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小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2016-02-13孙刚成翟昕昕

关键词:村小乡土文化

孙刚成,翟昕昕,杨 荣



村小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孙刚成,翟昕昕,杨荣

摘要:村小作为我国农村的基层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教化民众的责任,还与乡村文明的传承、发展密切相关。在“撤点并校时代”,村小因自身弱势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等问题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机。重新审视村小与乡村文明的关系,可以发现村小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乡村教育普及的单一方面,更在于对乡土文明传承与延续、发展与创新、促进农村与农民的文明化等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小的发展紧密相关,没有村小为载体促进农村和农民的文明化,就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村小需要通过在转变发展观念,提升教师素质的前提下,借助农村百工之能者,用好丰富的乡土资源优势,走乡土特色办学之路,重新焕发自身无尽的生命力。

关键词:村小;乡村文明;乡土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陶行知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提出,要将乡村学校建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要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P50)而时至今日,乡村学校却并未成为乡村社会的中心。我国乡村学校为何无法成为乡村社会的中心,乡村学校对于乡村到底具有何种意义。村小对乡村文明建设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村小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文明建设服务,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出发,深入探讨村小与乡村文明的关系,对于乡村学校今后的发展与科学定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村小之于乡村文明的特殊价值

近年来村小的近乎“荒漠化”现状使得乡村文明的延续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的进行必须以文化为前提,文化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方式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而文化的形式和传递依赖于教育,教育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在以文化培养人的过程中,同时对文化具有保存、发展和创造的作用。[2]乡村教育机构自古就对乡村文明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无论是古代的私塾,还是近现代的乡村小学,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对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村小有助于乡村文明的传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在很多地方,以民族聚居形式而形成了一些村落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乡村文化。在这样的地方,村小对其独特文明的传承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村小是农村的文化中心,它贴近农民的生活,并且为农民子女提供基础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垫基石;同时,村小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即传递乡村文明。

1.村小保证了乡村文明的延续

村小作为一个村庄的文化聚集地,它不仅承担着教导适龄孩童学习课本知识的责任,而且还负有引领孩子们学习本村风俗文明的义务。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所以,村小教师不仅仅是学校里学生的老师,甚至可以算作是整个村庄村民们的老师或先生,老师们的言行对整个村庄的人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孩子们对乡村文明的学习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更会促进成人对乡村文明的关注,得到全体村民们的重视,从而使得村子中的儿童和成人都有保护和传递本村文明的意识。也只有生活在村庄中的人们都有了传递乡村文明的意识,才能保证乡村文明的延续和更快的发展。

2.村小的存在为乡村文明的传承提供了可能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也影响到了乡村文明的传递,其中又以课改中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本土化倾向最具代表性。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一大批既具有乡土气息又能传承古老乡村文明的课程应运而生,这些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乡土课程受到广大民众的好评。在其推行的过程中激发了人们保护乡村原生态文明的热情,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投身到乡村文明的传承活动中去。地方戏曲、茶艺、制瓷等民间艺术纷纷进入课堂,有一些地方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也被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中,使得乡村教育不再是脱离乡村的教育。这样,村小也就成为了村庄中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担负起了保护乡村文明的重任。

(二)村小能催生出新的乡村文明

就性质而言,乡村文明是中国社会的文明发端,是城镇文明和都市文明的初始形态。然而在当下,城镇与都市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这时乡村依然固守的碧水蓝天吸引着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文明中的低碳与淳朴。村小理所应当地成为新旧文明交替的重要场所,它既是民族文化的坚强后盾,又是新文明前进路上的试验田。

1.村小丰富了乡村文明的内涵

村小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不知不觉间便把各自的家庭文化融入到了学校这个小集体,再经由老师们的教导以及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便成为乡村文明的一部分,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都有着多重身份,他们既是新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新文明的受益者,还是这种新文明的最早践行者。学生们会身体力行地去维护师生共同创造的新文明,教师们更会以身作则地去推进新文明融入到乡村文明原有的体系中,从而使其更加丰富和完善。

2.村小对乡村文明有着“筛选”作用

现实生活中,提到乡村文明,首先映入人脑海的是“淳朴”、“勤劳”、“善良”、“真诚”等美好的词汇,但是,也有些不好的词汇,如“愚昧”、“封建”、“落后”等。这些词都是对乡村文明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或突出特征表达,而村小的存在恰恰可以借助以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基本价值观建构和思想转变,帮助村民把那些落后的或者旧有思想中糟粕的残余消灭掉。村小在教导学生的同时,也影响着一个个家庭,若是村庄里的每一个家庭都能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坚决摒弃传统的乡村文化中那些不合时宜且阻碍人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习惯,就能够筛选出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能让村民们更好地生活的内容。

3.村小催生了新的乡村文明

村小像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古朴的乡村,一头接着繁华的都市,这就使得它成为两种文明交汇融合的最佳场所。村小处于乡村中,对乡村文明的细枝末节十分清楚,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乡村中的优势是什么,又缺少些什么;村小又是乡村中最接近城市的地方,这里的“近”指的不是地理位置上的近,而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接近。城市的发展走在乡村发展的前面,所以,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些值得乡村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反过来,乡村的地理环境、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风土人情又与城市有巨大差异,城市的成功经验无法全盘照搬,这个时候村小除教育教学外的另一作用就得到了体现。村小不仅仅是一个小型的教育机构,更是村民们接触外界、了解外界的直接通道,通过这个渠道,村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它可以吸收村民们自己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创造的文明,也可以吸收那些来自都市的新文明,实现古朴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甚至可以根据村庄自身的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三)村小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时效,是因为乡村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乡村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乡村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3](P57)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期,乡村教育与农业、农村的关系只能更加密切,更好地相互促进。只有农村支持和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育才可能反哺农业;反过来,也只有乡村教育承担起传承乡土文明促进农村文明化发展的重任,农村才能真正焕发新颜,乡村教育也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农村最终要达到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的后三项都是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前提,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是由村民们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思想素质决定的,只有提高乡村整体的人口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4]村小是乡村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充分拓展和发挥村小对文化建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有助于新农村文明村风的建设。

1.村小的发展影响着文明村风的形成

作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村小要承担复杂的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也决定了它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和社会性的根本特征。为学龄儿童提供优质、便利的教育服务只是村小的基本公共职能,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性的文化建设职能,包括教化民风、更新传统习俗、转变村民道德观念等。如此看来,村小是乡村社会文化的实体机构,也是乡村中的重要文化设施,承担着村庄文化建设和促进文明村风形成的重任。

村小贴近村民,了解乡村实情,并且比村民们更熟悉各种规范和制度。因而,村小在新农村村民规范等同类型制度或规范的制定上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向家长们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且村小一般处于村庄的中心地带,有利于村民们的集中,还可以借用村小的硬件设施(比如会议室、教室、操场等教学场所),让村民们参与到规范的制定中去,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

2.村小带动村民们形成新的生活习惯

村小是孩子们最集中的地方,村小附近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连空气中都有快乐的分子在跃动,即使是那些离村小稍远一点的地方也不会脱离村小的影响。因为,在村小上学的孩子都是走读生,每到清晨、傍晚就可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那些快乐的身影,他们把欢乐播撒在乡间芬芳的土壤中,也让辛勤劳动的人们分享他们的喜悦。在不知不觉间,村民们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习惯,也会随着村小孩子们的作息时间有所改变和调整,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丝丝新意。

当然,村小对村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仅如此,它还能进一步影响并提高村民素质。作为一个村庄的文化聚集地,村小几乎掌握着村庄的文化命脉,而村小中的学生们更是这个村庄的未来。正是由于村小在村庄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对村民们有着无法超越的影响力,为村小带动村民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孩子又何尝不能成为父母很多方面的老师呢?陶行知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倡“小先生”教学,既然孩子们能做好同龄人的“小先生”,也就可以做好父母亲的小老师。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通过建立“小小广播台”作为监督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平台,每天在一定的时段由“小主播”对村中实事进行点评;利用周末筹办一些文艺活动或是亲子类的比赛,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成立“普法小队”,号召村民们学法、守法;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为家长们做好爱护环境的榜样;还可以为村民们提供免费的信息技术培训等。通过各类活动的长期熏陶,不仅可以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帮助村民们告别陋习,倡导新风尚,树立科学、文明、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

二、当下村小面临的生存困境

虽然今天已经进入所谓的“后撤点并校时代”,但村小依然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在“撤点并校”余波和城镇化进程继续快速推进的双重挤压之下,村小的生存与发展更加面临重重困难。

(一)村小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快速减少的危机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原有的“村办小学”格局逐渐难以为继,部分省份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在小范围内逐步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5](P1),乡村教育进入“撤点并校”时代,众多县区的村小直接进入了“全军覆没”的时代。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目为512 993所,2009年为234 157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78 836所,总量减少了一半以上。[6]到2012年国务院叫停撤并之前,教育部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小学仅剩169 045所[7](P526),2013年下降为140 328所,不足2009年学校数量的28%。[8](P526)虽然“撤点并校”政策已被叫停,学界普遍认可了“后撤点并校时代”概念,但那些倒闭了的村小已带走了乡村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风景,而且这一现象仍在延续。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断增多,农村的青壮年几乎都涌向大城市去“讨生活”,只留下老幼病残在家,致使农村成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集中地,也使得农村人口急剧凋敝。在打工潮的带动下和城市文化的感召下,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地位与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成为一项既迫切又志在必得的追求。在此形势下,一支大规模的农村“二代流动大军”——流动儿童大举向城镇迁移的新时尚随之形成。[9]这些孩子的离开,使得乡村小学的生源大量流失,一些本就规模不大的村小人数越来越少,多数学校逐步演化为“空巢学校”。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许多村小无奈地遭遇了灭顶之灾。

(二)村小被认为教学质量不高的尴尬

在“撤点并校”背景下,村小应该何去何从亟需探讨。相比而言,撤点并校中合并后的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方面比村小具有明显的优势。教育资源的集中配置使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可以有更多选择余地,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合并在一起,可以开齐小学阶段规定的全部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原来部分村小因为教师过度缺乏而只上语文和数学课的不足。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些学生可以和更多的同龄人一起学习、游戏,可以学以前被认为不重要的音乐、美术等有趣的课程,也可以读到许多精美的课外书籍,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10],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更有利。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初衷是要优化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可事实却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合并后,教学质量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由于部分地方投入的资金不足,一些学校合并后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做到相应的改善,这使得原有的“小班额”优势被打破,班级人数激增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合并后的学校教师多来自于被撤并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旧,又难以补充优秀师资,弱化了合并的师资优势;一些合并的学校建立了住宿点,但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教师们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参与学生的生活管理,挤占了教师们的教学科研时间,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家长们所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学校教学设施优良、教师学历高等优势条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并刺激着他们攀比的心,致使他们盲目地认为城镇学校肯定比破旧的乡村学校教学质量高,孩子到了城镇学校肯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或者考上更好的学校。所以,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家长们普遍认为给孩子提供城镇教育条件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和对自己最好的安慰。他们万万没想到,一部分原来在农村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较高的孩子,到了城镇,面对“灯红酒绿的繁华”时,一下打破了自身的宁静,反倒失去了自身的优势。

在政策、社会发展趋向和传统观念的多重挤压下,村小如今正经历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是从乡村的文化舞台上撤退,还是继续在乡村中蛰伏,这个问题的答案尚在探索之中。不可否认的是,乡村的人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家乡随着村小的消失而凋敝或成为文化荒漠,他们还寄希望于村小,期待村小能为乡村文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村小不能消失,而应实现多元发展的华丽转身。

三、让村小更好地为乡村文明建设服务

“乡村学校作为农村少有的文化机构,是几千年来人类得以传递和延续的源头。过去乡校那悠扬的钟声既是孩子们上课的制度要求,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作息表,既是村庄生机的宣扬,更是乡村文化的载体。”[11]村小经历布局调整后,正处在一个缓慢发展、逐步前进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村小的建设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发展村小,并让村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努力做到两者的携手并进是协同发展的要义。

(一)围绕乡村文明与文化调整办学理念

1.端正办学思想,提升村小对乡村文明的作用

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主要原因与人们对乡村教育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有关。对乡村教育功能认识不准确,只看到村小对孩子们的教育,没有进一步认识到村小还是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动力,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总是把教育摆在经济发展之后。再者,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心想要孩子脱离农村,把村小的教育看成是学生进入都市的阶梯,一心追求考试分数的增加,只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对公民基本素养的提升则不管不问。并且在大多数人看来,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最直观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少把其他因素考虑在内。要保证村小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克服并改正这些错误观念,努力拓展村小的功能,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忘提高村民素质,推动乡村发展;树立全面发展观,摆正心态,使乡村教育的发展同乡村文明发展相协调,不能“富了腰包,穷了精神”;完善乡村教育评价体系,对村小的评价不单单要看学生的升学率,还要综合考虑其对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2.传承乡村文化,走特色办学之路

正确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应该是村小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首先应当善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其次应善于弘扬和创新地方文化。[12]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村小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乡村文明的支撑和指引,没有乡村文明的乡村教育就好比是失去灵魂的空壳。因此,在乡村教育中需要扩大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度,使乡村文化的意蕴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体现,使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互相促进。“新课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要求实施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乡村文化资源,通过这些课程既可以体现地方办学特色,又能密切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乡土情怀,还可以传承乡村文化,避免乡村的文化链条断裂。[13]

3.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生与家长的共同进步

家长是乡村文化的主力军,还是学生培养的重要支柱。因此,村小发展中家长的全力支持不可缺席。村小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共商学校发展大计。陶行知在晓庄进行乡村教育探索时,就曾开办家长学校,教父母如何做好家长,也教他们一些文化知识,还聘请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为兼职老师,参与到村小的教学活动中。这些举措值得借鉴,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家长教育子女观念的转变,让家长从中体会到学校教育的不易,进而更加支持学校的发展。另外,农民之中不乏百工之能者,这部分能者是村小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资源,学校可以通过为他们建设工作室的办法,把他们请进学校,既可以通过师徒制给一部分有兴趣的学生传递技艺,又可以为全体学生提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更可以加强家校联系。

(二)基于乡土特色和资源改善村小办学条件

1.加大政府投入与加强乡土资源运用并行

乡村教育的发展缓慢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有关。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读物……这些要求看似不高的条件,却还是许多乡村孩子们心中的一个梦。它们虽不是影响村小教学质量提升的决定性因素,但也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要想让村小在乡村文明建设中有所建树,必须要保证村小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把乡村孩子的梦变为现实,因为美观舒适的校园环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乡村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省级统筹中必须优先保障村小办学条件,优化资金,保证村小能够获得和城镇学校相同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办学资金。另外,在呼吁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村小必须学会自救自助,农村虽然相对贫穷,但是,无尽的乡土资源本身也是城市学校无法享有的丰富教育资源。所以,村小需要用极少的资金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尽可能地利用本土资源美化校园环境和补充教学资源。

2.用好相关政策和资源,提升村小教师质量

村小是一个村庄的文化中心,村小教师自然就是乡村文化的先进代表,应该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事实上,一些村小的教师却不能胜任这个任务,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得不到更新,不仅影响了村小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削弱了村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要发展教育、推动乡村文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不可缺。加快村小教师成长与提升计划中,在职培训势在必行,除了“国培计划”中的乡村教师培训,还应该加强驻地高师院校对村小一对一的量身定做培训和长期帮扶,为村小教师的成长提供便利;另外,还可以让城镇优秀教师到村小中实际指导村小教师教学活动,切实帮助村小教师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实现城乡教学一体化。[14]村小还可组织一些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或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做评委,刺激村小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此外,要借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的实施,呼吁尽快提高村小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村小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一心为村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村小教师能够安心追求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村小执教,保证村小教师的来源。

总之,为了挽救乡村文明,必须重新认识村小对乡村文明的作用,在保护好现存村小的前提下,适度恢复部分已被撤并的村小,重塑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信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村小的文化支持,对乡村文明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契机,村小的发展应紧抓机遇,办既能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又适合农村孩子成长需要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我们的信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 林建.西部农村“两基”攻坚与文化协调发展战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 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 谭细龙.论乡村小学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农村教育,2007(12).

[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6] 石城客.日均消失64所村校是沉重的提醒[N].西安晚报,2011-12-25(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9] 龙宝新.村小“消逝”现象的文化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10] 陆世德.应充分考虑乡村文化的传承[N].中国教育报,2011-08-25(1).

[11] 李向东.“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应对路径[J].教育评论,2013(5).

[12] 王标.村小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乡村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3-01-25(6).

[13] 孙刚成,翟昕昕,马婷婷.村小恢复重建的必要性及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9).

[14] 孙刚成,田玉慧,王安新.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15(1).

[责任编辑:况琳]

收稿日期:2016-04-21

作者简介:孙刚成,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延安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翟昕昕,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荣,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中心小学教师。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模式调查研究”(ZDKT1515)。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16)03-0019-06

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16.03.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and Rural Civilization

SUN Gangcheng,ZHAI Xinxin,YANG Rong

Abstract:As the basic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rural areas,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not only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village children, but als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era of “The Movement of School Closure and Merge”,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are facing the crisis of disappearing in all because of their weakness and low-quality. To re-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and rural civilization can help people know that the values of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are not only on educating village children, but also on the native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 and continuit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peasants and village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are closely related, it can also be sai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truly build a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without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promoting the civilization of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Therefore,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have to use the local vocational talents and the abundant local resources well to run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new their endless vitality on the basis of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Key Words:village primary school; rural civilization;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猜你喜欢

村小乡土文化
坚守村小23年,爱心留乡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持续空心化现象研究*
——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
村小的时光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丰城市招聘21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小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