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
2017-01-09刘妍
刘妍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送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39例实施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小时出血量与24小时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23.08%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采取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宫腔填纱;米索前列醇;剖宫产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妇妊娠期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从产妇生命健康角度考虑,需采取有效治疗处理方案。本次将7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探讨宫腔填塞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7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我院,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年龄分布在23岁到39岁,平均(31.8±1.3)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3例;孕周为38周到42周,平均(41.6±0.4)周。对照组39例年龄分布在24岁到38岁,平均(31.9±1.4)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4例;孕周为38周到42周,平均(41.5±0.5)周。在基本资料上,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治疗方法,即采取热的盐水纱布垫压于患者出血位置,并对患者子宫与宫体进行按摩,静脉常规使用缩宫素及止血药物;并使用八字缝合止血部位,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等;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以此起到防感染的作用。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添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手术者需用一只手将患者子宫固定,另一只手用卵圆钳夹朝医用纱布垫一端,然后进行填纱,从患者子宫切口位置送入,然后填塞子宫底部,在填塞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填塞到子宫切口位置需预留一定的长度;另一端则送到阴道内大概3厘米,在宫颈位置进行填塞,直到填塞到子宫切口;然后进行认真观察,看患者有没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发生;如果没有,则缝合子宫切口,在缝合过程中需将纱布垫避开。在手术后2天内将宫腔填纱取出,预先做好输血方面的准备工作,并做好缩宫素静脉滴注的准备;将宫腔填纱取出后1小时对患者进行观察,看有没有活动性出血状况发生,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此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对比
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小时出血量与24小时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3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5.13%;对照组3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6例、寒战2例、腹痛1例,发生率为23.08%。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49,P<0.05)。
3讨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处理方法非常关键。在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一般会采取宫腔填纱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纱布对患者子宫平滑肌进行挤压,以此让患者子宫壁弓状血管血流得到有效减缓,当子宫肌层缺血的情况下,便能够对子宫收缩产生刺激作用,当血窦获得有效压迫的情况下,便能够发挥止血之功效。而对于米索前列醇来说,主要能够使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得到有效促进,进而使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能够使迟缓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出现得到有效预防。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后出血采取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似度极高。
本次采取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的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更短、术后出血量上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更低,由此可得:剖宫产产后出血采取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