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序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

2016-02-27李敬德

新视野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协商民主

文/李敬德



有序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

文/李敬德

摘要: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民主政治新形式的网络民主也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由于网络民主表现出普遍性、平等性、直接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一系列特征,它对民主政治建设必将产生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协商民主发展、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民主;民主政治;协商民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重要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民主政治新形式的网络民主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每半年发布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中心发布的权威性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网民总数突破1亿人;2008年2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2.21 亿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到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48.8%;手机网民5.94亿。现在,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流沟通类等应用方面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带动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推动网民生活的进一步“互联网化”。

在国际互联网和网络民主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我国政府全方位地加紧部署,不断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建设和网络民主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网络民主研究,扎实有序地推进网络民主安全健康发展。

一 网络民主的主要特征

网络民主的内涵和特征,源于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和技术特征。正是互联网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共享性等技术特征,催生了网络民主,并不断地推进网络民主的进程,有效地发挥网络民主的各项功能。

第一,网络民主主体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民主主体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民主主体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表现是不同的。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较,网络民主主体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特征表现更加突出。网络是天生的平等派。“网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人可以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彼此能完全平等地对话。”[1]通过互联网这一公共平台,社会成员可以在平等基础上广泛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第二,网络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全面性。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全面性,首先体现在民主权利的行使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同时,还体现在民主权利的具体内容方面,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劳动权、受教育权、医疗权、退休权、休息权等。

第三,网络民主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民主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没有公开性和开放性,就没有民主政治。当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民主的主体不同,民主政治的公开范围和开放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地说,议会开会,允许公开采访、公开报道;重大国务活动,允许公开采访、公开报道;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允许公开采访、公开报道。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两会”,成为国内外网民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的重大活动。每年“两会”期间,我国政府通过人民网等多家门户网站开展“两会热点问题调查”,数以万计的网民参与其中。以网络民意调查为例,网民在参与过程中,只要点击“查看”,就可以看到阶段性的调查结果。

第四,网络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便捷性。

网络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参与平台,网民可以借助网络论坛等网络平台,自由地表达观点,广泛地进行交流。当人们对于某一政治事件或政治活动产生共鸣时,就能很方便地借助网络参与其中。随着中国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家用电脑会进一步得到普及,网民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事务的参与将会更加直接、更加便利。

第五,网络民主过程的互动性和程序性。

互联网交互性的技术特征,决定了网络民主的互动性。在网络世界中,每个有能力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并与他人直接互动。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较,网络民主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形成新的双向互动模式。[2]网络民主过程的程序性,主要指网络民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规则、运行机制等。民主政治是一种依法有序运行的程序性政治,是国家和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的政治。网络民主的程序性,要求有更加完善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网络法治。

第六,网络民主功能的双重性。网络民主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在民主政治建设乃至社会全面建设中释放巨大的正能量,又可能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干扰和破坏。网络民主的负面作用,一个突出表现是“网络多数人暴政”。网络多数人暴政打着民主的旗号,公布他人隐私,践踏他人尊严,侮辱他人人格,严重侵害少数网民的基本公民权利。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人肉搜索”。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不断出现“人肉搜索”事件,造成很大的不良政治和社会影响。[3]

二 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促进作用

网络技术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第一,网络民主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网络民主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它能够克服传统民主政治中单向式、集中化的政治传播模式,有效地促进网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互联网的诞生,根本性地改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结果和目的,打破了信息传递的壁垒。如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有效地运用了网络的各种方式,成功地与网民互动,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展示自己的亲民形象,最终成功当选,被称为美国“第一个互联网总统”。[4]2012年2月,在俄罗斯总统大选期间,普京在他亲手撰写的竞选纲领中说,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将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各级党政领导了解社情民意的崭新窗口。每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网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微博问政议政”渐成“两会”新风尚。

第二,网络民主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公开性和开放性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网络的开放、互动、即时、高速等特点,为政府的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手段,从而极大地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同时,网络技术增强了公众参与的机会。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参与成本过高是公民消极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公民参与成本,并极大地提高了参与的便捷性,这显然有助于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5]网络监督是网络民主的重要功能之一。与传统的媒体监督相比,在成本低廉、过程公开和处置高效等方面,网络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创造了全新的网络监督模式,进一步拓展了社会监督的对象和范围,加大了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出社会监督的大众化、经常化和多元化特征,[6]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目前,党政官员走向网络前台,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同行动。当然,网络监督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留下可乘之机,形成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流言,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如果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督途径方式不规范,也会对权力在阳光下正常运行构成负面影响。

第三,网络民主促进协商民主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正如李君如所说,协商民主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点:一是民主参与的广泛性。相对于协商民主,选举民主有缺憾,比如在选出领导人之后,所有的决策就没法参与了。如果采用协商民主,即使领导人选举出来后,领导要做什么决定,百姓还是可以参与的,参与范围具有广泛性。二是民主参与形式的平和性,协商民主不至于造成社会的断裂和分裂。三是协商民主可以使参与的成果得到监督,实现结果的有效性。发展协商民主,既能够实现民主的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又能够促进社会和谐。[7]网络民主与协商民主具有许多共同点,网络民主在发展协商民主方面更能发挥作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是扁平式的,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的纵向垂直传递不同。纵向垂直传递往往是“先党内后党外、先上级后下级”,一级一级向下传达政治信息。而互联网这种扁平式信息传递方式,则使公民同时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表达政治诉求,乃至参政议政。可以说,网络民主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开辟了崭新途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网络民主促进基层民主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要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居(村)民监督等机制。目前,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民众民主意识淡薄、基层党政干部民主素质不高、民主参与途径不畅通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发展网络民主。近些年,各地在用信息技术搭建基层民主新平台方面,做了不少新尝试。如2009年,山西省运城市首先建立“阳光农廉网”,将农村、农民、农业的事放到互联网上,让农民知情、让农民参与、让农民监督、让农民管理。2011年7月,“山西阳光农廉网”在全省开通运行,实现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五级联网。实践证明,“阳光农廉网”具有很强的民主功能:一是有效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通过“阳光农廉网”这个涉农信息的“集散地”和“大超市”,给了农民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二是维护了农民的参与权,为千千万万基层农民群众解决了“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问题;三是确立了农民的管理权,有效解决了农村管理中的难题,突出农民群众的管理主体地位,做到农民有权决策、有权表达、有权评判;四是实现了农民的监督权。通过建立网上投诉窗口,集中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同时,积极整合基层党政监督资源,形成综合监督体系,引导和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8]

三 促进网络民主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第一,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切实坚守三条底线。促进网络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一是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辩证的统一,没有自由,就没有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马克思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所谓“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就是个人自由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不得损害其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是东方网络民主和西方网络民主的关系。二者都属于民主政治的范畴,都具有权力主体的广泛性、政治权利的平等性、政治生活的全面性、政治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但也必须看到,二者所依存的社会性质根本不同、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网络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是网络民主和网络法治的关系。网络民主是网络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法治的内容,必须体现网络民主的原则和内容;网络法制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通过网络民主的途径和程序来实现;网络法制完备化的程度,受网络民主发展程度的制约。而网络法治是网络民主的体现和保证,网络民主的成果,必须由网络法制来确认和巩固;网民的民主权利,必须由网络法制来确认和保障;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由网络法制来规范;利用网络法制,制裁破坏网民民主权利和滥用自由权利的行为,保障网络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可以说,没有健全的网络民主,就没有完备的网络法治;没有完备的网络法治,也就没有健全的网络民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上这三个关系,是保证和促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基本观点,也可以说,这是促进网络民主健康安全有序发展的三条基本底线。坚持网络民主的正确发展方向,就要坚守好这三条底线。

第二,加强网络民主法治建设,实现网络民主法治化。加强网络民主法治建设,是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一,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立法,提高互联网管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管理互联网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规范。如2012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就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作出了明确规定。2014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其二,要着力强化合法的网络监管,加大网络执法力度。近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网络谣言不断出现,不良影响日增,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难题。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先后有“秦火火”“立二拆四”“环保董良杰”等多名涉嫌在网上制造、传播谣言的“大V”落网,互联网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其三,对网络谣言,要做到标本兼治。应尽快制定严管网络谣言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从法律上给予明确的界定。同时,更要靠依法管理,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帮助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10]

第三,建好用好网络平台,有效发挥网络民主功能。促进网络民主健康安全有序发展,首先要用好现有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发展网络民主的途径和形式日趋多样化,形成了一系列全覆盖、多层次、交互式的网络载体和平台,如网络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和微博、“微博议政”等等。今后要进一步强化网络民主互动平台建设。一是要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以促进信息公开,形成政府与网民无障碍的制度化互动信息交流机制。二是要强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强化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着力建设政府网站的数据管理平台、共享查询平台、事务处理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等,特别要加强互动栏目建设,不断丰富互动交流方式,实现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之间的供需动态平衡。三是大力培育主流网络媒体,建设一批开拓进取、坚守社会公正的群众信赖的网络媒体。四是扶持各类民间网站。五是作为网络民主互动平台,无论是政府网站、主流网络媒体,还是民间网站,都需要提高网络信息技术保障及服务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网页遭受攻击,严控网络犯罪,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11]

第四,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网络公平。网络民主作为民主政治的新形式,同其他民主形式一样,其发展需要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诸多条件。网络民主的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受教育水平甚至性别之间,因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掌握水平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造成了地区间、阶层间以及性别之间政治参与的不平等, 违背了民主的基本原则与精神, 是网络民主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平等的参与权利和参与机会本来是民主的最起码要求,对于许多公民来说, 信息鸿沟的存在, 使虚拟空间的民主参与成为不可能, 这对于网络民主的发展普及无疑是一个挑战, 直接影响网络民主的合法性。[12]我国社会数字鸿沟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现代化水平不高;中西部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信息利用方面的差距,根本问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科学技术普及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消除数字鸿沟,实现网络公平, 根本途径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民主政治依托现代化、伴随现代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随着城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社会数字鸿沟必然逐步缩小,城乡基层网络民主必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注释:

[1]钱俊生主编:《科技新概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2]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7-58页。

[3]张雷、刘力锐:《网民的力量:网络社会政治动员论析》,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9-152页。

[4]张毓强:《网络传播与现代民主政治——以奥巴马竞选团队对网络传播的应用为例》,《中华新闻报》2008年11月19日。

[5]王彬彬:《网络时代的政府革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114页。

[6]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83页。

[7]李君如:《协商民主“和为贵” 网络发挥重要作用》,人民网,2013年3月13日。

[8]袁纯清:《用信息技术搭建基层民主新平台——关于山西省运城市“阳光农廉网”建设的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9月25日。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10]吴学安:《铲除“网络谣言”离不开标本兼治》,《工人日报》2014年4月12 日。

[11]严炜、毛莉莉:《网络民主发展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12]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文汇报》2009年8月22日。

责任编辑 顾伟伟

作者简介:李敬德,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北京市,100044。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6)03-0053-05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协商民主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让政协成为探索“协商民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