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饲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

2016-01-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并发症

张 静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2)



鼻饲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

张 静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2)

【摘要】目的 探讨鼻饲的潜在风险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脑出血及颅脑损伤后,由于吞咽障碍进行鼻饲的患者,总结其并发症发生的相关资料。结果 发现鼻饲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腹泻、便秘、呕吐、呃逆、误吸、高血糖、 低钠血症、鼻饲管堵管、鼻黏膜压伤等,其中,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结论 鼻饲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潜在着各种风险,临床上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减轻鼻饲并发症的危害。

【关键词】鼻饲;并发症;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多处于高分解状态,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尤其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常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1],又因为意识障碍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正常进食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时常采用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鼻饲的同时也潜在着各种风险,容易发生腹胀、呕吐、反流、误吸、腹泻、便秘、堵管、脱管、鼻黏膜损伤、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护士如何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预防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平均51.3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GCS≤12分,行气管切开29例,鼻饲时间9~27 d,平均15.4 d。

1.2 方法:采用硅胶导丝鼻胃管,于入住病房第2天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24~48 h后给予鼻饲流食,温度40~42 ℃,50毫升/次,6次/天;1 d后增至100毫升/次,6次/天,逐渐达到30~-400毫升/次,4次/天。每2周更换一次胃管,于另一鼻孔插入。

1.3 观察指标: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 果

腹泻23例,占38.3%;便秘13例,占21.5%;呕吐5例,占8.3%;呃逆3例,占5%;误吸2例,占3.3%;9例发生高血糖,占15%;6例发生低钠血症性,占10.0%;鼻饲管堵管0例;脱管0例;鼻黏膜压伤3例,占5%。其中,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

3 讨 论

3.1 原因分析:本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弱甚至消失,以及长时间卧床等,导致肠蠕动减弱、胃排空障碍、胃储留,就有发生腹胀、呕吐、反流、误吸的可能。其中呕吐占8.3%,特别指出的是,要注意与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呕吐相鉴别;呃逆3例,占5%;误吸2例,占3.3%;由于呃逆中枢、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受刺激及膈肌痉挛而发生呃逆,顽固性呃逆容易引起呕吐及误吸,不能忽视。

禁食患者,当大量肠内营养液进入胃肠道时,由于鼻饲液浓度、温度不当,或者对营养液如“整蛋白”不耐受,以及灌注速度过快等,会使胃肠道受激惹,导致腹泻。因为操作过程中污染、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也可引起患者腹泻。某些疾病的因素,如低蛋白血症时,消化道黏膜水肿,可出现腹泻。本组病例中,腹泻发生率较高,占居38.3%,应引起重视。

营养液黏度大、不均匀,药片未化开,冲洗管道不彻底,可引起堵管。脱管多因管路固定不良,致使躁动患者自行拔出或变换体位时脱落。长期留置鼻饲管时,可发生鼻黏膜压伤,本组病例中发生鼻黏膜压伤3例,占5%。脑损伤的危重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及脑性盐耗可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应注意加强监测。

3.2 护理干预措施:选择合适的胃管,导丝硅胶胃管内含导丝、弹性好,可以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对鼻及食道黏膜的损伤,特别适合意识障碍及留置鼻饲管时间长的患者。置胃管时,先将胃管平行进入鼻前庭2 cm,然后向内后下方缓缓送入,穿过鼻后孔时有落空感,在感觉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轻轻推进45~55 cm后,再送进 5~8 cm,以保证胃管头端的侧孔进入胃内,这是防止反流很关键的一步。证实在胃内后,于鼻外孔处做一标记,用2根线绳一端系住胃管,另一端挂于两侧耳后,可有效防止脱管及鼻外皮肤损伤。每次口腔护理时在管周鼻黏膜局部涂甘油,发生压伤时,调整鼻饲管的位置,局部涂红霉素眼膏,3~5 d即可痊愈。

餐前30 min胃肠减压,观察胃内残留量,当残留量≥150 mL时,暂停鼻饲,以胃复安1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效果优于肌内注射。然后进行吸痰,抬高床头30°~45°,鼻饲后继续保持此体位30~60 min,并避免翻身、吸痰等操作,拔管前训练患者带管喝水,直到吞咽反射完全恢复。上述事项是预防腹胀、呕吐、反流、误吸的有效方法。当发生反流误吸时,应将患者置于头低右侧卧位,扣背、吸引,并连接胃肠减压。误吸有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可能,需要高度重视。

营养液应现用现配,浓度由低到高,逐渐加量,温度39~42 ℃,推注时间20 min,容器用后灭菌。食物残渣聚留在管内外壁上,细菌繁殖,会引起腹泻,所以应每隔2周更换一次胃管[2]。本组病例中腹泻率发生较高,需继续探索。对于菌群失调患者,可鼻饲管注入地衣芽孢杆菌制剂,但所有病例都采取654-2 1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其他注射法。

长期卧床、液体不足及流食中纤维素低等都可引起便泌。通过增加蔬菜、水果汁、进行腹部环形按摩、应用开塞露等即可解除问题。

异丙嗪2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针的机械刺激联合药物的作用,并经过经络扩散,可持久发挥作用,对于解除顽固性呃逆非常有效。

迄今为止,胃肠道在免疫防御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胃肠黏膜结构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3],通过对鼻饲潜在风险的探讨,意在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减轻鼻饲并发症的危害,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吴国豪.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4):206.

[2] 朱玉芹.鼻饲硅胶胃管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1,16 (12):712.

[3]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36-0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