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47例肝外胆管疾病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

郭 丽

(鹤壁市中医院彩超室,河南 鹤壁 458000)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47例肝外胆管疾病

郭 丽

(鹤壁市中医院彩超室,河南 鹤壁 458000)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及经皮胰胆管逆行造影检查(ERCP),分析胆管疾病声像图特征,总结超声漏误诊原因,明确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347例肝外胆管疾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9.05%,其中肝外胆管结石符合率88.59%(233/263),胆管癌符合率88.89%(40/45),胆道蛔虫病符合率88.89%(24/27),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符合率100%(12/12),漏、误诊率10.95%(38/34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外胆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外胆管疾病;价值

肝外胆管疾病主要包括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癌、胆道蛔虫病、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等。近年来随着超声等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上升,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347例肝外胆管疾病与手术病理结果及经皮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对照分析,旨在进一步分析超声对肝外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47例,男158例,女189例,年龄4~86岁,平均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发热、黄疸等。

1.2 仪器和方法:采用ULTRASONIX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检查前严格禁食8 h以上,造影3 d后(或在造影之前进行),常规采用仰卧位,左侧卧位,探头加压于右侧肋缘下、肋间、剑突下等了解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病变所在部位、大小、形态及胆系周围及腹膜后淋巴结等,若显示不佳,可进一步采取饮水法、脂餐法等。

2 结 果

2.1 47例肝外胆管疾病,超声诊断符合率89.05%,其中肝外胆管结石符合率88.59%(233/263),肝外胆管癌符合率88.89%(40/45),胆道蛔虫病符合率88.89%(24/27),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符合率100%(12/12),漏、误诊率10.95%(38/347)。

2.2 声像图特征:①肝外胆管结石为强回声团,后方多伴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阻塞以上管腔扩张,且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平行管征”。②胆管癌多为中等回声,可分为:浸润型、乳头状或结节型。浸润型表现为病变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呈鼠尾状,或出现截断现象,可向周围组织浸润而使局部结构模糊不清;乳头状或结节型表现为病变管腔内可见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实质性块状影突入,边缘不规则,无声影,不可移动,与管壁分界不清,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阻塞以上管腔明显扩张,可出现肝门部或胰周淋巴结肿大、肝内转移灶、腹腔积液等。③胆道蛔虫病为蛔虫体壁的亮线和贯穿其中的假体暗线构成的特征性双线状强回声带,肝外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④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在胆总管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囊状无回声区,其上缘可见近端胆管与之相通,合并结石时其内可见强光团伴声影,肝内胆管一般不扩张或轻度扩张[1]。

2.3 38例中漏诊18例,误诊20例,误诊结石占13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胆管炎3例,胆囊颈部结石1例,胰腺癌1例,正常5例。肝外胆管癌5例中慢性炎症3例,结石2例。胆道蛔虫病3例均为胆管小结石呈串珠样排列。

3 讨 论

3.1 漏误诊原因分析:超声显像将肝外胆管人为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肝门发出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直至延伸至胰头背外侧[1]。①肝外胆管下段因处于十二指肠的后下方及壁内,若充满结石时,伴发管腔不扩张或管腔显示不清时,易把结石误认为十二指肠气体[2]。②由于患者自身肥胖,胸廓畸形加之本身管腔狭窄,导致小结石及胆管癌早期难以发现。③部分胆管癌由于癌组织中的纤维含量较高,超声图像常表现为高回事或强回声,部分还伴声影,易误诊为结石;部分泥沙样结石、松软结石、慢性炎症表现为中等回声,易诊断为癌症。④十二指肠乳头炎、憩室、肿瘤,胰腺癌、胆囊颈部结石因与肝外胆管相贴,容易形成伪像,造成误诊。⑤慢性胆管炎因胆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呈粗糙不规则表现,并伴有局部胆管扩张,与早期胆管癌图像难以鉴别。⑥医师诊断经验不足,较易满足于一种疾病,而忽略了合并疾病的可能性。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和检查技术的持续提高,超声对肝外胆管病变的诊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3]。肝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及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诊断较为明确,漏误诊较低;胆管癌生长部位隐匿,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也不具备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手术时癌肿多已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并沿神经周围淋巴间隙转移[4-7],超声可直接观察肝外胆管的扩张程度,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血流情况及与邻近组织器官、大血管的分界,转移的情况等,对手术分期有重要价值。相较其他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超声还具有价廉,无创伤,实时、动态观察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能对临床提供较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进祝.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2-79.

[2] 危安,周丹,刘冀宁.胆总管结石的超声和CT诊断误漏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77-79.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961-963.

[4] 黄志强,周宁新,王大东,等.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9):961-964.

[5] 肖丽达,杜国平,马洪,等.超声引导内镜在肝外胆管疾病诊治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8):606-608.

[6] 张玉华,贺永锋,沈芊,等.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原因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5):441-443.

[7] 李睿.体表与内镜超声对肝外胆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28(27):99.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110-01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超声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给”的价值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