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2017-01-13孟婷
孟婷
〔摘 要〕本文从纤维材料起始多元认知、诠释影响当代生活以及激活科学创新等方面入手,阐述当代纤维艺术创作动态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纤维艺术 材料 诠释 激活
纤维艺术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人类自从懂得营造,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劳动、休息、娱乐等都有纤维衍生品的形影相随。随着岁月的更迭、时代的发展,纤维材料就其艺术的地区性、功能性、文化艺术性、自然性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美学作用和人文社会作用。由于纤维艺术从感性和理性的内涵与外延上由色彩与造型感应推移进入视觉感应,起着全方位艺术辐射的社会人文感应,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精神感受和社会格调。当代纤维艺术蓄积勃发,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也在“当代纤维艺术的回归” 中发生着变革。当代纤维艺术材料的“可能性”业已成为纤维艺术创作最关键的部分 。
一、纤维的起始环境因素和独特艺术语言的锤炼
纤维艺术起源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以羊毛线为材料运用传统纺织技艺表现或临摹绘画的模式制作壁毯和地毯工艺品。纤维制作艺术非常讲究格律,格律构图是一种重要的构图组织方式,在壁毯和地毯的生产发展史中,以西方的引入为契机,东方的发展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也是构图格局由格律到非格律逐渐演化的华丽转身过程。如最典型的米字格基本骨架,骨架两侧装饰纹样对称,正中心用脚大体量的装饰纹样组成一个“夔龙”,四角分别用词语中间部位体量的装饰纹样构成“角云”,这种布局方式的外围有宽窄不同的三种边,每条边都辅以两根“线道”。此三种边依据其位置和作用分别为小边、大边和外扎边;另外也可找到相对稳定的“四个点”,就是“角云”所在的位置,角云处在对角线上并靠近大边的边框位置,借助于靠近角的平衡力和对角线的轴心作用,构成稳定与平衡。四个角云各占一方,既被中心点吸引,又保持与中心点夔龙的等间距关系,同时四个角云之间遥相呼应,使得整个构图稳固、平衡。随着时代的更迭,渐渐的东方纤维艺术受法国古典宫廷艺术的影响,同时又由于时代审美情趣的提高,大趋势的纤维艺术构图还是讲均衡格律,但在局部的装饰纹样上有了不求均衡的形式出现,其间纤维艺术工艺品虽然也有夔龙和角云,但角云常与大小边界为一体,从而破掉了全封闭的边与线拘谨关系,甚至有时线道也不要,用装饰纹样本身来充当大底与边之间的色彩分界线,在装饰纹样的组织中,采用大量的曲线,这样使得同时期纤维艺术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和运动感,在均衡中凸显活泼、奔放和华丽的视觉特征。另外,环境因素还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宏观因素,就是指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季节变化等;其二,就是建筑风格、室内布局、空间尺度、光照效应、家具色调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林乐成先生将纤维艺术从欧洲的贵族殿堂带到了文化艺术蓬勃兴起的中国,国内纤维艺术从传统工艺美术中脱颖而出。十年的蓄积,从2010年、2012年两届纤维艺术双年展“从洛桑到北京”展出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众多艺术家们在中国传统纺织艺术的积淀中,表现着对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的热情。丝、羊毛线、纺织布、人造纤维成为创作的重要材料,传统的刺绣、缂丝、手工绾结栽绒、簇绒工艺、手工编结成为构成材料语言的主要技艺手法。纤维艺术作品展现出可贵的中国样式。艺术家热衷于以材料的手工编制表现自己的画作,其纤维装饰纹样的处理过程中艺术家很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延展性,对边沿线的处理组织自成一体,按规律行笔,不受中轴线与对角线的制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东方式的纤维艺术工艺品制作风格的形成,是与早期的生产使用这种纤维艺术制品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息息相关的,与此同时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构成了丰富的肌理与表现语言,也是“洛桑双年展”一种可贵的本源回归。
“可惜的是,在这些珍贵的实践中,不乏少数的纤维艺术家们没能深刻地理解他们所争相效仿的技艺中的理论基础之间的关联。同样地,他们虽然在纤维艺术领域中呈现出空前的实践热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理解自己所采用的媒介所含有的与生俱来的各种可能性,以及他们选择纤维艺术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对于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如何摆脱画作式的束缚,如何升华传统技艺对材料的审美表现,那么“从起点再回到起点”就显得很有必要和极为有意义了。
二、纤维质地的造型色彩和功能需求
纤维艺术以其特有材质魅力与极富魅力表现形式成为最贴近生活且极具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让人们更加了解、热爱和投身纤维艺术。艺术家们对纤维艺术创作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有关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与技艺的探索与实践,更加提升了纤维艺术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性。在纤维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基于大量的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在传统材料中使用的各种新的工艺和表现手段的不断创新,呈现出纤维艺术多元的包容性与开放的状态,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更加展现出时代的气息与魅力。
林先生用跨界为纤维艺术带来新的形象特征和表达方式。其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众多艺术家的广泛参与互动下,新型材料不断出现的同时传统媒材仍被广泛使用,通过艺术加工转化为新型的空间塑造、形态表达的材料语言成为当代纤维艺术的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这种材料语言的变革为纤维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一,材料语言的创新为纤维艺术创作的主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时为艺术家喜爱并实施到作品中的彩花式和素凸式的构图,是最为活泼、自由的构图形式了,其组织结构受中国花鸟画影响较大 ,不讲格律、不受各种大边、小边、外扎边和线道的束缚,构图有意避开正中心部位,常以两三个不规则散点式为布局的装饰纹样组成,构成一种变化中的平衡感,体现纤维艺术的灵秀、清爽、优雅、活泼的视觉情调。再者,新型的材料语言造就了纤维艺术作品形态特征,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均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纤维艺术的形象特征和表达方式。新型材料语言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纤维艺术的认知与创作观念,丰富了纤维艺术的创作方法。一般说来,环境尺度大的比环境尺度小的纤维艺术品在运用色彩时有较多的余地,因为观者的视觉与纤维艺术品体现的色彩有一定距离,自然会产生空间效应,纤维色彩可艳可素、纹样可大可小、质感可粗可细,递 进产生不同的艺术韵味和风格。以此类推从单纯的观赏到互动式接触,从艺术品到产品化,诠释出纤维艺术特有的艺术品格与价值。
三、纤维在文化生态中的激活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有的造型语言。纤维艺术区别于绘画、雕塑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兼备工艺和材料的属性,材料、技巧和观念成为纤维艺术关键所在。在认知观念的指导下,如何运用独特的技艺构成具有表现力与创作力的材料语言,成为当代纤维艺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议题。
首先,对材料的重新认知。纤维艺术是工艺与材料并存的艺术形式,材料不仅是当代纤维艺术创作的媒介同时也是重要的创作内容、语言和主题。对材料的重新认知包含了对传统材料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物理属性与审美属性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新材料的发掘,以及运用分解、重构和打散等新型技艺不断创新和丰富纤维艺术的材料语言魅力而体现纤维艺术品的无限活力。
其次,注重挖掘材料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充分发挥材料间作用力影响下所呈现的魅力与表现力。正如刘兴邦、吕航的作品《象外》,源自中国”“天圆地方”的古老思想,以圆为核心视觉元素,挖掘出纤维与光、摄影等其它媒材和手段结合所发散的全新美感。再如出居麻美先生的作品《辉煌的色彩》,将色彩瑰丽的现代塑料纤维与传统纺织材料运用传统的双股编织工艺相结合,展示出新颖和独特的材料语言与技艺。其三,材料与技艺的有机结合。材料是纤维艺术的重要载体,技艺是基于材料自身形态的艺术加工与表现,技艺的目标是要更加突出和展示材料自身的审美特征与设计的观念,两者不可或缺地构成了当代纤维艺术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征。
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当代纤维艺术从材料语言入手不断创新其形式特征与艺术形态,突破了材料在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隶属地位,这为纤维艺术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因此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并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与审美诉求。同时,纤维艺术具有无限广泛性和开放性,当代纤维艺术在汇集了国画、雕塑、油画、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多样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多元性和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装饰》杂志2013年第二期,引用“2013年度《艺术中国》”
[2]《装饰》杂志2010第三期,引用“2010年度《艺术中国》”
[3]赵哲.纤维艺术材料刍议[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月版
[4]王凯.纤维艺术的新视野—从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看中国纤维艺术的创意演进[J]. 2010度《装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