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2016-08-11沈礼利王明媚洪粉丹
沈礼利+王明媚+洪粉丹
【摘要】 目的 总结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的有益经验, 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9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9例。观察组实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应急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9%, 高于对照组的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施行系统化的应急护理措施, 能有效降低患者病重和死亡率, 减少危重病程,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转好。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79
呼吸是人类生存本能, 但多年来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严重失衡, 造成的大气污染长期损害着我国居民呼吸系统。特别是近几年来持续暴发大规模的雾霾天气, 由此引发的呼吸系统病症几率日益增多, 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呼吸内科是诊断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科室。随着呼吸系统发病率升高和重症患者的增多, 迫切要求呼吸内科改进日常护理作业模式, 不断提高对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水平。本文在总结分析多种应急护理措施有效性的基础上, 提出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针对性护理策略。现将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9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入院检查均未患有心脏、肝脏和肾脏疾病。重症标准参考院方临床诊断, 其中患有慢性气支管炎67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1例, 支气管哮喘33例, 支气管扩展19例, 肺癌27例, 肺炎11例。其中男103例, 女95例, 年龄18~83岁, 平均年龄(49.3±1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9例。
1. 2 方法 观察组施行多维度系统化的应急护理措施, 对照组施行常规应急护理措施。疗程持续8周(期间康复出院自动截止), 详实记录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并归入病历。多维度系统化的重症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是在总结呼吸内科临床应急护理的有益经验基础上, 全程应用多种技术化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段, 综合急救、饮食、心理和康复等方面的全方位护理措施。
1. 2. 1 采取全程全时跟踪护理 呼吸内科各类重症病情均具有突发急重风险, 对患者生命有威胁性较大。因此, 对观察组患者要有效利用医疗技术设备, 加大护理工作力度, 采取全天侯连续不间断的整体护理模式。以利于医护人员尽早发现发病征兆, 及时施用护理措施, 对救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2. 2 分阶段调整护理工作重点 根据呼吸疾病重症发展, 区分急发期、迁延期和缓解期特点, 运用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在重症急性发作阶段, 要确保呼吸道通畅, 实时监测血压、心律、脉率等重要生命指标变化, 注意某些关键药物使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 紧密观察呼吸顺畅性、意识清醒度, 准备好应急药物、除颤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供氧设备等必要急救用品。在病症慢性迁延阶段, 要注意做好祛痰、镇咳工作, 辅助患者变动到适当的姿势和体位, 提倡主动多进行咳嗽, [1]按需采取氧疗和机械通气护理, 及时清理分泌物, 防止和控制感染, 保持呼吸道净化和通畅。在病症逐渐缓解阶段, 要注重提高患者免疫力和疾病复发, 禁止吸烟、酗酒行为, 避免发生感染、过敏、受寒等, 保持一定的有氧呼吸, 指导患者锻炼膈肌运动, 做好自身呼吸功能复健。
1. 2. 3 给予人性化的心理支持 呼吸重症患者承受病症折磨的同时, 生命常常面临疾病的不确定威胁, 精神压力较大, 易形成焦虑和抑郁情绪。受限于仪器设备施用和羸弱的身体而长期卧床, 运动能力弱化、行动时有不便,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精神较为萎靡, 情感易受刺激。随着病情加重, 部分患者会对治疗产生疑虑和消极悲观倾向。所以, 护理中必须及时摸清患者心理变化, 及时作出心理干预。要讲解治疗方案的科学性、用药和仪器监护的必要性, 消除患者疑问和恐惧心理, 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要加强陪伴和沟通, 引导患者倾诉并释放压力, 消除焦虑和郁结的不良情绪;要真心体贴和关心患者, 熟悉患者性格和爱好, 逐渐消除隔阂感和孤独感,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 对患者家属要及时沟通并做必要的教育, 共同建立起患者的康复信心[2]。
1. 2. 4 营造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① 提供良好治疗保障条件。呼吸内科针对重症患者日常治疗和危重救护时需要应用多种精密仪器和生命支持设备,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用药治疗上要严谨规范, 对危重患者要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对各类药物要细心观察记录, 警惕患者不良反应, 并能及时做出调整。②医院及家属共建良好的康复环境。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特别需要关心和护理, 需要家属遵循医嘱配合院方积极帮助患者康复。首先, 针对患者身体虚弱、行动不便, 要静防坠床、动防滑倒, 确保室内区域的防护安全, 护理人员和家属要贴身陪伴。其次, 要保持个人卫生, 坚持用0.9%的盐水清洁口腔、清水清洁鼻腔、凉水清洁面容[3];要保持病房整洁, 定时通风、定期消毒, 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③要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 要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 禁忌高脂、高盐和辛辣刺激食物;要戒烟、戒酒、防过敏源[4], 家属要理解支持并以身作则。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重病患者危急症状完全化解, 呼吸通畅自如, 临床监测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生理体征得以完全稳定; 好转:重病患者危急症状有所缓解, 呼吸明显改善, 临床监测生理指标有向好趋势, 生理体征得到一定控制; 无效:重病患者危急症状明显, 呼吸困难症状持续, 生理指标和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疗程内两组康复患者达到医生建议出院时间, 观察组平均为(18.1±5.6)d, 对照组平均为(24.2±6.1)d。
3 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好坏直接关系患者危急重症的缓解和后期康复效果。重症患者应急护理策略涉及抢救设备操作、心理干预、饮食调理、康复指导等多方面, 应当围绕治疗效果, 综合多方面因素科学设定护理方案。通过两组对比试验结果可知, 较常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而言, 施行采取多维度系统化的护理策略, 能实时掌控患者病情发展, 及时做好病情突发意外变化的预警与应对, 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和致死率, 促进患者病症较快缓解, 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康复率和满意度, 缩短实际住院时间, 具备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同时, 对医护人员而言, 既需要遵循严密的工作流程和承担繁重的工作量, 又要求具备很高的能力水平和强烈的责任心。因此, 院方应当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 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护理模式的效益和潜能。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的重视与治理, 民众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但可以预见, 短期内呼吸系统疾病仍将呈现高发态势,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改善针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10):90-91.
[2] 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6(15):15-17.
[3] 罗敬蕊.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相应解决措施.医学信息, 2011, 1(23):78.
[4] 孔彬, 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8):334-335.
[收稿日期: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