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6-01-29冯玉花张小娥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52470
冯玉花 张小娥(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247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冯玉花 张小娥
(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2470)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临床疗效
产后出血是临床中孕产妇分娩期的最严重并发症[1],患者发病率高,占分娩总数的2%~3%,患者多发病于产后2 h内,且24 h内出血量≥500 mL,严重威胁到孕产妇生命安全,是近年来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为进一步研究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选取56例产后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于产后2 h出血量≥500 mL[2];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4.2)岁,孕周32~42周,平均孕周(36.2±3.8)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6例,正常分娩11例,剖宫产17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例,胎盘植入1例,羊水过多6例,巨大儿7例,胎盘粘连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7±4.5)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36.4±3.3)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7例,正常分娩12例,剖宫产16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胎盘植入2例,羊水过多7例,巨大儿6例,胎盘粘连4例;排除由于早期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者和对治疗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所有患者分娩后,分别对出血量进行称重,观察患者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当患者2 h出血量≥400 mL或者24 h出血量≥500 mL时,均给予患者缩宫素10 U混合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给予患者200 μ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给予患者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和止血效果,可重复注射,两次注射时间可间隔≥15 min;两组患者治疗后,若患者依然存在出血症状,可给予患者子宫腔填纱,24 h后先进行缩宫素静脉注射,之后取出填塞的纱布,行抗生素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采用称重测量法计算患者产后出血量,先将接生用物进行称重记作A(g),接生后再行称重记作B(g),出血量(mL)=(B-A)(g)×0.95(m/g)。
1.4 疗效判定:制定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子宫显著收缩,出血量大大减少[3];有效:治疗后患者子宫收缩情况良好,出血量减少;无效:治疗后患者子宫无收缩,出血量无减少甚至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本次研究所收集的两组数据均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证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中19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患者中1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5.7% (24/2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出血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为(223.35±35.4)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36.46±45.7)mL,对照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为(358.49±48.72)mL,产后24 h出血量为(438.25±59.48)mL,两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泻和面部潮红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2/28);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和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6/2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一般来说,临床中将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24 h后内孕产妇阴道流血量≥500 mL者,患者多于产后2 h内发病;产后出血患者多发病于三个时期,即娩出胎儿至娩出胎盘之前时期、娩出胎盘至产后2 h时期以及产后2~24 h时期等[4],大多数患者多于前两期发病;产后出血是现阶段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一旦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预后严重,如果患者休克时间过长,即便经临床抢救成功,患者也很有可能发生多种严重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产后出血患者发病原因主要在于:①宫缩乏力,当孕产妇将胎儿娩出后,胎盘子宫壁剥离并排出,导致患者宫壁血窦异常开放造成出血症状,且由于患者宫缩乏力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是现阶段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②软产道损伤,当孕产妇子宫收缩力过强,胎儿过大以及产程进度较快时,易引发胎儿尚未娩出时孕产妇宫颈或阴道已存在裂伤,可上延达穹隆、阴道旁间隙,甚至到达盆腔而致患者大量出血;③胎盘因素,包括胎盘剥离不全、嵌顿、剥离后滞留、植入、残留以及粘连等多种因素,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宫缩,引发患者产后出血;④凝血功能障碍,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凝血功能障碍多是由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也有少部分是由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5],可严重影响凝血功能,造成血凝障碍或产后血不凝,止血效果差。临床中产后出血患者最典型特征为阴道流血过多,多发生于胎儿娩出2 h内,也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二者兼具,患者阴道流血可为短期流血,也可长期持续性流血,一般呈显性,少数呈隐性,患者产后出血症状的轻重需视具体失血量、流血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贫血等情况而各不相同,若患者出现短期内大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所以临床中需要对各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评估出血量并进行积极救治。临床中产后出血的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法,主要治疗原则为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并控制感染,主要治疗药物有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米索前列醇是最早进入临床的合成前列腺素I的衍生物,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强,具有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还具有E类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能够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和宫内压,但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较多,限制临床疗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也称为欣母沛,是一种处方类药物,本品能够软化并扩张宫颈,半衰期较长,生物活性较强,主要于治疗中期妊娠流产、晚期足月妊娠促子宫颈成熟以及引产等,通过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可刺激妊娠子宫肌肉收缩,在胎盘部位发挥止血作用,应用于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米索前列醇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能够迅速止血,增强宫缩,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文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C):57.
[2] 梁红烂,石洁花,陆倩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 (11):28-29.
[3] 贺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6):47-49.
[4] 余健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注射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合并低蛋白血症治疗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 (8):1112-1113.
[5] 阴丽红,左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 (24):187-188.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2-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