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2016-12-03范庆宇杜广强
范庆宇 杜广强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条以发展民主政治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路径。同时,我国也正探索出一系列兼收并蓄、稳步变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新模式。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体目标,总结改革开放至今的民主政治发展历史经验,有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主政治;发展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1]“至于政治发展,有时又称政治现代化。从权力性质的角度来说它是政治由专制走向民主;从治理方式来说,它是由人治走向法治;从政治主体特征来说,它是由迷信权威走向理性自主。政治发展的对立面就是政治衰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和发展,基本形成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相互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从而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相似、单一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一、民主应与改革同进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中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班子致力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阶段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我们就是要啃硬骨头”等一系列讲话无不暗示着:改革,势在必行。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班子在反腐倡廉、供给侧改革、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建设、医疗卫生安全、环境污染治理、三农问题等诸多方面同时着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民主在中国生成、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中演进和发展的,它的成长始终是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而进行的,同时它也是催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力量。”[3]中国二十多年的初等教育普及、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扩招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愿望也逐渐增强,公民对国家的民主政治诉求也不断加深。
“中国政治必须在保持核心政治制度稳定的基础上,对外围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变革和创新,使其容纳不同的社会力量参政的要求,以整合社会闲散的政治力量。”[4]相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旧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因此,在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益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民主政治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阶段性调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循序渐进、创新性地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
二、民主要与法治共融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民主与法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是民主的合理合法性保障,民主是法治社会的公平有序的体现,没有民主的支撑,法治建设就缺乏动力和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法治建设中,要想科学合理地建设民主政治,就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赋予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民主监督权。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权力失衡现象,这与法治的缺失和不健全密切相关。“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现代转型的基础,而法治建设又需要民主力量的推动。在当代中国,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体制,需要将民主与法治两种范式进行融合,重点发展以法治建设为目标的民主制度,即法治民主。”[5]建设法治社会,最根本的就要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协调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实行民主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因此,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是法治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否则,没有法治、法理、法规的民主政治,势必会成为畸形的“早产儿”。
三、民主当与权力相制约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概括出了人民与权力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行工作”,以此来“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权力”从哪里来,就要用到哪里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经济建设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样的“中国模式”体现出了公有制经济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效率。但优势和效率背后隐藏着权力滥用的弊端。当前在运行和行使权力方面,仍然属于“顽疾”。权力过分集中,部分领导干部搞特殊化,权力成为部分官员揽钱、收钱、贿钱的工具。
要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这就需要法治建设的制度保障, 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要健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权力的合理运用离不开民主政治建设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参与意愿越发强烈,所谓的“权力”行使范围就会越来越小。因此,不要将“民主”这个看管“权力”牢笼的钥匙丢弃,而是要时刻把握在手。只有权力这头“猛兽”被驯服住了,它才会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民主政治要想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又要与法治建设相融合,而法治首先意味着对权力的限制,是对国家权力的有效约束。只有在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重重压力下,掌握权力的各级官员才可能做到 “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才能尽职尽责地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履职尽责。此外,一定要形成党内外法治监督的整体合力,“以法束人”,将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统一起来,突出“守纪律、讲规矩”的底线,加强完善各个民主监督渠道,扩大网络媒体监督的范围,进一步强化民主政治的监督权,提高民主监督的透明度和真实度。只有这样,民主政治范围才会更加广泛,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力才会回归于群众手中,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张 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3]冯 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王洪树,席 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分析[J].求实,2009(4).
[5]陈国权,张 岚,曹 伟.论法治民主与权力制约监督[J].社会科学战线,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