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三种哲学基础①
2016-03-04解德渤
解德渤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三种哲学基础①
解德渤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战略规划越来越成为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航标,不同的大学发展战略背后均折射出深厚而相异的哲学基础,即方法论的差异。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建国后我国的大学发展战略大致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范式。现实主义的大学战略强调以“权力”为中心,遵循政治逻辑;新自由主义强调“利益”至上,遵循市场逻辑;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弘扬“交往”的意义,遵循实践逻辑。这幅图景既描绘了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又反思了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超越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中国大学战略的一大进步;但回避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则只能是一种罔顾社会事实的理念倒退。
关键词:大学战略;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哲学基础
一、建立大学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
如今的高等教育经历着快速、激烈的时代变革,同时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如何降低大学未来的发展风险、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长期求索的重大命题。就此来说,战略规划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学者乔治·凯勒将大学战略规划视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革命”。[1]事实上,“战略”最早见于军事领域,后来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广泛应用,而其真正进军高等教育则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事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拓新,战略规划越来越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航标,因为它“是对大学发展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是基于大学现实状态而进行的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的设想”[2]。
需要明确的是,大学战略并非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特定产物与“专利”,而是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对组织发展使命的一种天然情怀。杰出的大学校长在学校战略规划制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德国教育总长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对柏林大学的战略设计、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系统规划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今的大学战略是将个人化的组织情怀上升至一种普遍化的战略思维,属于大学发展意识的重大进步。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如何积极、稳健地推进战略实施,如何有效地监控、调整战略方向,都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解答上述问题,我们就有必要对中国大学战略背后折射出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即方法论问题是大学战略规划的根本问题。如果避开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对中国大学战略的理解将是有失偏颇的,对大学战略的实施也将迷失方向。
毋庸置疑,大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有机的组织。这应该是我们分析大学战略的认识基点。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R. Clark)在《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分析了大学组织的复杂性,认为高等教育的任务激增,国家权威、市场力量以及学术权力等各种形式的力量往不同的方向牵拉,使得国家体制、市场体制以及专业体制成就了不同的办学信念与行动追求。在此背景下,“三角协调模式”成为大学整合各方力量的一种思路。[3]简言之,多种主体力量的相互交织使得大学组织的复杂性更加迷离,寻求具有整合意义的公共理性成为大学的一种集体诉求。
依循这一分析理路发现,大学战略的分析与制定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思维的结果,而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乃至达成妥协的产物。面对大学战略的复杂逻辑,我们需要借助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加以分析。“理想类型”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在说明社会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理想类型”的更替过程。这与美国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在“三角协调模式”的理论基础上,采用“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将我国的大学发展战略大致概括为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范式。大学战略三种哲学基础的提出,对廓清大学发展战略的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指导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现实主义与大学战略的政治逻辑
大学战略的分析必须考量大学组织内外部关系主体的影响。就外部来说,大学战略受到政治因素与市场因素的制约;就内部而言,大学战略需要权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两种力量。可以说,“强政府、弱市场”成为政治与经济“联姻”的典型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控着一切资源分配的权力,因而在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力量对比中,政府权威处于绝对上风。这种实力对比基本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秩序与格局,高校的战略规划只能唯政府指令马首是瞻。这种强调以“权力”为中心的大学战略,我们称之为“现实主义”大学战略。尽管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之一,[4]但从微观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借此来分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大学系统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关系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在现实主义视野下,大学战略的实质是实力的较量,大学战略的实施效果则取决于大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争取到大学自治权以及学术自由权。无须辩驳,学术权力的基本取向是平等和自由,意在追求真理以达致意识解放;而行政权力的基本取向是等级和控制,旨在维系社会稳定或日常运作。[5]可以说,学术创新所要求的自由环境与行政力量控制策略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这恰恰是我国大学战略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
从外部关系来看,政府的利益诉求集中体现在对高等教育办学方向以及部分教育内容的控制上。大学与政府围绕“权力下放”问题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博弈的焦点之一就是大学战略究竟更能体现大学的自我意志还是政府意志。实事求是地说,我国许多高校在建国初期就具有一定的大学发展规划意识,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规划几乎都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各个大学的声音被湮没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教育运动中,如1952年的院系调整、十年“文革”以及1998年的高校扩招。由此来说,教育的政治属性使得大学战略在政府权威面前优先体现政治意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完全丧失了自主品格,像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于1978年制订的《华中工学院1978—1985年规划》就是大学自主拟定发展战略的典范。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大学正式开展战略规划工作提供机遇与挑战。[6]新世纪以来,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大学发展规划处,这也标志着我国大学的战略规划活动开始走向建制化与常态化。
不容否认,如今我国大学发展战略中政治逻辑的痕迹依然明显。许多高校所谓的战略规划往往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计划的分解,由于战略目标的弹性很大,决策者并不承担实质性责任。[7]制定大学战略的两种路径都成为高校降低政治风险的重要选择。在政府的“硬权力”之外,高校评估以及经费资助等项目成为政府“软权力”在大学战略中的另一重运用。最值得反思的是,高校长时期在政府“双重权力”的裹挟下所形塑的“官本位”思想几乎成为一种观念牢笼或集体无意识,使得大学发展战略难以突破固有的体制樊篱尤其是自我的认知障碍与行为惯习。
就内部关系而言,大学战略同样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的产物。大学行政部门通过行使相应的管理权来维系高校的基本运作,由于此权力来源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加之经常贯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指令,由此也就强化了行政部门的科层机制,致使大学组织的“官僚化”气息愈加浓重。在这种情形下,作为行政组织的大学战略规划部门究竟能不能代表学者群体发声,答案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将考察视角进一步聚焦于院系组织,尽管职能部门是“行政导向”的,学科组织是“学术导向”的,但两种力量的矛盾并不是完全刚性的而是可以通过“沟通”予以调和。这也就为大学战略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提供了一种共生的实践基础,大学治理的“重心下移”将成为未来大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来说,大学战略的政治逻辑是通过行政力量的介入有效干预大学发展的方向。需要澄清的是,行政权力的适度调节有助于引导大学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过分干预将会极大地影响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甚至会葬送大学的发展前途。
以“权力”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大学战略在我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高等教育成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积极意义。这种哲学基础在公办院校发展战略上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民办大学发展战略方面则显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三、新自由主义与大学战略的市场逻辑
市场经济的到来,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剧烈冲击。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后的一块堡垒——高等教育也不得不开始重视社会需求。大学战略必须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角色定位问题,孤芳自赏的大学战略几乎是没有市场的,需要根据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不仅如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竞争不断升级。在国际化进程中,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被视为一种无市场边界的服务贸易活动。[8]“信息高速公路”则成为拓宽大学教育产品贸易边界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这都是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新自由主义大学战略重视“利益”因素,强调在“利益”诱因下合作双方逐渐形成某种规则或制度以保证“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合作意愿的达成与维系。
按照新自由主义观点,国家需要减少对高等教育的严厉控制,教育服务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迈向市场化、私有化。大学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交易关系,“学生与大学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消费者与出售昂贵商品和服务的卖主之间的关系”[9]。新自由主义的大学战略强调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为大学的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动提供了契机,但缺少制度规范的大学自利行为也会限制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整个社会与经济体系都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之中,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无市场,大而全的政府”到“小市场,大政府”的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国家传统治理理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国家在朝着“大市场,小而能的政府”治理理念迈进,即新自由主义理念将成为我国相当长时间内盛行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对大学发展战略的影响将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介入重新调整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刚性关系,逐步发挥市场或者社会在大学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新自由主义的大学发展战略明显体现出大学的“经营意识”、“市场意识”,“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就是典型例证。“经营意识”可以有效实现大学内部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效果,如学科布局、师资配备、招生指标分配等具体事务均是大学发展战略下的行为决策。“经营意识”与传统的大学不计成本的运营策略表征出较大的差异,这是企业战略带给大学的重要启思。实际上,成本核算与大学的公益原则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我国许多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将其作为保证大学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重大保障策略之一,如西安欧亚学院。当然,大学“经营意识”还体现在大学战略的标准化管理方面,如院系绩效考核、教师绩效评定等。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学术资本主义”成为大学走向市场的动机与结果,市场的利益驱动本能已经强势地渗透到曾经被定义为严肃而庄严的“学术圣殿”。加之,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新自由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大学发展战略的主流理论之一。
市场在给高等教育系统注入生命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始料未及的后果以及诸多不尽人意的影响。毕竟,大学的发展战略不同于企业,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是一个复杂组织,面临着诸多“两难命题”——坚持效率还是公平、追求高等教育产业化还是公益性。这些命题的正面解答都是大学战略不容回避的基本价值判断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但是市场天然的自利性往往也会诱使大学的战略行动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大学发展的长期远景,从而违背大学发展战略的初衷乃至陷于“不义”。正如美国规划专家碧莱尔(Annabel Beerel)所言:“组织实行战略化的目的是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并针对竞争重新确定自身的位置。遗憾的是,许多还处在‘战略’和‘博弈’模式中的组织,太忙于打败竞争者,以至于忘记了它们的真正目标——那就是为顾客服务。他们就像赛跑中的选手,一心盯着身旁或身后,却忘记了注意终点线。”[10]从这个角度而言,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大学发展战略的企业逻辑取代了大学逻辑、市场逻辑优先于教育逻辑、资本逻辑凌驾于学术逻辑之上,此时的大学发展无疑将面临着停滞乃至终结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高等教育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已经蔓延至教育领域且已经造成致命的伤害。不幸的是,大学战略沦为大学组织获得利益的一种工具,而能否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检验大学战略有效性的外在标准。[11]如此说来,如果我国未来的大学发展战略不对新自由主义理念予以高度警惕,大学前途将令人担忧。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大学战略实践逻辑
无论是政治逻辑还是市场逻辑都不能完全替代教育自身的逻辑。高等教育需要乌托邦,大学战略同样需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臆想之物,它是大学在近千年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对大学应有价值的概括和追求”。[12]拥有崇高的大学愿景才能逐步引导大学摆脱平庸。理想主义仅仅是大学战略的一种天然的文化禀赋,但并非全部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大学战略是相关主体在大学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往、互动,在共同的文化认同框架下形成的一种公共理性而非个体理性,这就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它强调“交往”的行动价值和相互沟通、加强反思、改进实践。
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强调沟通机制的重要性,这是该方法论的前提性命题。“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的粘合剂。沟通本身就能使一个团体拥有共同的思想、观点和行动。”[13]因此,大学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就需要在大学自身逻辑的基础上适当考虑政府、市场的利益诉求,同时在大学内部协调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从而达成一种“包容式”的大学发展战略的“命运共同体”共识。这种“包容式”交往策略就是政府、市场尊重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同时大学需要在交往过程中逐步涵养自律品质、坚守大学的价值理性。正如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所告诫的那样:往往政治或功利的工具理性是大学发展战略的宿敌,因为“这是以目的做主导的子系统侵害了以互为主体性原则建构的结构的一个过程”。[14]大学发展战略的相关主体秉持主体间性的相处原则逐步在交往行动中明晰各自的权限或行动边界。
在沟通基础上开拓的实践机制则是社会建构主义大学战略的行动纲领。应该说,大学战略属于院校研究的范畴,以行动研究作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因此,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是在大学理性的基础上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在大学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战略思路,是大学战略“螺旋式上升”的一种积极推进策略。在大学发展实践中,相关主体进一步凝聚“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形成一种无言的心理承诺或契约,将沟通交往的理念与改进现实的行动有效结合起来。这应该是大学发展战略中比较理想的模式,从现有的社会条件来看,尽管这种模式仍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但其也必将成为未来大学发展战略的稳妥选择。
大学战略的逻辑起点是大学组织,大学组织运行的政治环境、市场氛围以及文化气质造就了不同的大学战略模式。现实主义的大学战略以“权力”为中心,服从于政治威权;新自由主义的大学战略以“利益”为核心,遵守市场规约;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以“交往”为核心,遵循大学逻辑。不同哲学基础指导下的大学战略将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找不到一种纯粹的大学战略模式,大多是某两种或三种思想的糅合体抑或是以某一种思想作为主流指导思想的大学战略。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体制环境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这使得我国的大学战略正经历着三种不同哲学基础的困扰,这也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的极大障碍。不过,目前我国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通过政府、市场、高校三方协同治理模式实现大学发展相关主体的力量均衡、利益协调,恰恰是社会建构主义大学战略崭露头角的体现。这幅图景既描绘了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又反思了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因此,超越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将是中国大学发展战略的一大进步;倘若回避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大学战略则只能是一种罔顾社会事实的理念倒退。
参考文献:
[1][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序.
[2]别敦荣.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J].教育研究,2010,(8):36.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3-161.
[4]唐小松.论现实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7.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7.
[6]赵义华.大学不能回避战略规划[J].现代教育管理,2012,(2):30.
[7]徐波.试析大学行政化视角下的权力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6-19.
[8][英]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后现代大学来临?[M].侯定凯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8-140.
[9][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10][美]碧莱尔.领导与战略规划[M].赵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21.
[11]张庆辉.大学战略管理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11,(5):33-35.
[12]眭依凡.大学何以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J].教育研究,2006,(2):12.
[13][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558.
[14][美]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1.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赵晓梅)
Three Kinds of Philosophical Basi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XIE Debo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Strategic plann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marker for the future university development,differ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reflect the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basis that is to say the differences in methodology. According to the Max Weber’s ideal type,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can be roughly summarized as Realism,New-idealism and Social-constructivism three kinds of paradigm in China. Realistic university strategic emphasis on “power”,following the political logic;New-idealism advocate“interest”,following the market logic;Social-constructivism university strategy call for the meaning of“interaction”,following the practice logic. The picture portrays the evolution logic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and reflects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t is a big step to surpass the Realism and the New-idealism of university strategy in China. If we avoid the Realism and the New-idealism,only is a kind of the concept retrogression ignoring social facts.
Key words:university strategy;Realism;New-idealism;Social-constructivism;philosophical basi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6-0010-05
基金项目: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机制构建”(15JJD880014)。
作者简介:解德渤(1987—),男,河北衡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