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阈下高校管理的人本化①
2016-03-04张帆卫学莉蔡锋
张帆,卫学莉,蔡锋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知识管理视阈下高校管理的人本化①
张帆,卫学莉,蔡锋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摘要:高校管理的核心要务是对知识的管理,因而高校管理的人本化有其自身的知识管理诉求。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知识体系处于缺失状态,主要是知识内生、知识外化、知识固化、知识应用四个方面的问题。创新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打通操作、技术、组织与制度路径。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管理;人本化
知识管理是一种崭新的视阈,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这便赋予了管理新的内涵与使命,加强对组织的知识管理成为了新的命题。高校管理是一门艺术,在以知识为主题的时代,实现高校的人本化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本诉求。
一、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知识管理诉求
(一)作为高校管理知识要素的需要
以教师与学生为本的属性决定了高校在管理层面上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这一特征更为突出。高校的主体之一是具有较强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其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与高素养,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要要素,因此在管理上需要给予人性化的方式与政策,让其充满存在感,以便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群体,需要较为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精神与心理上的减压能够激发主体对于知识的创造力,这也是管理的核心目标与最大诉求。作为高校的另一主体,学生的管理也是十分讲究艺术的,知识管理的过程便是学生的专业知识逐步构建的过程,充分地奠定学生在高校中的人性化地位,让其有所感知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与属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真正将知识进行内化。这充分说明人性化在巩固知识在高校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助推高校管理知识创新的动力
高校管理的人本化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能够产生裙带效应的实践过程。高校管理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即从硬件条件、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入手,给予高校主体舒适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夯实以知识诉求为导向的基础性条件,并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削减一切与知识性活动无关的因素,尤其是减轻心理负担,克服精神上的压力,使大学将精力更多地投放在知识创新等方面,形成高校主体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高校管理的被管理层主要是教职工群体和大学生,他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群体,一般较难接受纯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更反感管理层用不科学的行政命令方式推动管理目标的实现。”[1]事实上,实现高校管理的人本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带有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对于高校主体发展的影响,加大学术权力在高校权力结构中的比重,形成对于知识创新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三)扮演高校管理主体角色的要求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高校管理研究的范畴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高校管理并不是如同政府管理、军事管理,其具有知识与教育属性,被管理者要作为主体角色出现,就必须实现管理的人文化,这是扮演高校管理主体角色的基本要求。高校管理的人文关怀理念在于,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充分尊重人才、肯定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在良好管理氛围下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突出人文关怀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保障被管理者有意识地认同自身的主体地位,扭转传统高校管理角色扮演的误区。同时高校管理层更应脚踏实地的推出一些政策,改变管理制度,让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得以实践。
(四)增强高校管理系统性的催化剂
高校管理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需要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等多要素共同参与,而从整体角度看,高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需要各要素形成管理合力,而不应该将其割裂起来看待。高校管理的主要要素是人,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各自状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高校的场域内,人文精神是融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效催化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如果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将培养人摆在高校管理的重要位置,必然难以保障高校管理的系统性。具体而言,教师作为重要的管理主体,高校管理有要充分尊重这一群体的个人尊严与需要,尊重其个性与特长,并积极地促进其对于知识与真理的追求,真正地将教育教学工作与高校管理在目标上与价值上形成内在契合,否则,教师则会过多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烦忧,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工作,势必造成高校管理机制的运转不畅。
二、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知识体系的缺失
(一)知识内生:高校管理人本化的制度性缺失
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是增强组织规范性与实效性的必要手段。在高校管理的范畴内,制定与贯彻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制度势在必行,主要包括分配制度、权益保障制度、奖惩条例、任免准则等。但是,我国高校知识的内生动力不足,难以在制度设计上给予高校管理充分的支持,轻视教师与学生个人利益、奖惩制度不公平、职务和职称晋升制度不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制度不完善现象广泛存在,这表明高校管理制度中缺少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实际举措,忽视了在知识管理体系内关怀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增加了高校管理不合理现象与不合规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知识外化: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环境缺失
高校的办学活动是在一定的场域范围内进行的,有其自身存在的文化环境,而在以人为发展主体的环境中,赋予人文化的内涵则是保障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管理不仅是要为高校内部的运行提供规则,更应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文环境,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形成尊重、敬仰、平等的人际文化观。这种观念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通过知识的外化,衍生出非常丰富的内涵,实现高校的和谐发展。在高校的大环境中蕴藏着多维要素组成的子环境,其影响整体大环境的状态,每个部门的人文环境直接左右高校整体的文化氛围,决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制约高校的管理效果。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工作与学习的热情,战胜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种作用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但是,在高校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忽视了打造人文环境的重要性,并没有将其纳入到战略规划中,尤其是缺乏对于高校管理与人文环境相关关系的科学论证,在实践中缺乏对教师与学生文化生活环境的营造,不注重各内部要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久而久之便让富有远大抱负的教师、学生逐渐在缺乏人文属性的环境中随波逐流,难以实现理想与人生价值。这种情况的出现恰好反映了高校管理者在人文环境打造方面的知识性缺失,并没有将科学的知识领悟与外化。
(三)知识固化:高校管理人本化的民主性缺失
在知识为主导的场域内,教师这一群体本身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知识属性,他们一般具备较高的素质,对于民主化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作为高校另一发展主体的学生,他们相对于其他未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而言,在知识性与组织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容易接受现代管理理念,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民主化程度的要求与日俱增,这对于高校管理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我们不能回避的是理想状态与现实操作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体制、观念等因素造成民主性的缺失,尤其是在知识管理层面上教师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教师在高校管理中的基本诉求没有得到实现,更无法实现民主参与管理的更高层次目标,学生则无法获取平等参与管理的机会。高校去行政化的不利加剧了民主化管理的缺失程度,这是目前困扰高校管理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制定组织规划与工作制度等规则时,不征求专业人士、教师、学生等的意见,成为了高校管理层单一的决策行为,更加造成了高校管理民主化意识的缺失,极易导致教师与学生对于高校管理的淡漠,这是知识固化在高校管理层面的具体表现。
(四)知识应用:高校管理人本化的操作性缺失
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缺失表现在很多层面,有的是观念的问题,有的是制度问题,有的则是具体操作上的问题,每所高校因其情况不同出现的问题也大相径庭。通常而言,高校管理人本化的操作性缺失在学理上是由于知识应用能力的不足,虽具有人本化的观念,但在实践上没有真正地实现人本化管理,这便直接影响了高校管理的效果,甚至对高校的长远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在操作层面出现人本化缺失的形式有很多:“当下,部分高校的领导者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轻视人才在业务素质方面、管理制度方面、团队协作方面的培训,甚至很少创造集体学习的机会,导致人才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2]也有些高校领导者忽视对教师人本性的培训工作,从操作环节淡化了教师对于人本性的价值诉求与理性认识,没有从意识的源头抓住提高人本化管理的制高点。与此同时,许多外部因素,如市场、互联网等对高校人本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高校管理人本化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高校“去行政化”已经呼吁了十几年,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最终也无法改变高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金字塔式的管理层次与格局,决定了高校顶层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政府管理体制的一般特点,忽视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学府所具有的自身发展规律与组织特性。我国高校受文化、体制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扮演着政府附庸的角色,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极深,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与政府管理体系相匹配的管理构架,这便导致高校管理者拥有集中的权力,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管理层级,作为管理底层的教师与学生无疑成为了行政化管理的被管理对象,并没有作为管理主体的角色出现,这显然是对高校人本化管理理念的歪曲。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体制上对高校的束缚,而根本上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所致,高校教师对于行政职务及行政权力的追求过于热衷,在管理中的等级观念过于强烈,导致管理人本化的缺失。
(二)不良风气的影响较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因素异常活跃并逐步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尤为强烈,逐渐产生了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高校职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促使其走出了传统的象牙塔,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尤其是对于经济诱因的抵抗力逐渐下降,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价值取向受此影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以物质、经济为导向的价值观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道德观、学术观受到了较大冲击。在高校管理活动中,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步渗透,某些高校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以权谋私等违背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行为,损害了教师与学生在管理中的基本权益,导致管理民主性的缺失,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日益沦为形式主义的宣传口号,广大教师与学生在这种管理环境下逐步丧失信心,无心关注高校管理的具体事务,彻底成为管理的客体。
(三)校园文化系统的弱化
高校管理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植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系统中,受文化的影响较深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予高校场域内的教师与学生现代民主意识、人文观念与意识,让其更加从容接受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明确自身的权利与责任,积极地参与高校管理活动。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管理者对于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最主要的是树立民主化的管理理念,让“教授治学”、“学生自我管理”等行为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实效。但是,目前的状况是高校的校园文化系统较弱,除了几所高水平、有底蕴的大学之外,其余高校的校园文化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展现出千篇一律的状态,难以支撑高校在现代大学制度下的科学发展,导致高校人本化管理理念无法深入人心,难以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管理主体的知识性缺失
高校管理主体通常被我们理解为高校的顶层领导者,但从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组织特性上讲,教师与学生也应是管理的主体。然而,顶层领导者强势、师生弱势的局面已然形成,除了传统观念、经济诱因、文化底蕴的因素之外,管理主体的知识性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高校管理者的知识管理思维较为活跃,容易受现代管理理念的影响,但由于贪恋对自身权限的控制,以及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其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产生固化思维。其次,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在现代管理理念与认知的获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也期望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取参与管理的权利,但由于长期受到管理层的压制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逐渐对高校人本化管理失去信心,产生知识惰性现象。最后,学生作为重要主体,也有参与高校管理的权责,但由于长期扮演被管理的角色,以及学生自身知识视野与意识的局限性,出现了在人本化管理问题上的知识盲区,其对默会知识的掌握不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知识性缺失较为明显。高校管理层、教师及学生基于不同的角色与视野,所产生的知识性问题各不相同,但无疑对高校人本化管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以人为本”理念的执行与贯彻出现一定阻力。
四、高校管理人本化的知识创新路径
(一)形成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打通操作路径
共享与创新是知识活动过程中的本质属性。[3]高校管理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其效果与管理的氛围、环境密切相关,需要管理者积极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以便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性,同时便于教师充分享有自主决策权。高校要努力形成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打通操作路径,坚持学术自由的原则,极大地给予教师与学生思想上的解放,形成积极竞争的态势,对学术问题的争论给予包容的情怀,鼓励标新立异、破旧立新。高校管理者要有差别地对待教师与学生的个性问题,个性可能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与风险,但同时也意味着创新与发展,知识创新需要激励,也需要有“个性”的群体。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的形成要充分考虑知识生产与传授的特殊性,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探寻其自主性、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追求与创新精神,同时注重把握学生的时代特点与成长规律,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学生是知识创新的原动力,他们需要人本化的管理与高度的社会认可,这是激活高校管理的关键。
(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通技术路径
高校要真正实现人本化管理,必须将知识视为管理的核心要素。其一,高校管理是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即是对知识有较大诉求群体的管理,知识作为一个融通的重要渠道,容易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也是符合其角色的管理要素,因此必须发挥知识要素的重要作用。其二,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方式,也增加了通过线上技术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从广义上讲,这符合知识的范畴。因此,高校需要引入现代技术,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坚持以知识为信息管理的核心,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与学生在高校管理中想表达的意见与想法积极地进行收集、加工、储存、检索与反馈,打通网络信息运行机制,赋予信息管理的人性关怀。高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显性知识的高效积累,也能够利用技术优势,收集更多的隐性信息,并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转化,拓展高校人性化管理的路径。
(三)构建多元参与知识联盟,打通组织路径
检验高校管理是否体现人性关怀,很重要的便是检验管理的客观性与公平性是否得到保障。传统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参与与监督作用。因此,构建多元参与的知识联盟,可以有效地打通组织路径,保证高校内外部各要素都能够在同一个载体上参与高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并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高校知识联盟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松散组织,它不仅囊括了高校管理组织内部元素,赋予了教师与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同时给予管理组织外部的企业获取与高校组织进行知识创新的机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发展历史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公司和组织通过创建知识联盟,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4]实际上,多元参与知识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产学研合作主要体现在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上,但又不只局限于产品技术的研发与人才培养,也包括在管理层面对于知识价值的重视,尤其是形成校企在管理方式、管理经验方面相互借鉴与学习的机制,最终达到“双赢”,共同提高竞争能力。构建多元参与知识联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改革,也是当前高校人本化管理的新路径,有利于满足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诉求,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诉求。
(四)构建教师参与管理制度,打通制度路径
高校管理的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更加严谨地说就是教师,他们从知识涵盖程度及主体的数量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也是教师作为知识主体成为高校管理主体的重要逻辑。教师参与高校管理是实现管理人本化的重要方面,但只是依靠宣传与呼吁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必须依靠制度的规约。从国外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制度保障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对于教师参与大学管理十分重要,是实现高校管理多元化和高效化的基础性格条件与保障。[5]构建教师参与管理制度,打通制度路径是重要的方式。其一,建立实效性的参与制度框架,分析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的各个要素及相应维度,制定多个子制度,不断充实制度体系。其二,通过评估、反馈等方式不断检验制度实施的效果,及时对制度进行完善,形成及时性查补机制。其三,形成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文化,高校管理者首先要做出改变,努力让教师参与制度的作用力不是形式化与虚置化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最终形成一种文化,助推高校管理的人本化。
参考文献:
[1]吴红.树立高校管理的人本观念[J].江苏高教,2014,(2):44-45.
[2]王晓龙.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42-44.
[3]樊泽恒.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活动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0,(1):43-46.
[4]林健,杨纬隆.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校管理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6):26-27.
[5]高永新,沈浩.教师参与现代大学治理的困境与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3.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赵晓梅)
Study on Human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ZHANG Fan,WEI Xueli,CAI Feng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1)
Abstract:The core of management priority is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therefore the human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has its own appea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Currently,the human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is in the absence of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state,primarily within the knowledge endogeny,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knowledge curing,knowledge application four aspects. In order to innovate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human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we must get through operational,technical,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ath.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university management;hum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6-0015-05
基金项目:①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BC1212049)。
作者简介:张帆(1979-),男,湖北武汉人,哈尔滨医科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卫学莉(1980-),女,山东栖霞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蔡锋(1968-),男,辽宁庄河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