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及演唱诠释

2016-02-04张展光

黄河之声 2016年6期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诠释演唱

张展光



《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及演唱诠释

张展光

(石家庄市第六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激昂的斗志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前进。这首声乐作品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幸福美好的今天,都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鼓舞着人心,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功能。《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经典的声乐作品,展现了丰富的音乐特征,塑造了多元的音乐形象,在演唱的二度艺术创作中也充分彰显了红色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音乐;特征;演唱;诠释

一、《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分析

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通过鲜明的音乐创作手法塑造了顽强拼搏的船夫形象,这也体现了中华民众的民族气节。船夫与海浪的搏斗,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体现,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了这首作品奋进的情调,感染了每一个听众的心灵。第二乐章《黄河颂》表面赞颂了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实则是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歌颂。母亲河黄河哺育了黄河岸边的儿女,给予了他们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斗志,凝聚了不朽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在雄浑的音乐旋律中,营造了意韵深远的音乐意境和高尚的情操。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通过鲜明的音乐节奏的变化,打造了独特的音乐空间,描绘了黄河泛滥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音乐的跌宕起伏恰如中华民族曲折的发展之路,中华儿女却不畏艰难守护家园。创作者们用音符作为战斗的武器,体现了不屈的斗争精神。第四乐章《黄水谣》这首作品音乐旋律优美、音色深沉,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情感。通过音乐情绪的对比,展现了黄河岸边民众生活的变化,由幸福变为苦难,群众借助悲壮的唱腔,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憎恨。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以问答形式展开,通过对唱的演唱形式,展现流浪落魄的民众形象,而他们的不幸遭遇也正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写照。音乐旋律平实质朴,却又打动人心。第六乐章《黄河怨》音响独特,音乐充满了戏剧性,音色宽广而具有穿透力,音乐旋律行进缓慢,鲜明的塑造了人物的悲惨形象。在妇女如泣如诉的演唱中,激起了大众的愤怒,发誓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体现了苦难中的人民群众开始反抗,在激昂的旋律中,大家拿起武器,抗击敌人,护我家园。音乐节奏铿锵有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嘶吼,保卫黄河,保卫家园,保卫新中国,为战斗融入了无尽的力量。第八乐章的大合唱是结束曲《怒吼吧,黄河》,这首音乐塑造了气势昂扬的音乐空间,振奋人心的音乐旋律高度概括了整部大合唱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力量,在音符的激烈碰撞中,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怒吼声中,民族力量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展现了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斗志。

二、《黄河大合唱》的演唱诠释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八个乐章演唱形式非常的丰富,有独唱形式、对唱形式、合唱形式等。这部作品完美的呈现了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气势浑厚、意蕴深远,彰显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群众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心理体验。《黄河船夫曲》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非常巧妙的借用了黄河岸边船夫号子的音乐材料,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将黄河边船夫与大海搏斗的场景淋淋尽致的展现了出来。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唱腔的风格处理,给观众营造了壮观的音乐空间。《黄河颂》采用的是独唱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河真挚的赞美之情。这一首声乐作品主题风格鲜明,在男中音的演绎下,充满了澎湃的情感,尤其是唱段中的音色变化和特有的甩腔的处理,使音乐在宽广的气息中展现了激荡人心的情感,犹如黄河奔流之下昂扬澎湃。《黄河之水天上来》采用的是配乐诗朗诵的艺术形式,借助伴奏营造雄浑的艺术背景,在如歌如诉的音乐衬托下,通过对黄河的赞美来体现中华儿女坚定的信念和对民族的热爱。

《黄水谣》采用了合唱的音乐形式。这部三段体的声乐作品中,展现了创作者高超的音乐才华,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了黄河岸边群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家园的热爱和深情。在这首作品中,借助音乐织体的变化产生对比,先是展现了黄河岸边群众的美好生活,安宁和祥和的音乐旋律。后在中段音乐色彩变得悲伤和凝重,情感压抑而悲凉,充满了戏剧性色彩,尤其是群众的血泪控诉,将这首作品推向了高潮。《河边对口曲》采用了二重唱和混声合唱的形式。在这首作品中非常丰富的融入了民间音乐的内容,尤其是对本地的音乐元素进行了巧妙的借鉴,使整首声乐作品在演唱中体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格,使音乐风格更加贴近百姓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需求。

《黄河怨》采用的是独唱的形式。这首作品由女声来进行诠释,音色深沉、意韵凄婉,音调哀伤,描述了一个失去至亲之人妇女的悲惨心声。《黄河怨》是这部声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不仅音乐演唱的技巧性很强,而且情感性也最为突出,对演唱者的艺术诠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怒吼吧黄河》采用的是混声合唱,气势雄浑。这首作品的节奏鲜明、唱词感人,万众呐喊的吼声形成了气吞山河的气势。仿佛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万马奔腾的激奋中展现了中华儿女的万丈豪情和坚强斗志。

三、结语

总的来说,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剧作,不仅充满了叙事性和抒情性,也用音乐手段描绘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时至今天,当我们再来分析这部作品,依然被这部作品高超的创作手法和澎湃的艺术情感所感染,对《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分析和演唱诠释对于声乐表演和教学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黄河大合唱诠释演唱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黄河大合唱》在新时期的审美价值及重要意义
《黄河大合唱》与桂林文化抗战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