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2016-01-31李金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肠外营养重症患者护理

李金平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盘锦 124010)



重症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李金平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重型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感受。方法 把本次探究的40例重症患者依照随机分配的办法,分成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以及肠外营养护理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形式的营养护理,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采取专门的肠外营养护理,对肠外营养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然后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治疗之后可知,进行肠外营养护理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氧平衡、胰岛素功能、血糖等相关指标的状况显著优于肠外营养对照组的实际状况(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肠外营养护理的患者,可以使患者身体的各种指标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关键词】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护理

肠外营养(parentral nutrition,PN)主要是指通过静脉渠道为人身体内所必须的营养素提供代谢。但凡是禁止或者不利于身体康复地进行食物的摄入,超过5~7 d的患者,是肠外营养的适应证。重症患者使用PN,可以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所帮助,特别是在历经一些大型手术之后[1]。现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40例重症患者,对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探究课题所选取的40例患者皆是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肠外营养对照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30~50岁,平均年龄是(38.7±7.7)岁,肠外营养观察组患者共计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38~56岁,平均年龄(40.5±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地方并无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静脉选择:对于≤14 d的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可采用周围静脉,通常选择的是粗、直、血流比较顺畅的血管,对于套管针的选择,可以选择美国进口生产的套管针,它的套管壁非常清洁光滑,有着较好的柔软度。其操作技术非常方便,对于设备和护理的要求比较低,会产生的并发症较少。

1.2.2 配置营养液的技术:在配液之前,人工胃肠道营养液的成分主要是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混合溶液。但人工胃肠营养液又是作为真菌以及细菌的良好培养皿,微生物可以通过此培养皿得到生长繁育。倘若被污染溶液被输入到患者的身体中,将会出现十分消极的后果。为了使细菌可以尽量降低、真菌的污染尽量减少,护士需在人工胃肠营养液的使用当日,在洁净的状况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来采取配置溶液。配液过程中,一定要对无菌技术操作和“三查七对”机制进行非常严格的遵守。在配置溶液时必须要检查药品的相关名字、有效时间、瓶体是否存在有裂开的痕迹、瓶口是否存在松动状况、药液是否存在变质状况,对光检查是否存在沉淀、混沌、沉淀以及絮状物。禁用状况一般是发生异常时。在正式开始配液时,要详细阅读营养液配方说明,对操作程序要分外注意。

1.2.3 营养液滴注的观测以及护理:含糖量极高并存在于为场外的营养液,在输液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避免产生高血糖。一般是采用输液泵来对营养液进行管理,源于输注速度过快亦或过慢都有导致血糖产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这样对于营养物质的利用以及患者吸收是毫无益处的,甚至有产生低血糖反应亦或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等其他代谢并发症的可能性。为防止导管扭曲、阻塞等,输液瓶内的液体不能滴空,这是为了预防空气造成栓塞。倘若患者产生心慌、出汗、恶心、胸闷以及寒颤、高热等病况时,必须快速将病因查明,向医师说明情况,并给予对应的处置。

1.2.4 并发症的护理: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并发症,一般常见的有血胸、气胸、空气栓塞、臂丛神经坏死、劲动脉亦或锁骨下动脉损伤、导管出现扭曲亦或折断等,护士应该要对穿刺技术进行熟知,并在治疗过程中,增强巡视力度,对于非正常状况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作为肠外营养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十分严重时会导致坏血病。在对营养液进行配置以及进行穿刺置管的过程中,必须严谨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无菌操作是必须的,每天必须更换一次的是营养袋以及输液导管。在静脉营养液中的刺激性较强、高浓度的药物较多,静脉炎极有可能在此时发生[2]。

1.3 观察指标:研究过程过硬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平衡、血浆皮质醇、血浆胰岛素、血糖等指标的状况并作相关记录。

2 结 果

经历一段时期的研究观察之后,把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相应对比,可以据此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状况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

3 讨 论

作为一种发病时间突然的常见疾病,重症患者常常因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致死率而备受医学界关注,临床预后出现不良状况。因为患者处在一种应激性质的高度分解态势,大多伴有营养不良的状况。各类并发症也容易产生,需要进行预期有效的营养医治,助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总体水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意义[3]。我国医学会神经疾病诊疗指南和重症医学诊疗指导对此都有过相关说明。重症患者只需血流动力学处在稳定状况,就可以开始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因为重症患者大多处在昏迷状态时常产生吞咽艰难,肠内营养支持有引发误吸的可能性,进而产生局部感染。

参考文献

[1] 贺锦莉,虎荣荣,虎倩.重症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J].内蒙古中药,2012,31(3):133-134.

[2] 王淑红.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4):263.

[3] 韩清英.肠内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3,10(2):2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63-01

猜你喜欢

肠外营养重症患者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某中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