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诊断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联合检测的应用分析

2016-01-27宋卫红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联合检测

宋卫红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冠心病诊断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联合检测的应用分析

宋卫红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接收的14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44名进行健康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HDL-C和Lp(a)联合检测,其中HDL-C采用选择性抑制法进行检测,Lp(a)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HDL-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HDL-C和Lp(a)异常率为10.42%,观察组HDL-C和Lp(a)异常率为89.58%,观察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HDL-C和Lp(a)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联合检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冠状动脉病变,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冠心病诊断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对144例冠心病患者及144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行HDL-C和Lp(a)联合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4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81例,女63例,患者年龄44~80岁,平均(65.9±3.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及慢性感染创伤患者,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排除伴有严重肝、肾、肺疾病患者,排除伴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44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75例,女69例,年龄45~79岁,平均(64.8±4.2)岁。排除伴有严重肝、肾、肺疾病者,排除伴有内分泌疾病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研究选取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进行下HDL-C和Lp(a)联合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检查前均先空腹12 h,然后在上午8~9点间抽取适量静脉血,并及时对血清进行分离,然后利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HDL-C采用选择性抑制法进行检测,Lp(a) 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查,检测试剂均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试剂。

1.3判定标准

以HDL-C和Lp(a)中一条或一条以上检测指标异常为阳性,男性总胆固醇(T-CH)与HDL-C的比值>4.5,女性比值>3.5即为异常;Lp(a)的参考值为<300 mg/L,大于该范围即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HDL-C与Lp(a)含量对比

观察组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DL-C与Lp(a)含量对比

2.2两组HDL-C与Lp(a)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HDL-C与Lp(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DL-C与Lp(a)异常率比较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得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通常被称为“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2,3]。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现阶段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确切因素尚不明确,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病患者通常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4]。因此,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和血管壁成分改变、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的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该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血肿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导致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深部成分坏死、崩解,导致粥样物形成,同时使得动脉管腔变窄,管壁变硬所致[5]。现阶段临床上尚未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因素,通常认为血脂异常是其重要因素。

常规血脂分析中常见的测定项目主要包含有总胆固醇(T-CH)、载脂蛋白B( ApoB)、载脂蛋白A1(ApoA1)等,其中总胆固醇水平极易受患者膳食情况影响,因而通常难以将其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标准。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冠心病患者的T-CH水平常处在正常范围内,其阳性率约为27%,而载脂蛋白A1的阳性率则约为21.2%左右,载脂蛋白B的阳性率则约为3.0%左右,且因受载脂蛋白检测标准化问题的影响,不同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临床上通常不将其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高密度脂蛋白可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HDL-C的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HDL-C可使胆固醇自肝外组织转运到肝内,然后进行降解、排泄,可发挥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和冠心病呈负相关性。Lp(a)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低密度脂蛋白,二是载脂蛋白A。Lp(a)要包含以下两点:a) Lp(a)浸入血管内膜,同时被氧化,然后被巨噬细胞摄取,从而形成泡沫细胞;b) 该物质可对纤溶酶的形成进行干扰,并可对其功能进行抑制。Lp(a)作为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含量主要由遗传决定,不受饮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与其他脂蛋白、载脂蛋白无关。Lp(a)含量增高者的心、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它的含量增高可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所以HDL-C和Lp(a)两者在冠心病诊断及鉴别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而临床上逐渐将HDL-C和Lp(a)联合检测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Lp(a)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和Lp(a)异常率为89.58%,对照组HDL-C和Lp(a)异常率为10.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推论HDL-C的含量越低,Lp(a)的含量越高,得冠心病的几率越大,这一结果也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一致。因此HDL-C和Lp(a)两者在冠心病诊断及鉴别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采用两者联合检测来诊断冠心病方便快捷,较之原始的仅查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如有问题应再查血清HDL-C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或可疑应再查Lp(a)等,不仅节省诊断时间,节约资金,而且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多次抽血及漏检,利于临床及时快速地作出诊断。本次研究表明采用HDL-C和Lp(a)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林,吕肖锋,张星光,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动、内皮脂肪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8):33-36.

[2]金加发.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频发室性早搏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4):93-93.

[3]勾韦华.西北地区老年冠心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124-125.

[4]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等.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靶标的联合降脂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4):425-429.

[5]钱怡宁,王拥军,刘改芬,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年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676-681.

本文编辑:王霞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126(2015)01-0022-03

[作者简介]宋卫红,女,主管检验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联合检测
联合检测自身抗体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尿酸的临床价值分析
Hs—CRP与血脂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应用于小儿胰腺炎中的
Survivin与Smac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CA125单项与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比较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