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2016-02-13王思源
王思源
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王思源
摘要:地理信息化教学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以现代地理教学媒体为媒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它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共同的追求,二者的整合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对传统的教学提出冲击和挑战。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利用率较低,而且也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怎么用”和“怎么用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即应加强校际资源的合作应用,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让信息化教学更好地为地理研究性学习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现代信息技术
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文化成果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需要构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地理发展为基础的、适应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变化。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和探究精神为宗旨,契合了时代对地理教育的要求。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地理教学媒介的教学模式,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插上技术和资源的双翼。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地理研究性学习能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独立、自主、积极地构建知识。二者都是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目标,通过为高中生创设地理信息化研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信息化教学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以信息资源为媒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地理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力求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1](P10)信息技术一般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目前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在地理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模式,即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和“云课程”教学模式。[2]由于后两种教学模式要实时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
现代地理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储存,并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3](P3),一般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目前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硬件主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辅助系统,例如投影仪、投影屏幕、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扩音设备等。硬件部分是信息化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物质基础。
而软件部分更能突显地理学科特色。常用的软件有办公软件、课件制作软件、视频制作和截取软件等。由于地图能力(包括地图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是高中地理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地理教师要熟悉地图类的相关软件。例如,Google Earth、Map Info、Arc GIS等软件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浏览全球各地高清卫星图片,还应该会使用Corel Draw、PhotoShop等软件绘制和修改简单的地图、图片。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地理学科是跨人文和自然两个领域的学科,研究内容既包括地理原理和规律,也包括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没有固定结论的,也是时刻发展变化的,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地理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出发,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探讨,对资源、环境、人口面临的冲突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区域发展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并通过探究的过程逐步锻炼其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意味着将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地理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研究性学习,创设出适宜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学生以网络为基础,通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建立课题模型,发表研究成果等方式,达到网络信息共享、相互交流、探讨研究、探查地理现象的本质。[5]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既顺应了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降低学习难度
地理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轻松学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培养地理思维和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具有多感知性、投入感、交互性、自主感、四维空间特征的地理环境,实现人与地学数据、地学问题形成的图形场景的相互交流,从而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以解决地理问题,实现地理研究性学习。[6]
(二)形成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也构成一种正反对动关系,遵循反成原理。即教师教的越多,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低。[7]信息化教学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学习资料,独立分析材料,自主掌握学习进度。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引导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对话平台,师生间可以分享教学资源,探讨对地理知识的不同理解,交流地理学习经验[8],从而营造更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提供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地理情境资源和地理素材资源。地理情境资源是利用文字、图片或者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创设逼真的学习环境,体验学习过程。地理素材性资源是提供丰富的文本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图片资源等学习支持材料。[9]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存储和处理互联网地理学习资源,例如地理教师可以截取《Discovery探索频道》、《国家地理》、《地球的力量》、《Planet Earth地球脉动》、《美丽中国》等节目和纪录片可用于探究性学习。还可以从互联网搜集各种地理图片、地图、典型习题、教学案例、导学案和优秀课件等,为学生建立地理探究学习资料库。
(四)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术撼动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0]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从计算机到多媒体设备到互联网,可以说现代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开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也可在互联网上搜索最新、最热的地理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共同合作完成探究目标。互联网和地理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地理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上网搜集材料、对资料分析等过程,做好了独立探究知识的准备和心理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要,自主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进度。在成绩回报阶段,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传统的教学提出冲击和挑战
1.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就要求地理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在备课方面,地理教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深入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既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在课后评价方面,要做到几个结合: 学生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11]评价内容要涵盖运用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统筹能力等方面。
2.占用更多的时间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人文、自然和区域三部分,内容繁杂。虽然有很多内容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但是由于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科内部知识联系不如其他学科紧密,因此进行研究性教学必然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网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和分析地理信息。这对于原本就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如果将这部分工作放到地理课堂中,就会导致原先的课时计划被延长。除此之外,使用地理教学媒体时,还要考虑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则可以适当地提高使用教学媒体的频率,反之,则应该适当减少其使用频率。[12]
3.注意力容易分散
地理信息化教学具有新鲜、生动、有趣、逼真、信息量大的优点,将其运用到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往往被这种形式本身所吸引,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对于所表现的教学内容, 却视而不见。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容易被浩瀚的网络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地理学习的目标上。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获取对学习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功能。
4.加大学生水平的分化
由于学生本身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熟悉程度不同,再加上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冲击,在地理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大的水平分化。有的学生在信息搜集分析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完成力、执行力、组织力、领导力、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却对这种借助信息技术独立完成地理探索的学习方式很不适应,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但是如果学生在同一个活动中表现的差距过大的话,高成就感者容易形成一种骄傲情绪,同时,也会加重一些学生的自卑感。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往往很难预测和把握研究性课堂的节奏。所以,从某种程度说,这种学习模式虽然张扬了个性,但是也更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二)设备投入高,利用率低
学校要引进现代化教育设施,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目前,在很多地区现代教学媒体还尚不能普及,而那些引进现代教学媒体的学校,由于缺少维护信息网络的专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不能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
现代教学媒体,除了“用的少”,还经常“用不好”。一些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都具备的条件下, 还是缺乏优秀的地理课件、地理教学资源、地理软件。一些地理教师被技术束缚了手脚,由于不熟悉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便放弃了信息技术;还有一些教师则陷入了 “形式主义的泥沼”,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过度使用多媒体,过度依赖多媒体,甚至个别教师离开多媒体的辅助就不会讲课。
四、 对地理信息化研究性学习的建议
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带来的便利性,提高其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服务能力。另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信息能力。所以,在高中实行地理信息化研究性学习,我们要回答两个问题,“怎么用”和“怎么用好”。
(一)加强校际间资源的合作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的顺利开展不仅要有设备、资金等硬件作为保障,也要有技术、人才等软件做支持。对于有能力引进现代多媒体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真正把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而不是仅仅作为学校评级充门面的摆设。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也为了使人才和技术得到更好的交流,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摒弃单兵作战的习惯,通过资源共享、团队合作等方式提升工作质量水平。[13]此外,不同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开放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加强地理教师之间的交流。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相关软硬件的使用方法,还要求教师能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而陌生的教学方式,驾驭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信息化教学的引入,势必会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和学校应该为教师组织专门的培训,让教师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14]学校可以着重培养技术优秀的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技术和方法上对普通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形成一种互助向上的学术氛围。
(三)体现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
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也不是所有的研究性学习都必须以现代化媒体为依托。例如一些实地调查、野外观察、实验调研等参与性的研究内容就不需要依赖现代教学媒体。因此,教师不应该盲目追求形式,要真正结合地理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做到现代媒体服务教学,而不是教学被媒体牵制。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实践中只有将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生机活力的同时,使高中地理教学沿着更健康的轨道走向现代化、信息化。[15]
(四)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率
虽然很多学校也在地理教学中引入了探究性学习,很多学校也配备了现代教学媒体,但是二者在实践中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表现出1+1<2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信息能力未得到根本提升,仍然不能独立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获取信息;二是教师安排的探究活动未能充分调动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约束的多,方法指导的少,学生的学习仍是依赖教师进行。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化零为整法
所谓化零为整法是指教师集中对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从自主发现问题到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和方法,逐步做到能熟练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找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同时问题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2.化整为零法
把研究性学习分散落实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在展现地理资料和处理地理信息方面的优势,采用专题训练法、模块训练法,突破专题知识和重难点内容。例如以专题研究不同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和形成的规律,专题区分各大洲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等,既能使研究性学习高效,又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研究性学习发展的可行之路。
五、结语
在当前信息化、学习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对于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服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信息能力和问题意识。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是一种趋势,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自觉实践的目标。然而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它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技术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要被技术束缚了手脚,也不要为了用技术而用,更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
参考文献:
[1] 李芸.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张云峰,杨会娟.信息技术背景下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科教文汇,2015 (1).
[3] 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孙袁华.“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5] 逄晓.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J].学周刊,2016 (13).
[6] 卿凤.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7]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 (2).
[8] 于洪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7).
[9] 杨小华.慕课视角下地理学习资源的有效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4(7).
[10] 刘志军,刘美辰,肖磊.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第十四届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
[11] 傅金梅.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12] 褚丽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化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13] 陈道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6(15).
[14] 刘洋.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6).
[15] 孙丽君,周申立,卢敏.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2(12).
[责任编辑:况琳]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王思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16)03-0052-05
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16.03.011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and Investigative Study in Senior High Geography
WANG Siyuan
Abstract: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of geography is a kind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with modern geography teaching media as medium. It has the common pursuit with investigative stud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m not only complies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ncept, but also improves th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information awareness. But this new teaching mode also poses impact and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of geography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not often used and can not get the expected resul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gives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how to use” and “how to use well”. We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inter-school resources, improve teachers’ ability to us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ak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teaching of geographical investigative study.
Key Words: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 investigative study; senior high geograph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