、项目成果与课程内容衔接不紧密、成果与学生评价关系不大等问题。很多申报项目的学生仅仅是非常少数的个体,项目的推进与实施又缺少科学有效的步骤,因此研究成果流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
3.通才教育课程应该单独设计,不是原有课程的照搬,而应在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对选修课的课程层次进行区分,避免全部都是某方向“情况介绍类”的课程,应与专业基础课做好衔接,在深度上有所拓展。与广播电视专业类课程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包括人文素质类、社会历史类、时政教育类、相关学科知识介绍类以及广播电视相关领域的延展课程。在既有的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课的基础上,开设新闻专业英语课程、新闻与时政类课程;在既有的大学语文等文学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人文类的研究课程或读书讨论会等实践环节,并将其作为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考核环节。社会历史类课程侧重于启发学生关注现实、认识现实、研究现实的能力和意识。
(二)课程实施环节的变革
1.教材建设与选用具有国际化视野,实务性课程施行理论性与实践性教材“双教材”制,并将阅读书目列入教学内容和考核环节之中。避免教师和学生捧着一本教材学习的情况,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当然,相对应的考核环节也应灵活多样,座谈讨论、小组汇报、社会调查等都是可行的方式。
2.实验设施全时制开放,科学化管理,增强实验室的使用效率。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平台开放时间有限,仅在上实验课时使用,其余时间都是空闲的。中国传媒大学就尝试进行全时制开放,学生以实践课时数来计算上机操作时间,避免了课上授课时数不够,而机器又处于闲置的情况,同时又能为多类型的实践项目和实践考核奠定物质基础,当然加强实验室的科学有序管理是保障,做到实验室归全体学生所利用是最终的目的。
3.尝试提供远程网上课程,根据学生年级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有课程都非常严苛。可以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学生个体控制进度的课程,学生可在任何时候注册参加这类课程的学习;第二类是按照学期进度进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有明确的起始和结束日期,注册参加此类课程的学生会收到一份课程进度表,根据进度表在学期内学完这些课程;第三类是弹性进度的课程,这类课程始于一个固定日期,学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共同设计一份未来9个月内的进度表。学生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或任务后,以及开始下一单元的学习或任务前,留出时间给教师评论和提供反馈意见。
(三)课程评价体系的变革
1.对学生的考核应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过程需要各教学监管部门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探索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分数。目前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大多只看最后结果,以一次考试成绩论胜负,养成应试教学模式,对整个教学过程重视不够,评价缺乏科学性。因此,除了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外,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比如听课态度、参与讨论的次数与质量、小组执行任务的效果等。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对教师的考核应侧重于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当前教师的评职体系中虽已经体现教学方面的考量,但比重不够,往往制定的标准过高(国家级获奖),总体来说与科研方面的投入不成正比,这就使得很多教师不屑于教学改革,终日只考虑发表文章、科研立项,对课堂教学秉持着合格就行的理念,使得大学课程流于平凡,少数对教学感兴趣的青年教师也由于科研压力渐渐丧失教学热情。因此,改变轻教学、重科研的评价体系是根本。
3.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方面的投入应体现在教师的报酬和评职贡献中,并且这种体现是普及性的。虽然目前部分学校以教学质量奖等奖励方式来鼓励教学,但这种引领作用并不明显,因为这种评奖往往在校内所有学院进行评选,学科较强的学院比较有优势,同时大多数教师无法参与其中,也就置若罔闻了。因此,这种奖励应与每个教师的课程报酬挂钩,改变过去单一以职称高低确定课时费的标准,可以在统一的费用基础上对某些优秀的课程上浮一部分费用,并且这种上浮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调整的。教师有了物质层面的奖励自然也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这是改变教学现状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专业实务性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政策与理念的改革,是教师人事管理的改革,是学生选拔、培养和考核层面的改革,综合性地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广播电视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真正为国家培育新闻传播类的卓越人才。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广播电视实务性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B15)
作者简介:宋丽丽(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电视摄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