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s—CRP与血脂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11-16韩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

韩冰

【摘要】目的 探讨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近几年来不同类型冠心病住院患者390例,与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进行对照比较。根据不同类型冠心病的不同病种对hs-CRP浓度、血脂水平的差异作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病种Hs-CRP检测浓度不同,其中脑出血组、脑梗塞组、颅脑外伤组、颅内占位性病变组浓度及异常升高率均较健康体检组高(P<0.05)。血脂水平四组患者HDL-C、APOA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 Hs-CRP和血脂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加强检测力度。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联合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02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血浆中一种较低浓度的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1]。大量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包括冠心病、急性感染、脑中风、排斥反应、各型超敏反应等,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2]。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长,过去一致认为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脂,但最新研究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不同类型冠心病住院患者,对不同类型冠心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实验室诊断价值作初步探讨,同时观察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数值变化情况,现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近几年来不同类型冠心病住院患者390例,男241例,女149例;平均年龄42.6岁。选取在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病变,其中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9.9岁。冠心病病种分布:稳定性心绞痛(SA)1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13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1例。

1.2 方法

两组人群在24 h、3 d、7 d、21 d空腹静脉抽血5 mL,当日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免疫增强比浊法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检测试剂由北京科美东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用已知浓度的超敏C-反应蛋白做标准曲线,样品浓度据测出的吸光度从做好的标准曲线中得出。

应用酶学终点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脂水平,试剂采用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所有测定均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检测参数每天室内质控。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种,对血清超敏C-反应、血脂含量的浓度差异作统计学比较。

2 结 果

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病种Hs-CRP检测浓度不同,其中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浓度及异常升高率均较健康体检组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浓度升高及异常率更为明显。不同疾病状态下hs-CRP浓度比较,结果显示,三种疾病病程急性期hs-CRP浓度均较病情平稳期或恢复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组在血脂水平检测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

3 讨 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已不断威胁到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预防和诊治不同类型冠心病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炎性细胞因子刺激产生,常规实验室检测不易测出,当人体出现相关炎症、肿瘤、组织损伤、超敏反应等发生时血清中CRP浓度明显增高,并与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3]。大量研究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指标[4],然而超敏C-反应蛋白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却很少。

高血脂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血脂水平的升高可导致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持续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指标在冠心病预测评估中是独立的变量;有研究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冠心病是对该病进行预测评估的最佳模式[5],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冠心病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结果显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浓度均较正常人群组高(P<0.05)。三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水平也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

作为炎症发生、发展、恢复时的主要参与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功能相当广泛,一直作为监测疾病发生、进展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正常人血液中C-反应蛋白浓度很低,但在人体生理功能异常后开始升高,24~48 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疾病恢复后C-反应蛋白的浓度迅速下降,逐渐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在实验室指标检测中对于各种炎症、组织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病程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患者体内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病情恢复期(P<0.05)。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测对预测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病情及发病时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加强检测力度。

参考文献

[1] Yell ET,Willerson JT.Coming of age of C-reactive Protein:using inflammation markers in cardiology[J].Ciueulation,2006,107:370-371.

[2] 李巧玉,袁志诚.颅脑损伤后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16(4):227.

[3] 尹志农,李瑞杰,赵远华,等.冠心病患者 APOE基因型与超敏CPR相关性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6,24(7):24-26.

[4] 金亚年,秦光明,张松照.血清超敏C反应在心血管病变中的表达特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25(6):357.

[5] 陈小设,黄登鹏,王少军.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冠心病房颤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49-50.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应用于小儿胰腺炎中的
Survivin与Smac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CA125单项与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比较