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雅”——《绝妙好词》的选编标准

2016-03-22张天琪妇女之友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周密标准

张天琪(妇女之友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志雅”——《绝妙好词》的选编标准

张天琪
(妇女之友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词选不仅仅用作辑佚、校勘、资料考证之途,通过对其的整体考查,亦可窥见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作为宋人选宋词的绝唱,《绝妙好词》昭示了宋代一派词人的审美观念。在它问世前,没有任何一人像周密这般苛刻地按照统一标准甄选作品,既直接体现了周密本人主观的词学观及流派倾向,也间接客观展现了宋季词坛文人崇雅风尚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周密;绝妙好词;雅词;标准;志雅

除自己作词,周密还编撰词选。《绝妙好词》共7卷,收录南宋词家132人,词作近四百篇,始于张孝祥,迄于仇远,按时间先后,跨度百余年。

一、以词选的方式推崇雅词

在众多选本中,为何独独《绝妙好词》能够做到精粹?首先,时间上,它是所有辑本中问世最晚的,使周密能俯瞰并把握整个宋代词的创作全貌;其次,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断代词选本——“纯乎南宋之总集”,而周密时为南宋人,选词范围又囿于南宋,使他能信手拈来;再次,宋人词集,今多已佚,牵连作者姓名亦不存于世,“灵玑碎玉,皆赖此以存”。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选本相比,《绝妙好词》有着统一的入选标准,这一规范一言以蔽之即为“雅”,此所以精粹。《绝妙好词》有突出的雅词词统意识,它完整地呈现出周密对词的审美要求,读之可清晰体认到周密以“志雅”为准绳的词学观念。仅从所录词家名录上,即可看出(见表1)。

表1 《绝妙好词》作者作品统计

选词最多的8位词人分别为:周密、吴文英、姜夔、李莱老、李彭老,卢祖皋、史达祖、王沂孙,涉词106首,均为骚雅一派,且多是与周密相互酬唱的知音。其中周密自己录入的词数量居首位,自信非常,俨然以领袖自居,最可说明选词标准,即与草窗词风格相近之作。纵观词选名录,多为仅录有一首者,占到60人;录有1~3首者为103人,涉词161首,这一百多位词人在选词数量上与前10位的作家作品量相差悬殊,显然周密有意将雅词主将们推为典范,凸显雅词派的地位,宣扬雅词派主张。

《词学通论》认为:“黄昇散花庵《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始于康与之,终于洪瑹。周密《绝妙好词》七卷,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合订不下二百家。二书皆选家之善本,学者必须探讨。顾由博返约,首当抉择,兹选论七家,为南渡词人之表率,即稼轩、白石、玉田、碧山、梅溪、梦窗、草窗是也。此外附录所及,各以类聚,亦可略见大概矣。”周密没有采取《花庵词选》那样以辛弃疾、姜夔两种词风并举的选词方式,而是仅以骚雅一派为重。

二、兼收豪放派的婉约之作

除了雅词的代表词人外,《绝妙好词》同样收录了当时多被认为多作“豪气词”的词人,如张孝祥、陆游、刘过、陈亮、辛弃疾、刘克庄、吴潜等人。可是,所收词作却都不是他们最为人称道的风格雄健一类,而是符合周密雅词窠臼的少数风格婉约之作。以辛弃疾为例,《绝妙好词》载其“词风以豪放为主,亦不乏婉约与清新之作”,如《祝英台近》,此词抒发闺中少妇睹春思人的缠绵心绪,写得委婉妩媚、语丽情柔,与辛词寻常之荡气回肠的风格迥然有别。

选录这些词人的这部分词作不能不说周密是别有深意的,一方面《绝妙好词》是雅词一派典范的选集,另一方面周密显然不愿意过分明显地将当时著名的豪放词人忽略过去。这样的选词方法既保证了作品的“雅”,也涵盖了南宋大多数的著名词人,使接受面更宽,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整个南宋词坛的作品选集。毕竟豪放词人不一定只作豪放之作。

《绝妙好词》也录有传统花间艳词,仍然以雅词规范作准绳,在风格上选择含而不露者,以陆游《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为例: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摹写在春天里寂寞、空虚的生活,写法婉约含蓄,用词旖旎细腻。词中虽显出闺妇的怨怼,但怨而不悲,虽是艳词却又不带情色意味,且不会令人过度伤感。同时,词中以潇湘梦指代爱情之梦,稍显庄重。

综上,《绝妙好词》是一部体现了流派意识的词选。民国初年的词学家陈匪石说:“周氏在宋末,与梦窗、碧山、玉田诸人皆以凄婉绵丽为主,成一大派别。此书即宗风所在,不合者不录。”此集汇集了风格相近、旨趣相类的词作,因而使此选具有流派之选的性质。

三、《绝妙好词》对“雅”的具体诠释

作为一部具有鲜明的审美主旨的词选,《绝妙好词》之尚“雅”也为历代学者所论述,朱彝尊《曝书亭集》云:“周公谨《绝妙好词》选本,中多俊语,方诸《草堂》所录,雅俗殊分,顾流布者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周密要求的“雅”呢?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

首先,词作应含蓄蕴藉,并有所寄托。《绝妙好词》以骚雅清空为体,偏重清疏凄咽之作,从周密自选的22首即可看出。对待其他词人作品也是如此,如吴文英的《青玉案·短亭芳草长》:

短亭芳草长亭柳。记桃叶,烟江口。今日江村重载酒。残杯不到,乱红青冢,满地间春绣。翠阴曾摘梅枝嗅。还忆秋千玉葱手。红索倦将春去后。蔷薇花落,故园胡蝶,粉薄残香瘦。

这虽然是一首写悼亡的词,悲亦悲矣,但整个抒情的方式是含蓄的,大部分都是由环境来渲染自己的悲痛之情的,较为直接抒情的只有“今日江村重载酒,残杯不到,乱红香家”一句而已,完全没有东坡悼亡词如《江城子》中“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般一泻千里的情感,亦没有其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直接写悲伤的句子,梦窗的悲痛是一种在其精致而含蓄的语言掩盖下的心理感受。其不单单写闺情,同时在词中寄托作者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恨。

其次,偏重词的格律形式,表现为要求作词须协律合谱,也即注重词的音乐性。浙西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在《词综》中评价《绝妙好词》“句琢字炼、清醇高雅”,其中姜夔、吴文英、杨缵、张炎等都于律极严,再如卢祖皋词,字字可入音律。以孙惟信的《夜合花·风叶敲窗》为例:

风叶敲窗,露蛩吟瓮,谢娘庭院秋宵。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润玉暖,腻云娇。染芳情、香透鲛绡。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谁念卖药文箫。望仙城路杳,莺燕迢迢。罗衫暗摺,兰痕粉迹都销。流水远,乱花飘。苦相思、宽尽春腰。几时重恁,玉骢过处,小袖轻招。

全词委婉细腻,声情并茂,韵律美感强烈,上口且美,呈现了典型的花翁词风。再如高观国《绮罗香·春雨》全词未见一个“雨”字却句句不离春雨。

最后,欣赏雅而不群、别有新意之作。既可以是谋篇布局、写法、造句上的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又或者能将传统词调与旧有题材咏出新意,如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满江红》这一词调发音多为高亢清逸之声,多用于咏事感怀,而岳珂却以此词调写相思,且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个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写法新颖是此词的成功之处。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

纵观《绝妙好词》所展现的周密的词学思想,“雅”是首当其冲第一要义,即不管是写闺怨相思,还是咏物抒情之作,都无俚语、俗语入词,所录诸词有不同之雅——清雅、纤雅、隽雅、高雅、醇雅、雅淡、雅畅、雅切、雅正,合而为一都为“雅”。这既体现了南宋文人的大趣味,也呈现了骚雅一派之规。所以,戈载《宋七家词选》认为此本“采掇菁华,无非雅音正轨”;近人王易亦云其“采掇精华,不堕俗弊,选本之善者也”。可见,《绝妙好词》之善雅排俗乃是古今学者所有目共睹。但是,也正由于这种审美标准的单一,导致所录题材狭窄——多为咏物纪游、闺怨离情,伤春感怀之作,立意不高,气格孱弱。

作者简介:张天琪(1982-),女,山东文登人,硕士,研究方向:宋词。

猜你喜欢

周密标准
Synthesis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yttrium superhydrides under high pressure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当闺蜜变成姑嫂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你可能还在被不靠谱的对比度标准忽悠
照应周密,行文流畅
夏天的风秋天的雾
梅花绽放 满园春香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