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对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016-02-05匡婕
匡 婕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中山 528400
湖湘文化对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匡婕*
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湖湘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并对近现代史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化流派。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深受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以“求实”“重行”为特征的湖湘文化是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纽带。
关键词:湖湘文化;毛泽东;马克思主义
客观地说,由于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当时阅读的马列著作并不是很多。但他一开始革命活动,就注意把研究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学以致用的特点,是与以“求实”、“重行”为特征的湖湘文化氛围的影响分不开的。
湖湘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并对近现代史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化流派,经明末清初王夫之等人的倡导而逐渐发扬光大,并培育了一大批对近代中国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湖湘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喜空谈,而崇尚经世致用之实学,反对“多寻空言,不究实用”,①提倡“行先知后”,“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故学者不可置重于实行也”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不可能不受上述文化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实事求是”作为校训赫然镌刻于校门口,后来这四个字被概况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对岳麓书院出身的王夫之、曾国藩、杨昌济等人十分推崇,特别是在其师杨昌济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实践效果和行动,“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闲户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③。认为“解甲物而有通乎乙,思此理而有会乎彼……万象之众,息息而相近,是谓知觉类化”④。就是说不能只从书本上、而必须从实际经验中去解甲通乙,由此及彼,以达到“知觉类化”,也就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在这种经验理性的支配下,毛泽东很少沉溺于纯理论的研讨和思辨。对于五光四色的新思想、新流派,他总是用其特有的经验理性或实践理性加以评判和选择。例如在评介罗素思想时指出,“罗素……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但我对于罗素之主张,有两句评语: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⑤。不仅如此,观察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许多文章,也大都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作出论证和解决方法。例如,他在《体育之研究》中首先就提出:“自有生民以来……无不知自卫其事者”⑥,以此说明体育的重要性。在《民众的大联合》中,一开始就说“国家坏到了极处,人民苦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⑦。日后毛泽东的许多思想,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首要的和中心的问题”、“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以及许多政策的制定,也都是从实际出发和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纵其一生,毛泽东个人性格中,除不惟书、不惟上的强烈反抗精神和不拘一格、不落俗套、不受束缚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外,最重要的就是既定则行,绝不迟疑的知行合一的实践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而且是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的实践指南,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革命”和“实践”与湖湘文化的“务实”、“重行”高度契合,使深受湖湘文化浸润的青年毛泽东在对各种主义、思潮的研究、比较和鉴别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期间,他阅读了不少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最重要的有《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他曾回忆说,对这三本书“印象特别深,帮我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解释,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过”⑧。在这一时期,他还读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列宁的几部著作,《新青年》和《共产党》等这些提倡“革命”与“实践”的刊物都是他的必读之物。
可见,源于湖湘文化“务实”、“重行”传统的实践理性或经验理性对于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和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胡宏.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124.
②杨昌济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65-366.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581-587.
④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587.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5.
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65.
⑦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338.
⑧[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游记.1979:134.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200-01
*作者简介:匡婕(1989-),女,汉族,硕士,从事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