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和趋势分析

2016-03-0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年21期
关键词:跨界服务业人力资源

● 吴 帅

“互联网+”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和趋势分析

● 吴 帅

所谓“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互联网模式一方面重构了人力资源管理生态,另一方面也为人力资源服务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思维。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影响传统产业的基本规律出发,基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自身特点,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痛点”,进而阐述了“互联网+”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变革和创新的趋势。

人力资源服务业 “互联网+” 产业变革 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正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被认为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们看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制造”等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互联网+”在给这些行业带去新技术工具的同时,更是对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着深刻的改造。“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各产业领域都面临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问题。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有必要主动运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思维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变化的压力,其业态、服务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在实践领域,“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问题越来越多地被业内人士所关注。然而,与受关注的热度相比,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大多的讨论都还是停留在个案和技术层面,系统性、规律性、趋势性的研究和分析不足。事实上,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而言,“互联网+”对其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思维层面,即如何运用“互联网+”这一方法论来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本文从“互联网+”影响传统产业的基本规律出发,针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的发展“痛点”,重点阐述了“互联网+”影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要趋势。

一、“互联网+”的创新规律

回顾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信息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互联网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方式,在缩短距离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二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消费模式发生了极大变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距离缩短、交易成本降低,传统的分级消费模式被打破,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生产者购买产品和服务;三是“互联网+”时代。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互联网改造各个产业。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直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新的方法论渗透进各个行业,对传统的业态、商业模式以及盈利模式等进行着深刻改造。总体来看,“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业态:跨界发展将创造出新的产品和业态

正如曹磊等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一书中所指出的,“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其价值也在于连接,……从商业价值角度分析,连接本身即可产生经济效益,通过连接拆除传统行业的篱笆与壁垒,促进融合与协作,打通信息不对称。”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相继进入金融、农业、教育、医疗、旅行、家政、餐饮乃至制造业等领域。此外,不仅仅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形成融合发展,相关行业之间也打开了跨界发展的空间。例如,阿里巴巴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而是融合了“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复合型跨界平台。

2.生产关系:消费者与付费者发生剥离

“免费”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方面。事实上,互联网的免费思维反映出来的是传统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内涵发生变化,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费者不一定是最终的付费方。这其中,“数据化”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消费者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将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他们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生产出了一系列数据,而这些数据资源的再开发有时能给生产企业带来比原产品或服务更可观的商业价值。阿里巴巴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围绕“数据化”,马云提出“未来几年内,要把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让阿里巴巴各项业务所产生、积累的大数据来丰富阿里的生态,同时让生态蕴含的数据产生新的价值,再反哺生态。

3.商业模式:集中在某一细分领域提供完整闭环服务的重度垂直模式成为趋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如何保持自身在本领域中的行业性发展地位,“重复垂直模式”被认为是较好的选择。所谓的重度垂直模式是指瞄准一个细分垂直领域,在线下构筑重度运营体系,在线上运用IT系统形成O2O闭环的经营方式。重度垂直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依靠线下的运营壁垒形成专业门槛,将一般的“跨界者”拒之门外,而同时,强大的线上IT系统又可支持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在重度垂直模式下,用户具备“高单价”、“高粘性”、“高频次”的特征。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重度垂直模式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重度垂直模式”不同于“重度大而全模式”,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重读垂直模式强调集中在某一细分领域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这也正是遵循了“互联网+”时代的专注思维和极致思维。

二、“互联网+”视角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痛点”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提供获取、开发、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等各项服务的产业活动体系,已成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形态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互联网+招聘、互联网+社保代理、互联网+薪酬福利外包、互联网+培训等业态开始蓬勃发展。从“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基本规律看,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产业链延展性不足,业态创新滞后

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发展的大趋势相比,内涵发展不足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最大问题。根据人社部发〔2014〕104号《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中的有关界定,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劳务派遣、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业务形态。就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看,一方面,各业态之间发展很不协调,相比招聘、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猎头、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服务的延展性没有得到有效挖掘,人力资源服务与教育、科技、生活服务等的融合创新不足。事实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具有很强的产业链拓展可能,借助“互联网+”,它完全有可能发展出以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融合其他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更大的产业生态链。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看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进化延伸。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呈现出向教育、保险、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跨界发展的趋势。

2.市场细分度不高,重度垂直模式有待更好运用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互联网+”背景下,集中在某一细分领域提供完整闭环服务的重度垂直模式将成为趋势。《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也提出,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细化专业分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然而,与此背景相比,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市场细分方面做得非常不够,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粗放式产品经营阶段,对于服务领域的细分、服务客户的细分、服务地区的细分等的关注和分析不足。例如在招聘业务领域,一方面,从人力资源需求方来看,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职位层级、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招聘服务成本核算、合作方式、执行过程等的要求不同;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供应方来看,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经历、不同职业圈的候选人,对薪资、福利等的具体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异,过去传统的招聘手段就很难适用于“90后”的求职者。近年来在招聘、猎头领域,市场细分度正逐步提升,面向互联网、金融、医药、制造业等行业领域的垂直招聘网站相继面世,针对短期、灵活用工的兼职招聘平台也逐步从过去的招聘业务中细分出来。但在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人才测评、管理咨询、员工福利以及外包服务等领域,市场细分度还很低。随着“互联网+”带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掀起,当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诞生,同时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的特点也将发生极大的变化,能否有效对这一市场细分做出回应将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重大考验。

3.服务质量把控难,服务标准化有待提高

过去我们的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而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门槛较低,普遍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业务训练,很多是在“干中学”。同时,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这就更加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标准化服务。此外,从行业标准化建设情况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仅有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现场招聘会服务规范、人才测评服务业务规范,以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国家标准等4项人力资源服务国家标准进入实施层面。相比而言,国外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确保服务质量,较早地就已经开始应用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的标准化问题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服务的平台化得以解决,即通过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服务流程的统一和服务质量的统一。以社保代理服务为例,由于各地社保基数不同、办理流程不同、政策随时变化等原因,过去往往存在地区间服务水平不一的问题。现在,在“互联网+社保”的场景下,一些服务机构在各地不同社保要求上抽离提炼出标准化的服务流程,通过统一的平台、技术系统和标准提供服务。这就很大程度地解决了过去服务标准不一、服务质量上不去的问题。

4.盈利模式较单一,增值服务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由于行业起步较晚,我国多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成长性不足,突出表现为一是利润率不高,议价能力低;二是盈利点单一,增值服务价值挖掘不足。服务费是目前国内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但在派遣、招聘、人事代理等传统业务领域,本身服务价值不高,盈利能力弱。同时,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恶性竞争、相互压降进一步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现状是“营业额很高,但实际利润很低”。相比国内的情况,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盈利模式更为多元。例如Monster,其盈利模式远不像我国同类招聘企业那么单一,除了招聘业务获取直接收入外,还通过在线媒介提供广告服务,此外早在2004年公司就构建了“Monster雇用指数”,实时搜集数千个网站和公司的职业信息,提供雇主在线招聘活动情况分析服务。作为世界五大人力资源公司之一,日本的Recruit Holdings 2013年的全年营收达为1.2万亿日元(约合109.6亿美元),税前利润率高达15.2%,大于同期世界排名前三的公司营业利润总和,而Recruit最大的竞争对手瑞典德科集团(Adecco)税前利润率仅约5%。分析Recruit的盈利模式,其营收来源主要包含三个板块:人才信息,市场信息和人才外包,三块业务的比重是 22%、27%和51%,贡献的利润分别是36%,47%和17%。其中,人才信息和市场信息构成了Recruit利润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可以从两方面丰富盈利模式,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服务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率;二是开发增值服务,挖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过程中所蕴含的信息资源价值,增加企业的盈利点。

三、“互联网+”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趋势

正如上文所说,“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变革,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从“互联网+”影响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趋势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度垂直的商业模式将成为主流,“小而美”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始脱颖而出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这几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非常大的一个变化是传统的行业巨头面临市场被瓜分的挑战,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能较好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发展迅猛。例如,专注于中高端人才招聘的猎聘网、专做互联网行业招聘的拉勾网以及深耕于人事代理的51社保等。这些公司,以其对各自细分领域的深度关注,形成了“小而美”的优势。可以预见,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将由过去的“大而全”的综合性业务竞争转向“小而美”的单个细分领域深度竞争,行业垂直、地域垂直以及人群垂直将在各自领域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未来五年中国市场将崛起多种细分产业:人才数据挖掘、自由职业者市场、老龄雇佣市场、“新蓝领”阶层、MSP模式、人力资本金融、薪酬外包等。

2.用户参与加深,社群经济将改造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模式

“互联网+”通过技术革新,极大地拉近了生产者和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构建起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生产关系,传统模式下B2B的模式将向B2C、C2C延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在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的驱动下,终端的个体(包括员工和企业HR)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力资源服务的产品创新和流程改造中。近年来日益兴起的职业社交网站就是社群经济改造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模式的成熟典范。无论是领英(LinkedIn)还是天际网、IT260、微人脉,它们一方面是专业人士拓展职业人脉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以领英为例,它已经成为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在线简历记录系统。事实上,社群经济对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的影响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分布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人力资源个体,他们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其对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需求将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品创新最直接、最真实的依据;二是分布在各个用人单位的企业HR从业人员,他们作为人力资源服务购买的直接发起者,其对人力资源服务流程改造以及业态创新有着直接且专业的体验和反馈。因此,基于员工和HR的用户参与式创新将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乃至全行业的发展带去新的动力。

3.跨界发展成为浪潮,人力资源服务与其他服务加速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跨界发展,我们看到这两年,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以及金融、传媒等领域的企业相继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因此,从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业态和产业链发展趋势看,跨界发展将是重要趋势。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而言,从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大范畴内寻找跨界机会将是其开展“互联网+”布局的重要战略思考。就国内外已有的实践来看,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存在三种跨界发展的路径:

路径一:互联网+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如当下国内发展较为蓬勃的网络招聘、社交招聘以及网上社保代理等业务形态。这一模式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搭建线上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将人力资源服务交付方式由线下转到线上。

路径二:人力资源服务A+人力资源服务B+……。如目前昊基人力和智阳科技联合国内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打造的人力资源服务“生态圈”。这一模式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将人力资源服务各传统业态整合形成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路径三:人力资源服务+其他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如日本的Recruit公司。作为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和信息服务公司,Recruit提供包括人才招聘、短期/长期打工、E-learning以及升学、美食搜索、房屋交易、买车、旅游、婚庆、育儿、美容、医疗健康等多项服务,形成了以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其他相关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近两年来,我们看到,国内一些企业正朝着这一模式发展,如著名的分类信息服务企业58同城。可以预见,随着人力资本时代的深入发展,未来,人力资源服务的边界将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将向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延伸,人力资源服务与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家政服务等融合发展的趋势将不断扩大。具体来看,在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与家政服务结合将为传统的薪酬福利外包业务创造新的机遇;在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与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创业服务等结合将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提供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详见图1)。

4.传统的盈利模式将被颠覆,基于用户数据积累的增值服务成为新的价值点

正如前面所述,“互联网+”时代在依靠传统IT技术实现在线化的同时,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能等多种技术支撑实现了数据化。所谓的“数据化”就是依托互联网平台保持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对消费者、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发展给予有效引导和支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人力资源SaaS(软件即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数据库优势以及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将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招聘业务方面,如何通过分析网络大数据捕捉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实际需要,进而提供合理、高效、便捷的服务,将是招聘服务企业未来普遍面临的挑战。企业要在日常的管理中注重数据积累和整理,通过不断的人力资源服务实践、案例积累来建立数据库,进而建设新的服务项目。薪酬管理的云平台将未来大家争夺的一个重要创新方向。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关注薪酬设计和市场薪酬数据带给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并且逐渐重视薪酬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未来,薪酬外包服务商可以建设这样一个平台,依托丰富的行业薪酬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IT技术,通过实体服务网点有效收集各地、各个行业的薪酬市场信息,以此为数据基础,向购买服务的客户提供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5.资本运作加速资源整合,融资并购将掀起行业发展新热潮

互联网竞争往往需要大规模资金,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来拓展资金来源。仅靠自有资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强靠的是产品,做大则靠资本。近年来,行业内一些企业依托良好的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理念,凭借“讲好故事”和“做好产品”的能力,利用资本的力量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拓展。市场估值在上亿规模以上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些企业依托资本的注入以及资本背后带来的其他各种资源快速扩张业务。随着行业内兼并收购日益频繁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未来存在领先企业进行整合的空间。可以预见,资本运作将是人力资源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必经之路。

图1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跨界可能

1.陈光锋:《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2.曹磊、陈灿、郭勤贵、黄璜、卢彦:《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3.王克良主编:《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4)》,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年版。

4. [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 肯尼思·库克耶 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萧鸣政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3)》,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6.余兴安主编:《人力资源服务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年版。

7.张宇泉主编:《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4)》,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年版。

■责编/倪超 E-mail:nc714@163.com Tel: 010-88383907

A Research about the Infuence and Trends of Internet Plus on Human Resource Service Industry

Wu Shuai
(Chinese Academy of Personnel Science)

China has unveiled its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aiming to integrate the Internet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sectors. Under the effect of this, Internet Plus is fueling its expansion from consumption industries to others. In the future, Internet Plus will become a new economic model and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human resource service industry, Internet Plus will reconstruct the ecolog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other more, it will bring new tools and thinking. This article is aim to analyze the infuences and trends of Internet Plus on human resource service industry. We frstly presented the basic rules how Internet Plus affect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econdly, we summarized the "pain points" of human resources service industry from the angle of Internet Plus. Finally, and also the importantly, we expounded the industrial trends of “Internet+HRS”.

Human Resource Service Industry; Internet Plus;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novation Trend

吴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电子邮箱:wushuai1314@163. com。

猜你喜欢

跨界服务业人力资源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跨界之道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