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2016-03-01李胜军王义欢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李胜军 王义欢 夏 亮(通讯作者)

1)湖北应城市中医医院CT室 应城 432400 2)湖北赤壁市人民医院 赤壁 437300 3)广东中山市板芙医院放射科 中山 528400



CT与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李胜军1)王义欢2)夏亮3)(通讯作者)

1)湖北应城市中医医院CT室应城4324002)湖北赤壁市人民医院赤壁4373003)广东中山市板芙医院放射科中山528400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颅内异常表现包括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脑内出血性病灶及脑内非出血性病灶,MRI对上述异常表现显示总体情况优于CT。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各序列间比较,DWI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数量最多,其次为T2FLAIR,T1WI最少。结论与CT比较,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具有优势。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由于头部遭受旋转暴力所致,因颅内各种组织质量不同,在外力作用下头部产生旋转加速或减速运动时,颅内灰白质之间因质量差异,运动速度不一而产生剪应力,造成神经轴索的断裂,甚至撕裂毛细血管引起局灶性出血[1-2]。损伤部位主要位于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以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计算机体层成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是颅脑病变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本研究探讨CT与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3-12—2014-09我院及赤壁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51.7±7.2)岁。纳入标准[4]:(1)有确切的外伤史;(2)伤后持续昏迷>6 h;(3)病情严重程度与颅内压升高程度不符;(4)临床状况差而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或颅内病变不能解释临床病情;(5)均接受颅脑CT及MRI检查;(6)符合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急性炎症;(3)其他类型颅内病变;(4)严重肾功能不全;(5)幽闭恐惧症;(6)处于妊娠及哺乳期;(7)精神系统疾患。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 d内行颅脑CT及MRI检查。螺旋CT检查:设备选择GE公司双排及16排螺旋CT机,定位中心为眉心,以眦耳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自颅顶至枕骨大孔,扫描参数:球管电压120 kV,电流380 mA,层厚1.0~5.0 mm,螺距1~1.5:1。MRI检查:设备选择GE 1.5T超导磁共振,8通道头线圈,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选择T1WI、T2WI、T2FLAIR及DWI,扫描方位包括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层厚6 mm,间距1 mm,DWI序列 b值选择0 s/mm2及1 000 s/mm2。

1.3观察指标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螺旋CT及MRI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情况。

2结果

2.1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颅内异常的CT及MRI表现40例患者中,颅内异常表现包括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脑内出血性病灶及脑内非出血性病灶,MRI对上述异常表现显示总体情况优于CT。见表1。

表1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颅内异常的CT及

2.2CT及MRI各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内病灶显示情况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各序列间比较,DWI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数量最多,其次为T2FLAIR,T1WI最少。见表2。

表2 CT及MRI各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

3讨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状态的主要原因[5]。1956年Strich通过5例严重闭合性脑外伤病人的尸检材料的研究,首次提出严重脑外伤后脑白质的弥漫性退行性变可能是受伤当时神经纤维遭受物理损伤所致。1961年Strich再次对20例脑外伤致死病人进行研究,认为发生于大脑半球和脑干白质的弥漫病变,是头部旋转加速度运动时产生的剪应力使神经纤维断裂所致,其神经纤维剪应力伤是外伤性脑损害的一种原因,该研究为DAI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Adams和Gennerelli对其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于1982年命名为弥漫性脑轴索损伤,为国际学术界公认。

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为交通肇事伤,其次为坠落伤[6]。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原因主要是大脑广泛性轴索损害,使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失去联系。经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弥漫性脑轴索损伤的存在,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并能够对病情进行评价[7]。螺旋CT通过X线穿透性进行成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得到断层图像,通过组织密度的不同显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差异。正常脑实质呈软组织密度,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呈低密度,脑内出血性病变呈高密度,缺血性病变呈低密度[8]。但由于软组织分辨率低,部分容积效应及颅骨伪影等影响,其对脑实质内微小病变及密度改变不显著的病变显示效果较差。MRI通过组织内氢质子成像而得到图像,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势,软组织分辨率高,通过不同序列信号特征,可以对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定性及定性诊断,T1WI常用于解剖定位,T2WI多用于病变显示,T2FLAIR可以去除自由水信号,使病灶显示更清晰,DWI则用于显示弥散明显受限及磁敏感性不均匀病灶的显示。弥漫性脑轴索损伤包括缺血性病灶、出血性病灶及脑组织弥漫性肿胀[9]。缺血性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在T2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序列呈等或高信号,DWI等信号提示缺血,而DWI高信号则提示梗死可能。出血性病灶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呈不同的信号特征,早期病灶呈等或略短T1、等或略长T2信号,亚急性病灶T1及T2信号明显升高,慢性期病灶则以T2低信号环为特征[10]。本研究中,MRI对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脑内出血性病灶及脑内非出血性病灶等颅内异常表现显示总体情况优于CT,且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明显优于CT(P<0.05)。磁共振各序列间比较,DWI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数量最多,其次为T2FLAIR,T1WI最少。说明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显示中,MRI对病变的显示更具有优势,与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并可以进行多参数、多序列成像有关。且在MRI中,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数量最多,提示DWI扫描的必要性。DWI序列是基于细胞水平分子运动状态的技术,对水分子的弥散运动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出弥散差别并产生图像对比,其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序列。综上所述,与CT比较,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显示具有优势,其中DWI序列更敏感。

4参考文献

[1]陈锦镜,汤汉心,吴紫扬.纳络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42-43.

[2]卢海涛,邢伟.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5):14-16.

[3]程遥.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11,9(7):1131-1133.

[4]朱永山,熊坤林.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早期弥散张量成像表现[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5):460-463.

[5]王洪财,王波定,陈茂送,等.弥漫性轴索损伤联合损伤效应机制的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5):446-450.

[6]王全贵,卫淑琴.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 磁共振成像检查[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267.

[7]王福转,张孟荣.CT 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08-109.

[8]陈汉民.弥漫性轴索损伤常规CT及MRI检查阴性的FLAIR或DWI诊断[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9):547-548.

[9]孙惠苗,武艳君,关晓力.儿童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2):1 585-1 587.

[10]孙奎胜,孙涛,高攀,等.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与预后[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9):927-930.

(收稿2015-03-01)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091-02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2012年科持项目(EK2012D140032000727)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点及两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